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是餐桌之主
《基督是餐桌之主》,副标题:飲食神學小革命,作者: 瑞秋.史東 (Rachel Marie Stone),譯者: 秦蘊璞,出版: 校園書房出版社,初版: 2018-07-10,頁數: 304,尺寸: 14.8 x 21cm,系列: Living生活館,ISBN: 9789861986067。
神學(古希臘語:Θεολογια,拉丁語:theologia,英語:Theology)一詞,廣泛指稱所有對神(上帝)這個主題展開的研究或學說[1]。神學一詞的希臘文Θεολογια是由Θεος(即“神”)和λογος(即“邏各斯/話語/學說”)兩個字組合,字面上便有建立人類對上帝正確認識的學說之意。為宗教研究[2]的一個領域。
目录
内容简介
基督是我家之主,也是我家餐桌之主
你有發現 二十一世紀的飲食斷裂現象嗎?
● 開伙比例逐年下降,烹飪節目卻發展蓬勃 ● 貧富不均加劇肥胖問題 ● 總有人在人前裝小鳥胃,人後卻暴食如饕餮 ● 乾淨的飲用水,比可口可樂更難取得 ● 活生生的牲畜、作物、工人,卻被視為非生物的生產工具 ● 農夫耐心等候栽種收成,消費者卻希望隨時都能買到 ● 基因改良作物大量種植,反而造成饑荒
飲食文化漸漸從自然脈絡中剝離, 也不再被視為神所賜的美好禮物, 成了只是維持生理徵兆的工具, 甚至帶來罪惡與咒詛。
且看瑞秋‧史東如何挖掘現代飲食文化的病灶, 帶我們重新領略飲食原初的喜樂與意義!
有時想想,吃飯實在是件麻煩事。勞碌繁忙的工商社會,三五好友揪成飯團的機率大概只有千百分之一,作個孤獨的美食家似乎還比較容易?其實不然,好像也不太容易。薄薄的薪水,怎支付得起昂貴大餐?少少的時光,怎品味得起珍饈美饌?要有效率的話,現代科技使微波廚房的獨享時光更為可能。或者,貫徹工具人的經濟思維,每天給我吊一桶能量點滴,我就可以用工作轉動世界?!
那位真正捨己的基督可不這麼想,祂比我們都還看重餐桌飲食;若非如此,祂大可創造我們成為仰賴光合作用攝取能量而活。但祂在伊甸園裡就讓地裡長出各種果樹,並對人說「隨意吃」。祂在世上也不吝於吃喝,以致人看祂是「貪食好酒」。甚至祂說:「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祂可沒在打比方,祂是真的想讓我們享用祂自己,也是真的願意藉由祂自己與我們建立關係。
身處飲食意義失落的社會,我們別再無意識地吃喝,而將基督隔絕於餐桌之外。本書重述神創造飲食的意義,作者瑞秋‧史東鼓勵我們專注於每個吞嚥中,遇見源於神的喜樂──從聖餐記念主的救恩之樂,到愛宴的團契之樂。不止於靈裡喜樂,本書更希望我們在飲食中運用創意,從選擇當季當地的多樣原始食材,到各式烹飪方式的精妙原理,都可作為感恩敬拜。餐桌就像感恩祭或聖餐的祭台,餐餐都是記念主的聖菜聖飯。
作者簡介
Rachel Marie Stone
瑞秋.史東有個寫手魂,關心許許多多的議題,舉凡信仰、社會正義、公共衛生、孕產婦健康、飲食、料理、影評等等,也旅居各式各樣的專欄,如《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中的女性部落格「她釋」(Her.meneutics)、《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以及《書與文化》(Books & Culture)、《投石》(Catapult)、《關聯》(Relevant)、《基督教世紀》(The Christian Century)、《蓬勃》(Flourish)、《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等報章雜誌。
她平時熱衷園藝烘焙等手作,她為《事半功倍料理書》(More-with-Less: A World Community Cookbook. Herald Press, 2016. 書名暫譯)編修四十週年紀念版,親手實驗並微調食譜內容,為的就是能於日常使用。她和先生育有二子,平日專心體驗妻子與母親的角色。她的著作《誕生中的盼望》(Birthing Hope: Giving Fear to the Light. IVP, 2018. 書名暫譯),透露出關於母愛及歷經懷孕時的種種焦慮與信仰反省。
参考文献
- ↑ 每個人都是神學家——路德對神學的理解【注1】,教會
- ↑ 宗教研究,道客巴巴,201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