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复出口是中国专有名词。

汉字是用于记录汉语,进行书面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书写符号系统[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2]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内涵。

目录

名词解释

复出口也称再出口,本国化出口,本国化产品出口。是指外国商品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复出口与国家经营转口贸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联系。外国商品经过结关进入国内后,未经加工改制又向外国出口。再出口的货物可以区分为本国化商品再出口与海关保税仓库和自由区再出口,前者经过海关结关,后者不经过海关结关。

术语解释

出口是任何实物货品或消费品等以船运、陆路运输或空运方式离开生产地出境,而运送到世界各地的贸易活动。出口可以分为直接出口及间接出口,直接出口是企业将产品出售给国外市场上独立的经销商或进口商的行为;间接出口是企业将其产品卖给国外的中间商,由其负责产品进入东道国市场的行为。

术语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包括我国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诸学科名词术语的规范和审定,“对支撑科技发展,保障语言健康,传承中华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该机构界定的“科技名词”(terms i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也称为“术语”,“是专业领域中科学技术概念的语言指称,即科学技术概念在语言中的名称”。

因此无论是文化核心词还是学科的专业术语,都是概念的语言指称或词和短语的固化形式。术语虽属语言中词汇的组成部分,却与一般词汇有较大区别。即为便于语言之间的信息交换,术语反映的是现代世界科学技术的通用概念,术语所指称的概念特征、概念关系、概念定义、概念体系、概念订名具有国际化和超语言性的特征。中国名词术语规范的国家标准实际上主要是基于汉语制订的,而汉语名词术语审订原则和方法又很大程度上参照了术语规范的国际标准,绝大多数现代汉语的科学技术术语是音译或意译的西方语言术语。这种做法无疑可以促进不同国家语言之间的信息交换,但是术语规范化在提高语言信息交换效率的同时,也会对语言多样性的保持和语言的自主创新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语言规范和语言创新是需要平衡与协调的两种语言发展过程中同等重要的目标和趋势。特别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术语来说,术语所反映的相关概念范畴与其指称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术语的规范制定与交流传播也会受所属语言的明显制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