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塔斯嘎尼敖包

塔斯嘎尼敖包

圖片來自min

塔斯嘎尼敖包(Tasgany Ovoo)是蒙古國烏蘭巴托市內的一個敖包[1]

目錄

簡介

塔斯嘎尼敖包位於烏蘭巴托格斯爾廟以北300米處,是一座用石頭壘成的敖包。一座12米高的佛教紀念碑準備立在該敖包頂端,這座碑又叫「象頭」(Zaany Tolgoi,Elephant's Head)。

敖包用途

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載體。在古代,蒙古人把一切萬物都看作神靈來崇拜,從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這些部分的神靈。這種聖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個別的兩類。個別的聖地就是敖包。這種聖地也是各家族在自己的領地建起來的假山。蒙古族祭祀敖包並崇拜有加,大概緣於古代的祭聖山。

祭聖山又與成吉思汗時代不無關係。據《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爾乞特人追趕時,藏在不罕山里蔑爾乞特人繞山三圈沒有抓住成吉思汗。蔑爾乞特人遠去,成吉思汗下山後說:不罕山掩護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將每天祭祀,每日祝禱,讓我的子孫都知道這件事。說完,即「掛其帶於頸,懸其冠於腕,以手椎膺,對日九拜,酒奠而禱。」元代,忽必烈曾制典,封建皇帝與蒙古諸王,每年必須致祭名山大川。由於有的地方沒有山或離山較遠,群眾就「壘石像山,視之為神」(見《蒙古風記》)。這種山只是「像山」,不是自然的山,是人用石頭或土堆起來,所以蒙古語稱「敖包」。

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徵神在其位,世襲傳頌。「敖包」有用石塊壘起的,也有用土堆起來的。外圍12個小堆,圍繞中間,1個堆構成的大「敖包」最多,多築于山頂丘陵之上,一般呈圓形,頂端插有柳條等,形似烽火台。最初都以部落為單位築「敖包」。人們每逢外出遠行,凡路經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馬向「敖包」參拜,祈禱平安。還要往「敖包」上添上幾塊石頭或幾捧土,然後跨馬上路。隨着喇嘛教在蒙古社會傳播,到了清朝時期,有了以部落為單位,每年舉行一次「祭敖包會」的習俗。祭祀一般都在舊曆五月中旬舉行。

敖包也叫「腦包」、「鄂博」,是蒙古語的音譯,漢意是「石堆」或「鼓包」,意思是「堆子」。像大海一樣的茫茫草原,沒有可以指路的標識,行政區劃、遊牧分界更無以識別,人們就壘石成堆或壘土成堆,作為路標和界標,這就是敖包的最初來歷。

後來,有鑑於中原民族以山為天之象徵,祭山祈年,離山較遠的草原上的人們,便「壘石為山,視之為神」,以進行各種祭祀活動於是敖包又成為天和神的象徵。

參考文獻

  1. MONASTERIES IN ULAANBAATAR, legendtour, 2013-01-07. [2013-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