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泡花樹
多花泡花樹 |
多花泡花樹(學名:Meliosma myriantha Sieb. et Zucc.)是清風藤科泡花樹屬植物,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樹皮灰褐色,小塊狀脫落;幼枝及葉柄被褐色平伏柔毛。葉為單葉,膜質或薄紙質,倒卵狀橢圓形、倒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8-30厘米,寬3.5-12厘米。圓錐花序頂生,直立,被展開柔毛,分枝細長。核果倒卵形或球形,直徑4-5毫米,核中肋稍鈍隆起,從腹孔一邊不延至另一邊,兩側具細網紋,腹部不凹入也不伸出。花期夏季,果期5-9月。 分布於朝鮮、日本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華東、華中、陝西、江西等省。生於海拔600米以下濕潤山地落葉闊葉林中。 樹冠開展,花清麗,果紅色美觀,供觀賞,可作四旁及庭院綠化樹。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多花泡花樹
學名:Meliosma myriantha Sieb. et Zucc.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無患子目
科:清風藤科
亞科:泡花樹亞科
屬:泡花樹屬
亞屬:泡花樹亞屬
組:泡花樹組
亞組:單葉亞組
種:多花泡花樹
系:直側脈系
命名者及年代:Sieb. et Zucc.,1845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樹皮灰褐色,小塊狀脫落;幼枝及葉柄被褐色平伏柔毛。葉為單葉,膜質或薄紙質,倒卵狀橢圓形、倒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8-30厘米,寬3.5-12厘米,先端銳漸尖,基部圓鈍,基部至頂端有側脈伸出的刺狀鋸齒,嫩葉面被疏短毛,後脫落無毛,葉背被展開疏柔毛;側脈每邊20-25(30)條,直達齒端,脈腋有髯毛,葉柄長1-2厘米。 圓錐花序頂生,直立,被展開柔毛,分枝細長,主軸具3棱,側枝扁;花直徑約3毫米,具短梗;萼片5或4片,卵形或寬卵形,長約1毫米,頂端圓,有緣毛;外面3片花瓣近圓形,寬約1.5毫米,內面2片花瓣披針形,約與外花瓣等長;發育雄蕊長1-1.2毫米;雌蕊長約2毫米,子房無毛,花柱長約1毫米。核果倒卵形或球形,直徑4-5毫米,核中肋稍鈍隆起,從腹孔一邊不延至另一邊,兩側具細網紋,腹部不凹入也不伸出。花期夏季,果期5-9月。
主要變種
異色泡花樹(Meliosma myriantha Sieb. et Zucc. var.discolor Dunn):異色泡花樹的葉緣鋸齒不達基部;側脈較稀疏海邊12-22(24)條,葉背被疏毛或僅中脈及側脈被毛余無毛;花序被毛亦較稀疏等特徵與多花泡花樹不同。分布於中國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北部、湖南南部至西南部、廣西東北部、貴州北部至中南部。生于海撥200-1400米的山谷、溪旁、土壤濕潤的雜木林中。 柔毛泡花樹(Meliosma myriantha Sieb. et Zucc. var. pilosa (Lecomte) Law):該變種與多花泡花樹及異色泡花樹不同之處在於葉緣鋸齒通常在中部以上;側脈每邊10-20條,葉背密被長柔毛,葉面亦多少被毛。分布於中國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陝西西南部、四川南部、貴州東北部。生於海拔100-2000米的山谷、溪旁林中。
產地生境
分布於朝鮮、日本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華東、華中、陝西、江西等省。生於海拔600米以下濕潤山地落葉闊葉林中,在中國江西省東北多生於海拔1300米以下的溝谷、溪流兩岸或濕潤山坡;常與刺栲、青稠、擬赤楊、南酸棗、楓香、木荷、山槐、豹皮樟等混生。
栽培技術
從天然林中的散生林木來看,常與山槐、木荷、馬尾松及殼斗科等樹種伴生,無論坡地或溝谷兩旁都可見。故造林地的選擇,可不甚嚴格,但以土層比較深厚、土壤稍肥沃的陽坡或半陽坡的黃壤,棕紅壤山地為好。進行人工栽培時,在營造塊狀純林時,株行距可考慮2米×2.5米或2.5米×3米,培育大徑級材,每畝保留30-50株,培育中徑級材,每畝保留70-90株。除此,該樹種可選為營造混交林樹種之一,進行混交栽培。
主要價值
多花泡花樹是一種生長中速稍快的用材樹種。木材橫斷面,生長輪尚明。心邊材區別則不甚明顯,材色淡白黃色。紋理直,結構細,比重中等,較耐腐,水浸泡一年以上,邊材仍甚完好;加工不難,刨面光滑,適於一般建築之用和室內裝修、家具、板料及膠合板等。該樹種樹形高大,主幹尚通直圓滿,可因地制宜推廣造林。[1]
參考文獻
- ↑ 泡花樹知識免費科普,看一看你了解多少?」,騰訊, 18-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