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壺關秧歌是一種流傳於山西省壺關縣長治縣的西火、東火及蔭城為中心的傳統戲曲劇種,原名「西火秧歌」。1981年,在山西省戲曲劇種學術討論會上被定名為 「壺關秧歌」。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壺關縣人民藝術劇團獲得壺關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1]

目錄

簡介

壺關秧歌,原名「西火秧歌」,是流行於壺關、長治、陵川、長子、屯留潞城、平順一帶的戲曲劇種。源於長治西火和壺關趙屋。約興起於1851年—1875年(清咸豐同治年間)。原為逢年過節打鐵挖煤時唱的調子,打地攤演唱,1821—1850年(道光年間)勃興,幾乎遍及長治大小村鎮。

壺關秧歌起初是在打鐵和挖煤時哼唱的調子,盛行的地域是壺關邑南的趙屋和長治縣的西火一帶煤、鐵礦資源豐富的地區。壺關秧歌最早的曲調就是這些打鐵人在爐坊里互唱互答的勞動號子[2]。後來,為了滿足勞動者心聲的流露與感情的釋放,逐漸編演簡單的故事,打地攤演唱。這種演唱只以梆板擊節,句間加以打擊樂,所以又被稱為「地圪圈秧歌」和「干板秧歌」。後來它成為民間社火的一種表演形式,經常在街頭、飯場、打穀場演唱。它的唱詞通俗易懂,唱腔簡單,音調很少大起大落。

壺關秧歌集歌舞、演唱、音樂等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特徵和表演風格。

秧歌唱腔充分利用了墊字、襯字和虛字。如:啊、呀、這、就、哪個、呀得兒、嘍嗬、里嗬等,它們在唱腔中起着一定的輔助和襯托作用,形成了清、淡、雅、素的秧歌唱腔格調。

秧歌舞蹈豐富多彩,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濃郁的鄉土氣息,粗獷而不乏細膩,火爆而不失優美,鄉音中深蘊鄉情、趣濃、戲活,體現了該劇種的舞蹈特徵。

視頻

壺關秧歌 相關視頻

打酸棗 壺關秧歌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遺展演壺關秧歌

參考文獻

  1. 秧歌戲(壺關秧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2. 壺關秧歌梅開三度香上黨 ,三農網,20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