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
夏季 |
中文名:夏季 外文名:summer 屬性:四季之一 天文定義:立夏到立秋的三個月 適合活動:旅遊 月份:農曆四月至六月公曆小滿到處暑 氣候:炎熱、有可能缺水 適宜飲食:綠燈食品 紅燈食品 |
夏季( summer ),是一年四季的第二季,也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同時也是一年中太陽高度最高、白晝最長的季節。夏季是許多農作物旺盛生長的季節,充足的光照和適宜的溫度給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條件。此外,由於夏季時全球大部份中小學學生都放暑假,因此也是相當旺盛的學生旅遊季節。以北半球為例,除了赤道一帶其他地方都有夏季:曼谷夏季約八個月、北極夏季約五個月(另外七個月為冬季)。
目錄
時間劃分
在中國,夏季從立夏開始,到立秋結束;中國的一些地區則為夏至至9月份(南北方有一定差異,福建、廣東一般至秋分結束,長江中下游一帶至處暑,而北方地區則至立秋)。香港、日本通常將6月、7月、8月訂為夏季。在北半球一些地區則稱夏至至秋分為夏季。在南半球,一般將12月、1月和2月訂為夏季。
氣象學上以連續5天平均氣溫高於22攝氏度為進入夏季的標誌。
中醫解讀
解暑不當反倒中暑
中醫會把中暑問題分為「陽暑」和「陰暑」,陽暑問題,通常是見於長時間在太陽暴曬下出現的中暑現象,而陰暑問題,則是引致大部分中暑現象的原因,是指「暑熱在內、寒濕在外」,通常是都市人以錯誤的方式解暑引起。
中醫會把中暑問題分為「陽暑」和「陰暑」,其中陽暑問題,通常是見於長時間在太陽暴曬下的勞動者、運動人士,症狀是頭暈倦怠、口渴身熱等,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兼休息,甚至會出現熱衰竭和休克,危及生命安全。而陰暑問題,則是引致大部分中暑現象的原因。
所謂「陰暑」,是指「暑熱在內、寒濕在外」,通常是都市人以錯誤的方式解暑引起,例如在戶外將身體曬得很熱,然後突然進入冷氣大開的室內;或是在大汗的狀態下,進行冷水浴或喝冰冷飲品。這會引致皮膚毛孔收縮、身體難以散熱而中暑。在當下的大暑天,解暑需要適度防曬,避免出入溫差太大的環境,並在因悶熱而感到不適時,儘快往陰涼通風處讓身體散熱,並要適當補充水分。如能利用清早、黃昏或夜間做適量運動,不但可健康地排汗,而且更可促進新陳代謝,幫助增加能量消耗和減肥。
宜吃消暑瓜類
對於夏日季節消暑最佳食材,當數瓜類最適宜了,例如冬瓜、筍瓜等,配合中藥材如白扁豆 、扁豆花,不但能袪濕解暑,更能補脾開胃以消暑熱。其中味甘性寒的冬瓜,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之效。
如在暑熱或感冒期間進食冬瓜,可帶來解熱治療的作用。由於冬瓜性偏涼,屬虛寒人士者,應儘量避免進食。
不宜吃燥熱食物
在夏天一定不能吃太多太熱的食物,例如羊肉。現代醫學認為,夏季炎熱的刺激,令神經中樞處於緊張狀態,內分泌腺的活動水平亦會有改變,引致消化能力不佳,胃口變差,不想進食。所以夏天最好多吃一些清淡少油的食物, 這樣會較易消化,而太過油膩的食物則不適宜,會令胃液分泌減少,胃部排空減慢。身處暑濕季節,多進食清熱除濕的食物,有助預防體內受濕熱困擾,對解暑生津頗有幫助。相對而言,煎炸燥熱的食物,則應少吃為妙。
體質弱少吃寒涼食物
綠豆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的功效。從食療的角度來說,食物的溫熱、寒涼等天然屬性要與攝食者的體質狀態保持一致,才能起到保健作用。綠豆湯雖具有消暑益氣、潤喉止渴的功效,但屬於寒涼體質的人(如四肢冰涼乏力、腰腿冷痛、腹瀉便稀等),吃了綠豆反而會加重症狀,甚至引發其他疾病。
寒底人少喝涼茶
不少人在夏天都愛喝一杯冰凍涼茶解暑,但原來飲涼茶都要因應個人體質,如寒底人士,飲得太多涼茶隨時會頭暈眼花,即使熱底人多飲亦不適宜,所以一定要留意自己的體質並適當飲用。因為涼茶的藥性偏寒涼,具清熱解毒、滋陰降火之效,但易患感冒的寒底人飲用太多,反而會加重感冒的病情,所以寒底人應選擇以祛濕寒為主的涼茶,如紫蘇葉、生薑及大棗等。[1]
夏季圖集
物候
星座
在北半球的夏季夜空中最顯眼的是隔着銀河相望的天琴座和天鷹座、以及其間的天鵝座。他們各自所含的一等星即織女一?河鼓二?天津四相連形成一個大三角型即夏季大三角。織女一和河鼓二也分別代表了東亞地區七夕傳說中的織女和牛郎。南方的夜空中亦可以觀察到天蠍座。和冬季夜空中易於觀察的獵戶座同樣有名。
