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瓶牙子
壺瓶牙子 |
壺瓶牙子,明清家具術語。相對站立的兩片牙子,外形似一隻葫蘆瓶,故名壺瓶牙子。即座屏風、衣架等家具上的「站牙」。由於立在墩子上,兩塊從前後抵夾立柱,外形似壺瓶(即葫蘆瓶)而得名。牙子,明清家具部件名稱。一般指面框下設置連接兩腿之間的部件。有束腰的家具則在束腰以下部位的主要連接部件。設在其他部位的一般改稱牙條。
目錄
其他相關資料
壺瓶牙子,明清家具術語。
明清家具同中國古代其它藝術品一樣,不僅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藝術底蘊,而且具有典雅、實用的功能,令人回味無窮。明清家具的收藏始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外國人開始大量地搜集、收購中國明清家具,並運往海外。在後來的幾十年間,西方人將中國明清家具提升到了與中國其它文物等同的地位。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古斯塔夫·艾克出版的第一部介紹中國古典家具的著作《明代黃花梨家具圖考》,在學術界產生了很大影響,使人們開始意識到我們祖先留下的這份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書中的圖片所反映出來的中國古代工匠的技藝,令國內外不少專家學者嘆為觀止。亞洲特別是港台地區的明清家具收藏,到1985年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賞》出版後,才引起港台收藏家大量湧入內地搜覓明清家具。當時大陸根本沒有古典家具市場,大陸的古玩商們也不清楚古典家具在國際上的價格。港台收藏家開出的價碼,極大地激發了大陸家具商的熱情。他們深入到江、晉、冀、陝等省的城鄉,到每一間舊宅老屋內搜尋,以極低的價格搬走黃花梨、紅木、烏木、雞翅木等明清家具,從而使明清家具的價格暴漲了近10倍。在古董家具外流的高潮中,國內的收藏家也開始了古典家具的收藏。首先吸引國人的是迅速上升的價格,收藏古董家具除了保值,還使人感受到了明清家具的藝術魅力。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明清家具的交易已成為古玩買賣中的重頭戲。
20世紀50年代王世襄等專家參與、制定了關於紫檀、黃花梨等明式家具不得出口的法律規定。1985年家具外流高潮時,王先生再一次向文物部門呼籲,但家具商販完全無視此規定。一件紫檀條桌在海外拍賣價高達32.5萬美元,相當於270萬人民幣。海內外價格間的差距,已無法阻止中國古典家具的外流。1985年後,市場偏好蘇作、廣作、京作的明式家具,至80年代末由於市場硬木家具貨源減少,江蘇、安徽、浙江、山西以及福建泉州、廈門的明式柴木家具,成為向外傾銷的主要對象。至90年代初這類極具中國民俗風味的民間家具開始走入紐約、倫敦、香港等地的國際拍賣行,約占每場拍賣古董家具的30%以上。台灣古典家具商近年在大陸設廠收貨修復,拉回台灣後舉辦專業講座,煸情促銷。台灣人開始講求陳設古董家具,顯露出中國人對自己民族藝術的理解。
一些專家指出,在各種傳統收藏品中,如中國書畫、陶瓷、古玩等價格高居不下的情況下,明清家具仍與國際市場的價格存在着巨大的差額,未來有很大的升值空間,應是頗具潛力的投資項目。有人估算過,明清家具的年升值率約為20%左右,說明了明清家具的收藏確實具有很大的升值潛力,收藏明清家具是一種很有前景的保值投資行為。[1]
隨着時間的推移,民間留存的古舊明清家具將會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高,資源匱乏的現實也就越來越難滿足收藏者們的強烈願望。在這種大趨勢下,人們就會退而求其次,自然而然地將眼光轉向可遇可求的仿古家具,尤其鍾情於那些選料精良、做工精細、形神兼備的仿古家具精品,因為無論就其珍稀名貴木材的價值,還是其藝術價值都具有增值的潛力。 [2]
參考文獻
- ↑ 古建築角雲燕尾枋等其他構件製作施工工藝標準道客巴巴網
- ↑ 榆木家具牙子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