埼玉市
埼玉市是日本埼玉縣縣治,同時為政令指定都市、以及首都圈業務核都市,為關東地方的主要都市之一。成立於2001年5月1日,2003年4月1日升格為政令指定都市,2005年4月1日將東鄰的岩槻市併入。全市分為10個行政區,人口約128萬,是日本人口第9大都市。其市名使用平假名而沒有使用漢字,是日本主要都市中的特例。
埼玉市最初由浦和、大宮、与野三市合併而成,是自靜岡市之後又一個大型對等市町村合併的例子。此外,埼玉市也是距離東京最近的縣治,諸多新幹線、在來線和高速公路都在此設置轉運站及系統交流道,為關東地方通往日本北部的重要交通樞紐。
目录
地理
埼玉市位於關東地方中央。東京都心部北方約20-30公里的距離,是距離東京最近的縣廳所在都市。在埼玉縣內位處南部偏東的位置,通常劃分在縣內的中央地區[1]。
全域為台地與低地,很少超過海拔20公尺的地區。埼玉市西邊的荒川、東邊的元荒川為西北-東南流向,市的西側、南側、東側3方被低地圍繞。另一方面,西北-東南走向的大宮台地(北足立台地)貫通市中央。台地中有芝川、綾瀨川、鴻沼川等中小型河川。台地間有狹長的谷底平野,在江戶時代乾拓以前是見沼與鴻沼等沼澤的所在地。
市域方面,東西長19.6公里,南北長19.9公里,面積217.49平方公里[2]。政令指定都市中是第三小的行政區域,次於川崎市、堺市。另一方面,在埼玉縣內是次於秩父市的第二大行政區域。
鄰近東京,具有強烈的東京大都市圏郊外住宅都市性質,昭和63(1988)年舊浦和市、大宮市指定為業務核都市,平成12(2000)年埼玉新都心開街,各中央官廳的地方支分部局自東京移轉至此,逐漸成為郊外重要的業務地。
交通方面,東北新幹線與上越新幹線在此分離,許多在來線在此交錯,還有東北自動車道、東京外環自動車道等高速道路通過,是首都圏北側的交通要地。
土地利用
主要商業區集中在浦和站、埼玉新都心站、大宮站等南北縱貫市區的東北本線主要車站周邊,以及東武野田線岩槻站周邊地區。這些主要商業區與較古老的住宅區大多位在大宮台地上。另一方面,現在的埼玉市區是在關東大地震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量人口湧入後發展而成,台地上先都市化,之後快速擴展到低地地區(城市蔓延)。 不過,現在埼玉市內遠離鐵路車站的地區仍有許多農地。此外,荒川周邊廣大的河川地與受到保護的見沼田圃地區,開發受到嚴格限制,人口稀少。
河川、湖沼
历史
本段落僅記載埼玉市成立以前的周邊市町村合併歷史,關於地方歷史請參考浦和市、大宮市、與野市、岩槻市等。
沿革
現埼玉市域與周邊區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開始就提出多項合併案,但是到埼玉市成立之前都未能實現。
192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以前
- 1927年(昭和2年) - 宮脇梅吉就任埼玉縣知事。提出浦和、大宮、與野三町與六辻、三橋二村合併的大都市圏構想。當時,埼玉縣內施行市制的只有川越市。
- 1931年(昭和6年) - 宮脇梅吉再次就任埼玉縣知事。提出加入日進、共三町三村的「大埼玉市構想」。但是大宮町的高額負債讓浦和町對合併態度消極[3],合併未能實現。
- 1933年(昭和8年) - 熊谷、川口陸續施行市制。合併論再起。
- 1934年(昭和9年) - 「埼玉縣南水道組合」(之後的埼玉縣南水道企業團,現在的埼玉市水道局)設立。為之後合併的基礎。
- 1939年(昭和14年) - 提出浦和市、與野、六辻與戶田、蕨等一市三町六村合併案。另一方面大宮町也提出浦和、與野的一市二町合併案。
- 1940年(昭和15年) - 埼玉縣仲裁,大宮案開始進行合併交涉。達成加入六辻、日進的一市三町五村暫時協議。但在各方反對之下被迫中止談判。
- 1942年(昭和17年) - 與野町與大宮市合併運動興起。
- 1943年(昭和18年) - 埼玉縣知事大津敏男提出浦和、大宮、與野二市一町的合併構想。
終戰-1970年代
