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寶路
歷史介紹
在1929年至1930年把宝庆新街、多宝大街扩建成马路,取名为多宝路。其“多宝”的由来是安徽巡抚陈华熙为清朝太子少保,他在该地建楼宇,众人公推他为该地起名,定名为“多宝”。1966年将其西边的时敏路和如意坊东并入该路。文化大革命期間,多寳路曾被命名為“新風路”,1982年復名。
根据《中国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发展史》记载,中国致公党1925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后来活动中心从旧金山移到香港,1949年底,致公党总部从香港迁至广州,最后定址多宝路24至26号(后编为多宝路221号、223号)。直至1953年7月,总部才正式迁往北京,此地则成为华南总支部办公点。“这是8个民主党派,唯一在广州设过中央总部之地,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宣传处负责人吴炽荣曾表示[1]。可惜作为办公地主体的223号,因兴建地铁于1996年被整体拆除。
1999年7月,多宝路201-221号,作为清末民初的旧民居建筑,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未来计划兴建的如意坊大桥与该路相连接。
特色
該路段有很多西關特色建築,有濃厚的西關風情。
沿途重要建築
- 广东省水利厅
-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原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 西關培英中學
- 恒宝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