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开儒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夏开儒
出生地:江苏阜宁
出生日期:1917.11.3
逝世日期: 1978.6.1
毕业院校:南京国立中央大学
职 称: 教授
人物经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夏先生正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地理系读书。
“八一三”日军进攻上海,夏先生随校于10月迁往重庆,11月初在重庆沙坪坝新校址继续上课。
1939年夏开儒毕业,留校任教。1943年转入由上海迁到重庆的复旦大学,任史地系讲师,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1947年赴美国路易安那大学地质研究院地理系攻读研究生兼任助教。1949年获硕士学位。
1956年回国到西安,历任西北大学教授、地理系地貌学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兼《地理学报》编委,是中国地理学会地貌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毕生致力于地理地貌学的教学与研究。
抗日战争期间,虽战乱频仍,收入菲薄,但仍写出了《实业计划铁路篇》《海港与开港计划》等专著和《世界茶叶地理》《德国的重工业》《抗战期间桐油运销路线图及茶叶运销路线图》等论文。
留学美国期间,曾于1948年参加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实地考察,为后来开展河流地貌的研究从理论上与方法上奠定了基础。回国后参加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织的黄河考察队,发表了《豫东贾鲁河流域黄泛沉积》一文,把黄泛区沉积物的研究推向新的水平。[1]
人物成就
后又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高山冰雪利用研究,完成了《野马山及党河南山现代冰川作用与冰缘地貌特征的初步观察》等论文,在国内首次肯定祁连山有两次冰期。
20世纪60年代初,针对三门峡水库淤积过速对渭河下游的影响,对渭河下游的河谷地貌、冲积形态和曲流的成因等进行了全面考察,先后发表了《渭河下游河谷地貌》《渭河下游冲积形态的研究》和《从沉积物的质地初步探讨渭河下游曲流的成因》等论文,为防治渭河下游水患提供了依据。
1978年6月1日逝世。并葬于西安烈士陵园。其夫人为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王荣棣女士,现年82岁。目前居住于陕西师范大学家属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