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细盛
夏细盛书法家
中国书画职称润格评定中心评定为一级书法师,评估其作品润格:国内市场价每平方尺为8000——10000元人民币,国际市场价每平方尺为2000——3000美元,证书编号【02261】。
夏细盛作品获奖
2010年全国“羲之杯”书画大赛三等奖,2012年“兰亭杯”入围,2013年全国“王进喜杯”银奖,2014年全国“金鼎杯”银奖,2015年全国第三届“中国梦想杯”书画大赛银奖。
艺术欣赏
隶书源于先秦,极盛于东汉。桓、灵时代,一碑一奇,无美不臻。汉隶之美在气厚,即《礼器碑》之精爽、《曹全碑》之遒媚,亦以厚重浑穆为基。简牍质朴而恣肆,虽小如粟米,却有径丈之势,整体上也是浪漫而雄浑的。两晋以至于明末,隶书颇多装饰意味,而气息日薄。明末清初,王铎、傅山虽不长于隶书,而偶有佳作,却能逼古,隐隐然超逸宋唐,直攀汉魏,实为碑学之先声。自郑谷口出,汉隶之雄浑苍茫,所谓重、拙、大者,顿还旧观。金农、伊秉绶、陈鸿寿、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杨守敬、杨岘、吴昌硕、武慕姚、来楚生等,踵事增华,各有造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书法复兴时,书家多擅隶书,实清隶之流脉余续。此后,简版兴盛,而金石渐微,时人务求趣味,便嗜形式,不知从何时起,隶书日渐花哨,浸浸然“展览体”“俗隶”泛滥矣。所谓“俗隶”,用笔涂抹皴擦、轻佻浮滑,结字变形诡异、支离夸张,意味甜腻浅白,殊无正大气象。难能可贵的是夏细盛虽然不是书坛名人,但他的隶书创作却好像与世隔绝,对所谓的“创作发展前沿”不闻不问,而“独执偏见、一意孤行”,或者说,以不变应万变,终于凸显了自己独立精神、独到的风格。
夏细盛在准确地领悟汉隶特征的基础上,着重揣摩、把握、提炼隶书的古拙敦厚之气息,并结合自身学养,极力强化和夸张这一特徽,形成了气息高古且极富庙堂之气的隶书风格,从而彰显了其隶书的人文精神。他将篆刻中的刀法融入其隶书创作,如他在书写隶书竖画时,立笔直入后,向下行笔,在确保中锋用笔的基础上,将行笔的重心向右侧重;在书写横画时,立笔直入后,微向上转笔,并将行笔的重心微向横画的下方侧重。他的这种用笔方法都源自篆刻中的刀法。
夏细盛有极强的艺术个性,他善于继承,更长于创造。他隶书的形象,与古人都不一样,更不沾时人的影子。与他主要的取法对象如《张迁碑》《石门颂》,以及伊秉绶、陈鸿寿、何绍基相比,我认为其创造性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用笔方圆并施。像《张迁碑》方,《石门颂》圆,邓石如方,伊秉绶圆。王荣生的隶书咋看以方笔为主,实则方圆藏露结合。其二,其横画往往中间高,两端低,形成一个折的形状。这是从汉碑中发展而来的,是夏细盛的习惯手法,也是他的艺术特色。
写一种书体,能写出自己的特点,或者说比前者有一两点突破,实在不容易,夏细盛生先生自成一家的隶书,有如此面目,已经无愧于前辈,甚至无愧于清隶的前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