基督教圣物
金约柜
“金约柜”里装着以色列人最崇拜的上帝耶和华的圣谕。这是当年摩西在西奈山顶上得到的。上帝还授予摩西一套法典和教规,要以色列人时时事事都要遵守照办。摩西得到圣谕和“西奈法典”后,就让两个能工巧匠用黄金特制了一个金柜,这就是“金约柜”。
圣杯
耶稣在与十二位门徒进最后的晚餐时,桌子上空无一物,耶稣用自己的身体变成饼,用自己的血变成酒,供大家食用,基督教的圣餐仪式由此奠定。杯代表耶稣的身体,酒代表他的血。耶稣和门徒共用的酒杯就是圣杯,后来耶稣被异教徒杀死,首领用这个酒杯盛耶稣的鲜血。对圣杯最传统的解释是在耶稣受难时,用来盛放耶稣鲜血的圣餐杯。很多传说相信,如果能找到这个圣杯而喝下其盛过的水就将返老还童而且永生,这个传说广泛延续到很多文学、影视、游戏等作品中,比如亚瑟王传奇中,就有人说他终其一生的最大目标就是找到这个圣杯。
圣包皮
圣包皮是相传几样耶稣遗留在人间的遗物之一。历史上欧洲数间教堂曾宣称拥有耶稣生前割下的包皮,并据称拥有神奇的力量。
圣裹尸布
耶稣的裹尸布,是传说中的一块麻布,当耶稣钉十字架去世之后,用过此布包裹。都灵耶稣裹尸布是人类史上被最仔细研究的一件物件,相传耶稣被第十三个门徒出卖,结果钉死於十字架上,死后三日却复活过来,剩下曾经包裹着他的尸体的裹尸布。
真十字架
真十字架,是基督教圣物之一,据信是钉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
其它相关
圣枪
圣枪,即朗基奴斯枪(Spear of Longinus),这是一支曾经刺穿耶稣基督的枪。根据圣经记载,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名百夫长用枪刺伤了他的侧腹。这名百夫长就叫做朗基努斯。当耶稣的血滴入朗基努斯的眼睛,朗基努斯在瞬间被感化,此后放弃了原先的身份,成为了一名僧侣,并拥有了行使神迹的能力。后来他被追认为圣徒,称为“圣朗基努斯”。
圣钉
圣钉是历史上的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三或四颗钉子。传说被找到了,有说历史上一共使用了三颗,有争议说四颗。下图为其中一颗。再下面的图为一个铁皇冠,传说这是用了其中一颗钉融化加其他铁汁打成的,是历代欧洲某地区皇帝的权威信物,登基是它作为皇帝为天命任命的证明(没有此冠的人,哪怕当皇帝,也无法符合当时的严格定义,所以,这有点相当于大宝法王的黑冠),譬如拿破仑就曾经戴着它而进行登基典礼。还有一颗,为了平海啸,被扔进波涛汹涌的大海里了,而大海果然马上平静了。
维洛尼卡圣帕
维洛尼卡圣帕(Veil of St. Veronica),印有耶稣真容的手帕。在耶稣被拉往刑场途中,一个叫Veronica的女人用自己的面纱为他擦汗,传说是耶稣的面容被神通印在此布上了,成为传说中耶稣真容。此布据说还存在,但收藏之某大教堂的楼上密封,无法取出,是镇堂之宝。
曼德兰基督圣像
曼德兰基督圣像(Mandylion),在东正教的典籍中,是一块印有基督圣容的方形的布,东方教会沿用的基督正面像都是以曼德兰基督圣像上的圣容为蓝本,而他们确信此乃基督的真容。
东正教源自希腊文明的救世主信仰[1],因罗马帝国东部一脉相承的拜占庭帝国、俄罗斯帝国的国家宗教闻名。公元1世纪,希腊裔基督徒的耶路撒冷、安条克、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港、罗马之五城联邦原型诞生。4世纪,君士坦丁堡成为罗马帝国的国家教会首都[2]。
圣荆棘冠
由于“授记”里说耶稣当为君王,被处刑时,为了讽刺他,士兵用荆棘做了个“皇冠”让他带,荆棘刺进他的头,并说:“恭喜你当了犹太人的王”。此图为供奉传说中的那个冠的部分残片的容器(相当于我们的灵塔的作用)。
圣袍
圣袍(Holy Gown)是《圣经》中记载圣母玛利亚在大天使加百列告知受胎时所披的长袍。现存于法国夏特尔主教堂(Cathedral of Chartres)。公元1194年,一场大火烧掉了老夏特尔教堂和夏特尔城,而教堂废墟下圣物坛中的圣袍奇迹般地安然无恙,且大火独独避开了含有三座圣像大门的教堂西立面。人们将此看作是一个神示。
圣骨
圣骨(Holy Skeleton),即“三王圣骸”,所谓“三王”就是《圣经》记载中基督圣婴出世时不远万里赶去朝拜并送去礼物的三位东方国王,又说是三位贤人或者魔法师(大家可能还记得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麦琪就是这三位国王。116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里德里希·巴巴罗萨(Friedrich Barbarossa)将其从米兰夺取,并赠送给科隆的一座教堂。这之后教堂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朝圣地,老教堂显得不堪其用,于是人们于1248年将其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了着名的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内安放了西方世界最大最奢华的圣体匣用存放“三王圣骸”。
基督圣甲虫
基督圣甲虫(Holy Scarab),这是一只粘染神血的甲虫。传说耶稣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在挣扎时手里握着的一只小甲虫,这只圣甲虫粘染了基督的圣血,或者说受到了神的祝福,所以具有强大的圣力。
参考文献
- ↑ 世界宗教介绍——东正教,搜狐,2018-10-25
- ↑ 罗马帝国与君士坦丁堡,bilibili,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