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報佳音書店 的圖片

多納徒派是由迦太基的主教多納徒斯(Donatus)所倡導的一個異端,他教導聖禮的有效性在於施禮的聖工人員本身是否聖潔。換言之,如果一神跡人員曾經跌倒過,那麼他為信徒所施行的聖禮將被視為無效。

多納徒派的興起,是公元303年羅馬皇戴克里先(Diocletian)對基督徒大迫害的結果,在當時所有的教堂和聖經都要被摧毀。公元304年,他頒布一項法令,命令人民要向羅馬皇跪拜燒香。毫無疑問,這不會被基督徒所接受,故而迫害變本加厲。因此也有不少的信徒妥協放棄信仰交出聖經,甚至背叛基督, 敬拜羅馬皇帝。在逼迫中叛道的信徒後來被稱為「以經換命者(traditors)」,即被其他基督徒視為「叛教者」。 (註: 以經換命者(traditor),而不是叛徒traitor)。

目錄

緣由

公元311年,三大主教之一的迦太基新主教由開其良努(Bishop of Caecilian)出任,他由一位被懷疑曾叛道並在大迫害中交出聖經以換取牲命的腓力斯(Felix of Aptunga)所按立。因此有70位主教組成的團體否定了這次所授聖職的有效性。教會內部有關聖禮(洗禮,聖餐等)有效性的紛爭也逐漸擴大。

開其良努(Caecilian)去世後,反對開其良努的多納徒斯(Aelius Donatus)出任迦太基主教,自此這場分離運動便從他命名。因多納徒信徒日益增多,分歧逐漸在大公教會出現。他們甚至認為凡是在大公教會受洗的,都需要重新接受洗禮。因為多納徒主義否認了大公教會的權威,所以在公元314年阿萊斯會議(或稱亞爾勒會議,Synod of Arles )中被強烈譴責。

多納徒問題在數次基督教合一會議中被提出並被討論,最終在316年提交到君士坦丁大帝面前。君士坦丁大帝堅持自己對開其良努(Caecilian) 的支持。令他們遺憾的是,奧古斯丁站出來掀起了強烈反對多納徒主義的潮流運動, 最終它在下一世紀逐漸消亡。

多納徒主義的錯誤在於,沒有一個人是完全聖潔的。如果聖職人員的品質出現問題,其施行的洗禮和聖餐即為無效。然而相反,聖禮的效用是強大的,因為這;中人們接受福音的大能。神並不在意聖職人員是否完全聖潔,神透過他們對人施行聖善的救恩。

洗禮為基督教的一種重要宗教儀式,分滴水禮和浸禮兩種。滴水禮通常由牧師在願受洗進教者前額灑一掬水;另有教派(如真耶穌教派)主張全身浸入水中片刻,稱此禮為浸禮[1]。基督徒認為洗禮是表示信仰皈依的儀式,是耶穌所立的聖事,表明赦免本人一切的"罪",脫去舊人做新人。教會規定,願受洗進教者,必須先在禮拜堂聽道一年以上,然後申請參加慕道班。

了解基督教的基本要道,最後經牧師或長老考問信德通過後,同意施洗。受洗禮後才成為正式信徒,並有資格領受聖餐[2]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禮儀活動,新浪博客,2011-06-07
  2. 宗教禮儀,道客巴巴,201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