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壯劇,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壯劇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劇又叫"壯戲",舊時壯族自稱"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壯戲稱為"昌托"即"土戲",以別於漢族劇種。壯劇是在壯族民間文學、歌舞和說唱技藝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因方言、音樂唱腔、表演風格和流行地區不同而分為廣西壯劇(北路壯劇、南路壯劇、壯詩劇)、雲南壯劇(富寧壯劇、廣南壯劇)。其多用當地壯族方言演出,唱腔曲調豐富。[1]

2006年5月20日,壯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壯劇

地理標誌;廣西壯族自治區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遺產編號;Ⅳ-82

申報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歷史淵源

由於壯劇是由7種不同戲劇組成的,所以壯劇具有其他戲曲所不具有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在這種情況下就造成了壯劇的發展並不是由某一個戲曲的時間傳承而發展的,而是由不同劇種共同並進這種平行形態構成的。

壯劇大約在清初已初具規模,清代中期有自己的劇作者、劇本和戲班。雍正時期已經比較成熟了。

清同治、光緒年間的北路壯劇最早稱為板凳戲,起源於民歌、唱詩和曲藝,原是壯族民間說唱的一種坐唱形式。勞動之餘,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

康熙年間出現的手抄唱本央白平調《太平春》,即是板凳戲唱本。

乾隆年間的1765年,田林縣組織龍城班,搭台演出以央白平調自編的唱本《農家寶鐵》,這是北路壯劇最早的組織演出。

後來到了清嘉慶年間的1815年,在壯族南部出現了半職業性的壯劇土戲班。當時土戲藝人已經傳承了七代。

第七代班主黃永貴曾參加過南寧的粵劇班社,在此過程中抄了60多個粵劇劇本,回鄉後與第五代班主廖法侖合作將劇本譯成壯語,並以土語形式演出。他還組建了螺陽劇社,成為北路壯劇的代表。黃永貴根據章回小說《五虎平南》的故事情節編演了讚頌壯族民族英雄的大戲《依智高》,最多時有64個演員同台演出,從此奠定了北路壯劇的基礎,並出現興盛的局面。

南路壯劇最早形成於清道光年間。馬隘人黃現炯早年流落南寧,在邕劇班當伙夫。他在1845年返鄉時,將邕劇帶回故鄉並組班演戲,稱為馬隘土戲。初時用漢語演唱,但因演員不會漢語,改為由師傅在後台唱,演員在前台演的雙簧形式演出。

辛亥革命前後,南路壯劇逐漸發展為唱做合一的戲曲形式,改唱當地民歌,用壯語演唱,但仍保留了後台提詞的習慣。新中國成立後吸收流行在當地的壯族提線木偶唱腔,使南路壯劇的唱腔更為豐富。

壯族師公戲在壯族地方叫詩劇、唱詩、壯師、調師。主要流傳於河池、宜山、來賓、貴縣、上林、武鳴、邕寧、柳州、百色一帶,它是從巫師跳神的師公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小戲。

師公戲的舞蹈本身就是樂神的動作,"師公"即巫師,唱歌跳舞以娛神,稱之為"儺"。初時師公表演時穿紅衣戴木製面具,後用紙畫臉譜代替,1911年後才去掉面具,開始化裝表演。

雲南壯劇包括土劇和沙劇兩個分支,前者以富寧壯劇為代表,後者以廣南壯劇為代表。過去人們稱富寧壯劇與廣南壯劇為"土戲"。

土族是壯族的一個支系。富寧土戲有近300年歷史,主要流行在富寧縣城關、皈朝、剝隘、那能、洞波、者桑、板侖、花甲、谷拉,阿用、郎恆等鄉鎮.鼎盛時期業餘戲班多達百餘個。富寧壯族把演壯劇稱為"捆弄裰",意譯成漢語就是"做土族的要"。

廣南壯劇流行於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族支系沙族聚居的廣南一帶。原名沙劇或沙戲,系由沙族歌舞受漢族戲曲影響發展面成,分為北路沙戲和東路沙戲,皆形成於清光緒年間。