- 1953年(昭和28年) - 9月,町村合併促進法制定。「昭和大合併」開始。
- 1954年(昭和29年) - 2月,埼玉縣提出323市町村併為81市町村的合併案,其中包括浦和市、大宮市、與野町、大久保村、土合村的2市1町2村合併案。但是浦和市決定與大久保村、土合村合併,大宮市收編周邊6村[4]。11月,與野町提出與大久保町村合併,未實現[5]。
- 1955年(昭和30年) - 1月,大久保村、土合村編入浦和市,大宮市併周邊6村(春岡、七里、片柳、植水、馬宮、指扇)。2月,與野町議會提出北部併入大宮市,南部併入浦和市,僅保留中央地區的合併案,反對議員與町民包圍議場阻止開會,與野町維持現狀[6]。
- 1962年(昭和37年) - 浦和市議會提出原來的三市加上川口、蕨的五市合併案。第一階段是三市合併,第二階段再納入川口、蕨。
- 1973年(昭和48年) - 三市市長首次進行合併會談。作為北九州市合併促進派理論支柱的都市社會學学者磯村英一表示三市若「不合併的話,無法往前邁進」。
1980年代-埼玉市成立
- 1980年(昭和55年)10月 - 縣南中央地域都市間成立鬆散的互助聯盟組織,浦和市、大宮市、上尾市、與野市、伊奈町等4市1町與埼玉縣組成「埼玉中樞都市首長會議」。
- 1982年(昭和57年)4月 - 更名為「埼玉中樞都市圏首長會議」。
- 1982年(昭和57年)9月 - 研擬「埼玉中樞都市圏構想、基本構想」。
- 1985年(昭和60年)12月 - 「埼玉中樞都市圏構想」更名為「埼玉YOU And I計畫」(構成4市1町的英文字母組合名稱)。
- 1990年(平成2年)7月 - 承諾「政令指定都市化」的新藤享弘就任大宮市長。但是單打獨鬥是不可能的,期望透過合併達成政令指定都市化的目標。這與與野市長井原勇立場一致。
- 1991年(平成3年)4月 - 承諾「政令指定都市化」的相川宗一擊敗現任的中川健吉,就任浦和市長。
- 1992年(平成4年)4月 - 國土廳認可4市1町的「埼玉中樞都市圏域業務核都市基本構想」。
- 1993年(平成5年)6月 - 國家的10省廳17機關決定移轉至舊國鐵操車場舊址。
- 1993年(平成5年)12月 - 研擬組成4市1町緊密聯盟為目標的「彩之國YOU And I計畫」。之後,開始進行合併政令指定都市化運動開始。
- 1995年(平成7年)7月19日 - 上尾市拒絕浦和市、大宮市、與野市的合併協議會設立請求。
- 1997年(平成9年)12月18日 - 浦和市、大宮市、與野市設立任意協議會。
- 2000年(平成12年)4月29日 - 3市設立法定協議會。
- 2000年(平成12年)9月5日 - 合併協定簽約儀式。
- 2001年(平成13年)5月1日 - 浦和市,大宮市,與野市合併成立埼玉市。
埼玉市成立-政令市移行
- 2001年(平成13年)7月29日 - 上尾市進行「與埼玉市合併意願居民投票」,結果「反對(58.3%)」、「贊成(41.7%)」。
- 2001年(平成13年)8月6日 - 伊奈町表示「放棄合併協議」。
- 2001年(平成13年)8月8日 - 上尾市表示「退出合併協議」。
- 2002年(平成14年)3月19日 - 埼玉市議會通過「政令指定都市實現相關意見書」。
- 2002年(平成14年)3月20日 - 埼玉市向埼玉縣知事、埼玉縣議會提出促成政令指定都市的要求。
- 2002年(平成14年)6月28日 - 埼玉縣議會通過「政令指定都市指定促進相關意見書」。
- 2002年(平成14年)8月9日 - 埼玉市向總務大臣提出修正政令(政令指定都市移行)。
- 2002年(平成14年)10月30日 - 政令公布
- 2002年(平成14年)11月20日 - 埼玉市議會通過「政令指定都市關連議案(區設置與區事務所位置、名称與所管區域訂定條例案)」。
- 2003年(平成15年)1月26日 - 岩槻市進行「岩槻市合併意願居民投票」,結果「與埼玉市合併(52.6%)」、「不合併(38.8%)」、「與春日部市、宮代町、杉戶町、庄和町合併(8.5%)」。
