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马髻
堕马髻,古代汉族妇女的发髻式样。 [1]因将发髻置于一侧,呈似堕非堕之状,故名。属于魏晋时期妇女的一种发型,为一种偏垂在一边的发髻。
- 注意,“倭堕髻”不是堕马髻,是堕马髻的后代变体,两者不一样。
- 堕马髻据说是东汉权臣梁冀的妻子孙寿发明的。
- 《后汉书·梁冀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李贤注引《风俗通》曰:堕马髻者,侧在一边。”寿,孙寿,梁冀妻。
- 另有一说:发鬂松垂,象要坠落的样子。故又叫“坠马髻”。《乐府诗集·梅花落》:“天姬坠马髻,未插江南珰”。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堕马髻 | 外文名 | 倭堕髻 |
创始人 | 孙寿 | 起 源 | 唐天宝年间 |
简介
堕马髻,后演变为倭堕髻,是中国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妇女发型。据说是东汉的梁冀的妻子孙寿发明的。
这种发型的特色在于往下侧垂至肩部,并从发髻中分出一绺头发自由散落,与人发髻散落之感,如果加上愁眉妆和啼妆,犹如女子甫从马上摔落之姿,能够增加女子的妩媚感。
典源
- 《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附《梁冀传》
和平元年,重增封冀万户,并前所袭合三万户。 弘农人宰宣素性佞邪,欲取媚于冀,乃上言大将军有周公之功,今既封诸子,则其妻宜为邑君。诏遂封冀妻孙寿为襄城君,兼食阳翟租,岁入五千万,加赐赤绂,比长公主。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冀亦改易舆服之制,作平上軿车,埤帻,狭冠,折上巾,拥身扇,狐尾单衣。寿性钳忌,能制御冀,冀甚宠惮之。
汉桓帝元嘉年间(公元151年——153年),京城的妇女流行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愁眉,就是把眉毛画得细而且曲折。啼妆,就是眼睛下的粉擦得薄一些,好象哭过了一样。堕马髻,就是把发髻梳在一边。折腰步,就是走路的时候做出双脚承受不了下身的样子。龋齿笑,就是笑的时候好象牙齿痛,虽然内心很高兴,也不尽情地放声大笑。这些做法源自大将军梁翼的妻子孙寿,京城中的妇女都统一如此,连各个封国的妇女也都仿效这些做法。上天的禁戒这样说:“兵马将去收捕,所以妇女忧虑发愁,皱着眉头啼哭,官兵来牵掣强夺,将折断她们的腰关节,使她们的发髻倾斜;她们即使强颜欢笑,已不再有什么意趣了。”到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梁冀整个宗族都被诛灭了。
- 原文:
汉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愁眉”者,细而曲折。“啼七”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堕马髻”者,作一边。“折腰步”者,足不在下体。“龋齿笑”者,若齿痛,乐不欣欣。始自大将军梁冀妻孙寿所为,京都翕然,诸夏效之。天戒若曰:“兵马将往收捕:妇女忧愁,踧眉啼哭;吏卒掣顿,折其腰脊,令髻邪倾;虽强语笑,无复气味也。”到延熹二年,冀举宗合诛。《搜神记》
- 典源译文
汉桓帝和平元年(150),再加封梁冀食邑一万户,加上以前所封食邑共三万户。弘农人宰宣,秉性奸佞邪恶,想要讨好梁冀,于是上书皇帝说梁冀有周公辅成王那样的功勋,现在既已分封他的儿子,那么他的妻子也应封为邑君。桓帝便封梁冀的妻子孙寿为襄城君。除襄城的租赋外,还享用阳翟县的租赋,每年收入共五千万,加赐赤色印绶,跟长公主相等。孙寿姿色甚美,善于装出一副妖里妖气的样子,把眉毛画得又扁又细,两颊淡抹着像有泪痕的粉妆,发髻偏垂,扭腰作态,双脚似不能支撑体重,扮出一脸巧笑以媚惑梁冀。梁冀也改变了车舆服饰式样,制作了平顶帏幕车、埤帻、狭冠、折上巾、拥身扇、狐尾单衣。孙寿性嫉妒,她能够制服梁冀。梁冀非常宠她,也很怕她。
- 释义
亦称“ 坠马髻 ”。 古代妇女发髻名。唐·李贤注引《风俗通》:“愁眉者,细而曲折。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堕马髻者,侧在一边。折腰步者,足不任体。龋齿笑者,若齿痛不忻忻。始自冀家所为,京师翕然皆放效之。” 后亦简称“堕马”、“堕髻”等。 [2]
- 运用示例
《后汉书·五行志一》:“堕马髻者,作一边……始自大将军 梁冀 家所为,京都歙然,诸 夏 皆放效。”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 西汉 末年,女人的‘堕马髻’,‘愁眉啼妆’,也说是亡国之兆。”
南朝 梁 沈约 《江南曲》:“罗衣织成带,堕马碧玉簪。”
唐 李颀 《缓歌行》:“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
明 王𨱋 《春芜记·感叹》:“晓傍妆楼梳堕马,春眠画阁听啼鹃。”
宁调元 《偶成》诗:“谁信循环百年事,几人堕马鬭新妆。”
- 起源
坠马髻在唐天宝年间,又始出现,到贞元时,重为们女梳作而流行。唐时有人将蔷薇花低垂拂地形态,譬作堕马髻式。堕马发髻,各代微有变化,但其基本特点,偏侧和倒垂的形态未变。唐温庭筠有“倭堕低梳髻”;明吴嘉纪有“岸傍妇,如花枝,不妆首饰髻低垂”诗句。堕马髯主要为已婚中年妇女所喜尚。
发式是妇女头部的重要装饰,能增加其仪容的俊美。古代妇女发式造型的变化,极为富丽而多姿,历代相承,不断变化,从简至繁,,又从繁复简,往返交替,有关记载甚多,仅就《髻鬟品》记载就不下百余种。这些发名皆是由发型与首饰寓意而命名,绰号虽多,按其编法与发式可概括为几种基本类型,简述于下:
- 结鬟式
- 盘叠式
- 拧旋式
- 结椎式
- 反绾式
- 对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