壯劇的產生、發展,經歷了幾番沉浮:乾隆年間形成演出班社,光緒年間北路壯刷達到鼎盛階段,但隨後便很快衰落。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壯劇植根於民族生活土壤之中,是壯族人民創造的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劇種,是東南亞地區的民族文化交流的橋樑。

壯劇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其題材內容、音樂唱腔、表演技藝等幾乎融匯了壯族原生態文化,並通過舞台藝術形象來加以展示,成為壯族文化的寶庫和傳承的重要載體。

壯劇是在壯族民間歌舞和民間宗教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它經歷了從事娛神、人神並媒,再到娛人為主的幾個發展階段;其唱腔也是從山歌小調、坐唱事到扮角色演唱的演變過程。

同時,又吸取了漢族地方劇種的藝術養分,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生動體現,對我國少數民族戲劇發展史的研究具有實證性的價值。

傳承現狀

由於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壯劇受到多元文化和強勢文化的衝擊,生存出現危機。青年一代追求時尚,視壯劇為土俗,欣賞和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情銳減。隨着壯劇老藝人相繼去世,不少地方壯劇的傳承出現斷代,這一特色劇種開始自然消失。及時對壯劇進行搶救和保護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任務。

社會影響

重要節會

2007 年,廣西田林縣人民政府、廣西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聯合舉辦"壯劇藝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研討會"。國內眾多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就北路壯劇的歷史、藝術特點、生存狀況及保護、傳承和發展對策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成果引人矚目。

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以及20世紀80年代初全區範圍的北路壯劇普查與調研活動。2007年、2008年, 田林縣政府分別策劃了田林縣北路壯劇文化藝術節、廣西北路壯劇文化藝術節,同時邀請了全國各地的學者對北路壯劇展開了探討。[2]

重要演出

·2003年5月,小壯劇《九品官辦宴》參加了山東博興小品小戲國際大賽,獲金獎。

·2015年,小壯劇《靈燕戲虎》參加中國第四屆少數民族戲劇匯演,獲優秀劇目獎。

·2018年8月,大型壯劇《瑤娘》參加了廣西第十屆劇展,獲得桂花銅獎。[3]

·2017年11月5-6日,廣西戲劇院創作的壯劇《馮子材》亮相於上海國際藝術節。

·2018年4月,廣西戲劇院創作的壯劇《馮子材》參與第28屆上海白玉蘭戲劇獎評選

瀕危狀態

建國後,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壯劇的繼承、發展曾出現過興盛時期。

文革十年浩劫,壯劇幾乎消聲匿跡。

改革開放以後,各地的壯劇活動一度恢復並活躍一時。

但在現代化建設迅速發展的進程中,很快又受到現代文化多元化和強勢文化的激烈衝擊,青年一代的審美觀念和價值取向發生了轉變,追求時尚娛樂,各種現代流行文化滲透到壯族地區的各個鄉村角落;視民族傳統文化為不值一顧的「古董」、「土貨」,欣賞、'傳承壯劇藝術的熱情逐步喪失。

隨着壯劇老藝人的相繼去世,原有的大部分業餘壯劇團也就自然消亡。例如:來賓市是壯族師公戲的重要發祥地,武宣、象州縣原有200多個業餘壯師劇團體,現在僅倖存20多個,銳減90%以上;田林縣原有的北路壯劇104個業餘壯劇團現已減少到40個;德保、靖西縣的南路壯劇演出活動也是寥寥可數。

凡仍在堅持活動的幾個業餘壯劇團,也是由50、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支撐着。而在市場經濟的浪潮衝擊中,現有的幾個專業壯劇團也是舉步艱難,有個別縣的專業壯劇團已轉向以演出歌舞為主。總之,民間壯劇處於傳承後繼乏人,甚至許多地方的壯劇藝術已經失傳,導致壯劇活動舞台大大縮小,面臨瀕危境地。現急需採取有力可行的保護措施,才能使有200多年歷史的壯劇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視頻

壯劇《搶花轎》

廣西農村段子感動壯劇,認錢不認娘,第四集

廣西搞笑壯劇,越來越少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