動物
在北半球的夏季,各類生物已經恢復生機,大都開始旺盛的生命活動。很多生物會在夏季繁殖後代,各種動物選擇夏季交配,生育;植物競相開花結果。這主要是由於在夏季氣候最熱,各類食物豐富,而且對於卵生動物,卵更易於孵化。北半球亞熱帶和溫帶的於夏季活動的代表性昆蟲為蟬。此外、螢火蟲和蚊也是活動季節主要為夏季的昆蟲。海藻類主要從春季至初夏時節大量滋生、之後逐漸減少。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溫度上升以及水中營養成分增加。
夏的定義
- 農曆(太陰曆)中的四月?五月?六月
- 公曆(太陽曆)的6月?7月?8月(北半球);12月?1月?2月(南半球)
節氣
- 立夏:太陽位於黃經45度,5月5-7日交節
- 小滿:太陽位於黃經60度,5月20-22日交節
- 芒種:太陽位於黃經75度,6月5-7日交節
- 夏至:太陽位於黃經90度,6月20-22日交節
- 小暑:太陽位於黃經105度,7月6-8日交節
- 大暑:太陽位於黃經120度,7月22-24日交節
氣候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
在大多數地區夏季是氣候炎熱、有可能缺水的季節,但在中國大陸等季風氣候區,夏季是降水最集中的季節。
北半球的夏季氣溫高是最顯着的氣候特徵,因地域、乾濕環境的不同,會產生炎熱乾燥或者濕熱多雨的氣候。而在中國沿岸地方一般會在5月因中國內陸受熱,西南形成低氣壓處引進西南季候風,西南季候風一般會在5月中旬或下旬抵達中國沿岸等地,東北季候風會被西南季候風阻擋,導致東北季候風以後整個夏天將不會再來中國沿岸城市,亦代表着中國沿岸的東北季候風正式結束,直至8月尾至9月中,秋天開始才會再來第一波。而中國沿海地市通常會以第一波西南季候風抵達的時候,作夏天到來的定義。
北方的東北季候風所帶來的冷空氣和南方的西南季候風所帶來的暖空氣相撞,在南海生成低壓槽,而且會因暖空氣及冷空氣的勢力以北上或南下,令香港等地出現多日持續大雨的周期,此乃香港等地的華南前汛期開始,直至七月副高北抬,把較冷的空氣及低壓槽一迸推進中國內陸城市,香港才會結束華南前汛期。
但大陸黃河流域一帶則受華南低壓槽北上的影響,令廣泛地區在7月頭一般多雨,此乃梅雨的開始,此情況會直至7月中結束。香港後汛期一般會在八月開始,原因是此時熱帶氣旋因受副高影響下,會向西進入南海,持續影響香港或季風槽北上影響香港,令香港出現大雨,但是華南後汛期一般下的大雨都是陣發性,雨量一般會比6月較大,但持續性則較差。而一般而言,華南後汛期一般維持至九月第一波東北季候風正式來臨而進入尾聲,隨住熱帶氣旋受西風槽南下影響,不再有較多的熱帶氣旋登陸華南下,華南後汛期一般在九月中至十月頭結束。
由於大多地區會受到低氣壓影響,氣候相對穩定。但是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會形成颱風,容易對中國大陸華南地區尤其是福建、廣東、海南造成破壞影響。
台灣
台灣夏季氣候炎熱,雨量豐沛,盛行西南風,屬颱風季。台灣因為有北回歸線經過,屬熱帶季風氣候或副熱帶季風氣候,因此和二十四節氣不同,夏天從5月初開始到10月末結束(中國大陸通常採用6月下旬的夏至至9月下旬的秋分為夏季的劃分方式)。受地形影響,午後易有積雨雲發展,山區多於平地。
日本
日本夏季普遍高溫多雨,日本將一日中最高溫在30℃以上的時候叫真夏日,35℃以上為猛暑日,夜間最低氣溫在25℃以上則稱作熱帶夜。日本列島夏季受北太平洋高壓影響地表溫度普遍較高,午後易形成積亂雲(入道雲)。和台灣,中國華南地區一樣,日本在夏季也經常受到颱風的侵襲,並且由於小笠原高壓和揚子江氣團等的多重影響難以預測其動向。多數是由沖繩轉向東北的九州,本州地區。
天文
夏天的活動
中國大陸、日本、韓國、香港、泰國和台灣地區的人在夏天時喜好海水浴。不論天氣預報如何,台灣人在夏天時常會備傘以防陣雨或曬黑。台灣人在夏天喜歡吃冰品,近年來芒果冰風行一時,另外仙草冰、粉圓冰、愛玉冰也很受歡迎。
夏天也是日本一年中節日最多的季節。除了日本傳統的盂蘭盆節(意義相當於中國的中元節,日本各大都市通常會掀起返鄉潮,各公司企業亦會安排假期)以外日本夏季各地都會舉辦花火大會,天神祭、七夕等也是日本的傳統節日。
由於香港暑假期間,電視觀眾較多,亦為電視廣告旺季。因此,TVB於2012,推出TVB Amazing Summer。最初是爲了抗衡競爭對手有線電視的2012年倫敦奧運直播,但其後該活動大受歡迎,一直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