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
壁 |
壁,漢語常用字 ,讀作bì,最早見於戰國文字 ,其本義指牆壁,即用土坯、磚石壘砌或用竹木做成的遮擋物。即《說文解字》:"壁,垣也。
"引申為營壘、陡峭的山崖等。又為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最後一宿 。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壁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異體字; 廦ਐ�
部首; 土
字碼; U:58C1;GBK:B1DA;鄭碼:XMSB
五筆; NKUF
筆畫; 16
字級; 常用字,一級字(3384)
平水韻; 入聲十二錫
筆順(前8); フ一ノ丨フ一丶一
筆順(後8); 丶ノ一一丨一丨一
字源演變
壁,形聲字。從土,辟聲。戰國文字中的"壁"字(圖1)聲符"辟"左下從兩圓圈,"辛"旁寫法也有異,當是繁構。秦小篆時期,"壁"的字形(圖3)整字大致呈左右結構,與漢隸的"壁"字(圖4、5)字形大體相同,呈左右結構,聲符"辟"的右邊"辛"字多一橫筆,這些都是隸書的常見變化。隸變後發展到楷書階段,"壁"的字形已變為上"辟"下"土"結構,"土"表意,"辟"表聲,與現今使用的簡化字"壁"無異。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垣也。從土辟聲。比激切。
康熙字典
《唐韻》:北激切,《集韻》《韻會》《正韻》:必歷切,並音繴。《說文》:垣也。《釋名》:辟也,辟御風寒也。孔安國《尚書序》:秦始皇焚書,我先人用藏其家書於屋壁。《水衡記》:張僧繇於金陵安樂寺畫四龍於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誕,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乘雲上天。
又軍壘。《前漢·高帝紀》:帝晨馳入韓信張耳壁,奪之軍。《周亞夫傳》:吳楚反,亞夫救梁,引兵走昌邑,堅壁而守。
又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晉書·天文志》:東壁二星主文籍,天下圖書之府。
又地名。壁州,在三巴,本漢宕渠地,唐高祖武德初置,辟州節度使鄭畋有記。
又赤壁,在蒲圻。《荊州記》:蒲圻縣沿江南岸百里,名赤壁,昔周瑜破曹操處。黃州赤壁乃赤鼻山。《水經注》:江水左逕赤鼻山,下為赤鼻磯。蘇軾赤壁前賦及長短句,人道是三國周郞赤壁,蓋傳疑也。
又凡石厓之峭削皆曰壁。馬岌《石壁銘》:青壁千尋。江淹詩:緬映石壁素。《神仙傳》:帛和入西城山,王公令熟視石壁,二年漸覺有文字,三年得神丹方及五嶽圖。
本作"壁",十四畫。《說文》、《經史》皆同。字彙從省作壁,入十三畫,因之。壁字從萌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