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月润
夏月润(1878~1932),原名昌泗,字云础,夏月珊之弟,谭鑫培的女婿。自幼习京剧,工武生更擅红生戏。演关公戏宗王鸿寿。10余岁即出台,他扮相英俊,长靠短打均擅。20岁后曾被上海《同立报》评为“菊榜第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夏月润参与创办上海新舞台,编演时装新戏《黑籍冤魂》、《潘烈士投海》等。
夏月润 | |
---|---|
演员 |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汉族 |
出生 |
1878年 安徽怀宁 |
逝世 | 1932年 |
职业 | 京剧演员 |
目录
简介
夏月润注重改良戏剧。新舞台从十六铺搬到露香园,他不顾关公戏不准演《走麦城》的梨园旧规,编排《走麦城》,轰动一时,场场满座。各戏院纷纷搬演,成为时尚。辛亥光复上海之役,夏月润与其兄及潘月樵等率领伶界商团,协同革命军攻打制造局,救出陈其美,受到孙中山表彰。民国元年(1912年)上海伶界联合会成立,夏月润任会长,积极从事改良戏曲,宣传共和民主思想,并举办教育慈善事业。
表演独具风格。曾与兄在上海创办我国最早的近代剧场——新舞台。
夏月润虽是艺人,却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满清政府的辛亥革命,带头剪辩子。带领新舞台的武戏演员投入攻打江南制造局兵工厂的战斗,连续七天七夜,最后夏月润踩在夏月珊肩上翻墙进去打开大门,彻底摧毁满清政府的残余势力。孙中山先生多次在新舞台的经理房召开秘密会议,夏家兄弟在外负责警卫保证安全。
还在新舞台创办了救火会,会员均由剧团的武戏演员承担,由于抢救速度快没人趁火打劫,居民失火都愿请新舞台的救火车,所以在社会中有很高的声誉。
夏月润连任十二年伶界联合会会长,不畏强暴,敢与流氓斗,敢与出面保护维护演员们的权益。年老有病的每月可到联合会领取二元钱和二斗米的生活费,对一些孤儿寡母也给予照顾,还造了公房“梨园房”,置了公墓“梨园公墓”,开设榛岭小学供艺人子弟免费上学。
早先京剧舞台上没有灯光布景,夏月润去日本考察一年,请来两位日本画师画布景,并把舞台改造成转台,为以后的机关布景打下了基础。
还排了很多反映当时社会腐败黑暗的时装戏。如《枪毙阎瑞生》、《阮玲玉之死》、《拿破仑艳史》、《黑籍冤魂》、《新西游记》等,很受欢迎,孙中山先生看了《黑籍冤魂》后,亲笔写了一块匾“现身说法”,法国领事看了后要邀剧团去法国演出。可见该剧的影响是很大的。《新西游记》是影射当时英租界的两个陪审官的,在群众中引起很大反响。[1]
活动年表
1915年,农历乙卯年:谭鑫培五次赴沪
九亩地新舞台二次成立,亏损累累,其婿夏月润(新舞台老板)、王又宸(新舞台台柱)亲莅北平,跪求老爷子帮忙。谭鑫培始允南下,为第五次赴沪,演十天,首日《空城计》,末日《珠帘寨》。票价楼上楼下一律五元,沪人始震动,倾市而出。新舞台上下二千一百十五座,座无空椅,立无隙地,而谭年已七十矣。时杨四立亦隶新舞台,唱倒第二,谭上演必误时,杨辄拉长马后,以延时间。台下不知,以为杨好卖弄,则哄堂报以倒好,翌日演《南天门》,台下竟享以茶壶盖、铜板、桔子皮,杨至头破流血,然亦无法不唱也。谭前后来沪凡五次,京戏近百年琐记称为六次南下者误,因谭初次北返以后,未几即入内廷供奉,清制供奉赏四品白石顶戴,例不得出外演戏。庚子之乱,清后西狩,供奉伶人始有在外演戏以为糊口者;未几回銮,孙菊仙已逃沪,不敢返,而禁例亦稍破,则光绪二十六年以后事矣。故鑫培二十七年南下当为第二次,非第三次。
1928年9月5日,农历戊辰年七月廿二日:《梨园公报》创刊[2]
视频
参考文献
- ↑ 夏月润 京剧生行演员戏曲文化网
- ↑ 夏月润梨园百年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