- 2003年(平成15年)2月5日 - 岩槻市向埼玉市提出合併協議。
- 2003年(平成15年)2月24日 - 埼玉市同意與岩槻市合併,岩槻市議會通過「與埼玉市的任意協議會設置相關決議案」。
- 2003年(平成15年)3月12日 - 埼玉市議會通過「與岩槻市的任意協議會設置相關決議案」。
- 2003年(平成15年)4月1日 - 指定為政令指定都市,成立9行政區。
政令市移行後
地區
埼玉市是由浦和市、大宮市為首的多座城市合併而成立。因為成立時間不長,市的歷史通常仍以舊4市個別描述。
近世的浦和是中山道宿場町(浦和宿),大宮是中山道宿場町(大宮宿)與武藏一宮冰川神社門前町,與野是脇街道宿場町。岩槻是岩槻城(岩付城・岩附城)城下町與日光御成街道宿場町。此外,舊浦和市內的大門(綠區美園地區)也是日光御成街道的宿場。
舊浦和市在埼玉縣廳入駐以來,裁判所與縣警察、縣指定金融機關埼玉銀行本店及各種政黨、媒體支局等聚集,為埼玉縣的行政中樞。關東大地震受災輕微,大正時代以後吸引東京與神奈川民眾來此定居,也是瑛九與高田誠等多位畫家的舞台,、同時足球活動也十分興盛。埼玉大學與浦和高校、埼玉縣立浦和圖書館等公立教育機關的集中設置,也讓舊浦和市有「文教都市」之稱。現在舊浦和地區是埼玉市中最靠近東京的區域,高度成長期後在武蔵野線與埼京線等通勤路線帶動之下,人口大幅增長。合併前的1990年代後半是埼玉縣內人口最多的地區。現在舊浦和市域人口超過50萬人。
舊大宮市在明治時代大力招募鐵路公司投資,大宮站北側設有國鐵大宮工場,1895年左右(明治30年左右),南側(包含舊與野、浦和兩市)設置大宮機關區(現大宮運轉區)與貨物操車場,有「鐵道之街」之稱。1969年(昭和44年)在大宮站 - 東大宮站之間設置客運車車輛基地的東大宮操車場(現大宮總合車輛中心東大宮中心)。戰後作為鐵道交通節點,吸引許多企業來此設立支店,商業機能興盛,與「縣都」、「文教都市」的浦和相比,有「商都」、「經濟都市」之稱,為埼玉縣的商業中心。東北、上越新幹線開業後,與盛岡、新潟等一同享受新幹線效果。另外,與舊與野市、舊浦和市之間的貨物操車場在1984年廢止,後開發為埼玉新都心。
舊與野市在明治時代初期與浦和、大宮兩宿場町一樣為繁榮的街區,當時有「大採購就到與野」之稱。之後,因介於縣都浦和與交通要衝大宮之間,住宅區十分發達,市內國道17號沿線汽車維護、修理工廠、汽車經銷商等林立,有「汽車之街」之稱。市域狹小且靠近鐵路車站,全域為人口集中地區,人口密度是合併前舊4市中最高。近年埼玉新都心周邊公寓大廈林立,人口增長明顯。
舊岩槻市過去為城下町,江戶時代為此地的中心。岩槻原是埼玉縣縣廳預定地,但因無合適建物轉而使用舊浦和縣廳。東武野田線岩槻站東口有許多雛人形專門店,是全國知名的「人形之町」。東京7號線(埼玉高速鐵道)的延伸計畫(至蓮田)是利用過去武州鐵道計畫線的路線。
2001年合併時,浦和與大宮的關係類似於美國的華盛頓特區與紐約,常可聽見「新城市希望能讓『政治與教育中心』的浦和與『經濟中心』的大宮完美並存」。實際上合併後舊浦和市域積極開發商業,而舊浦和市中心部以外的埼玉新都心也負擔了部分國家的行政機能。
觀光
名所、古蹟
- 冰川神社
- 調神社
- 久伊豆神社
- 冰川女体神社
- 慈恩寺(坂東三十三箇所第12番札所)
- 岩槻城址(岩槻城址公園)
- 見沼通船堀(國家史蹟指定)
- 真福寺貝塚(國家史蹟指定)
- 田島原櫻草自生地(國家特別天然紀念物指定、鄰秋瀬公園)
- 與野大日本榧樹(國家天然紀念物指定)
觀光景點
- 埼玉縣立近代美術館
- 浦和美術館
- 埼玉縣立歷史與民俗博物館(大宮公園內)
- 埼玉市立博物館
- 埼玉市立浦和博物館
- 埼玉市立浦和生活博物館民家園
- 埼玉市立岩槻鄉土資料館
- 彩之國埼玉藝術劇場
- 埼玉市立漫畫會館
- 埼玉市大宮盆栽美術館
- 鐵道博物館
- 埼玉新都心
- 武藏浦和拉麵學院
- 大宮公園
- 別所沼公園
- 與野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