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朴
大叶朴(学名:Celtis koraiensis Nakai)是榆科朴属植物,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冬芽深褐色,叶片椭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先端具尾状长尖,长尖常由平截状先端伸出,边缘具粗锯齿,两面无毛,果单生叶腋,近球形至球状椭圆形,成熟时橙黄色至深褐色;4-5月开花,9-10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东、安徽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和甘肃东部。朝鲜也有分布。多生长于海拔100-1500米山坡、沟谷林中。
大叶全株叶均可入药,有解毒清热、消肿止痛功效。大叶朴也是造纸和人造棉等纤维编织植物的原料;大叶朴还可以作庭荫树、庭园风景树、观赏树、行道树。
- 中文学名:大叶朴
- 拉丁学名:Celtis koraiensis Nakai
- 别 称:大叶白麻子、白麻子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荨麻目
- 科:榆科
- 属:朴属
- 种:大叶朴
- 命名者及年代: Nakai,1909
目录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灰色或暗灰色,浅微裂;当年生小枝老后褐色至深褐色,散生小而微凸、椭圆形的皮孔;冬芽深褐色,内部鳞片具棕色柔毛。[1]
叶椭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少有为倒广卵形,长7-12厘米(连尾尖),宽3.5-10厘米,基部稍不对称,宽楔形至近圆形或微心形,先端具尾状长尖,长尖常由平截状先端伸出,边缘具粗锯齿,两面无毛,或仅叶背疏生短柔毛或在中脉和侧脉上有毛;叶柄长5-15毫米,无毛或生短毛;在萌发枝上的叶较大,且具较多和较硬的毛。
果单生叶腋,果梗长1.5-2.5厘米,果近球形至球状椭圆形,直径约12毫米,成熟时橙黄色至深褐色;核球状椭圆形,直径约8毫米,有四条纵肋,表面具明显网孔状凹陷,灰褐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2]
主要价值
医用:大叶朴根、树皮及嫩叶均可入药,具有解毒清热、消肿止痛及治疗荨麻疹的功效。新鲜叶片捣烂取汁外敷,可治疗水(火)烫伤;叶子可制作土农药毒杀红蜘蛛。
工业:大叶朴茎和皮是造纸和人造棉及其开发主要纤维编织植物的极好原料;果实可以作润滑油或者榨油;它的木材非常坚硬,可作为工业用材,或制作家具或用作薪炭用;树茎和皮纤维既强又韧,材轻且质柔,可用作绳索和人造纤维的原材料。
园林:大叶朴树体高大,冠形美观,树体强健,春天夏天荫浓,在园林中最适合孤植或簇植,常孤植于草坪或空旷地内,培养成双干和多干的风景树。大叶朴树形稳定,也可将其培养成造型树,也可列植在街道两旁雄伟壮观,但不适宜用作大型道路的行道树。因为它能抵抗多种有毒气体,有很强的吸滞粉尘能力,常被栽植在城市及工矿区。在街道、街头绿地、工厂、公园或庭园、广场、校园和道路两旁栽植效果好。它还可以作庭荫树、庭园风景树、观赏树、行道树,移栽成活率相当高,且造价低廉。
生长环境
大叶朴属于阳性树种,在北部暖温带都能正常生长,喜欢温暖,稍稍耐荫,非常耐寒冷,在中国山西南部地区可自然越冬。对土壤适性广,适合在微碱性、中性直至微酸性土壤上生长。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辽宁(沈阳以南)、河北、山东、安徽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和甘肃东部。朝鲜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大叶朴通常采用播种繁殖。种子在9月-10月份成熟,果实为红褐色。种子成熟后应立即采收,将其摊开后去掉杂物待阴干,然后与湿沙土混合拌匀或层积贮藏,来年3月春季即可播种。
播种前,首先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可用沙揉搓将外种皮擦伤,也可用木棒敲碎种壳,这样处理对种子发芽有利。播种苗床土壤要求疏松且肥沃、排水透气良好,最好是沙质壤土。播种后覆盖一层约2.0厘米厚的细土,再盖1层稻草,浇1次透水,约10天后即可见到种子发芽。出苗以后要及时揭开稻草。
栽培技术
幼苗管理
幼苗期要加强管理工作,注意经常除草、松土、追肥,并适当进行间苗,当年生的苗木高生长可达30-40厘米。第二年春天,对苗木进行分床培育,同时要注意苗木树形修剪,最后养成一株干形通直、冠形圆满的大苗。当要把大苗移走时必须带上土坨,以保证成活率,另外还要注意沙朴棉蚜、沙朴木虱这些主要害虫的防治。
盆景制作
制作盆景的苗木适合在秋末或来年初春苗木萌芽前进行栽植。栽种时要对根系做适当的修剪和整理,将过长的主根剪去,尽可能多留侧根和须根,培上疏松的肥土,同时也要适当对枝条和叶片进行疏剪。在栽植时如使用中号浅盆,则必须用金属细丝将其根部固定在盆的底部,以避免盆景倒伏。
盆景造型多采用细剪或粗扎的方法,利用剪裁的技巧,留下小枝去掉主干。在加工时要特别重视构图的整体效果,使加工成型后的桩景,无论盆景里的大叶朴造型是在枝叶繁茂时,还是在已经落叶变为冬态时,都能使盆景内的造型保持优美的形态。大叶朴盆景适合制作成直干式、曲干式、卧干式、斜干式或者是附石式等形态。造型时,它的枝和叶可扎成片或修剪成馒头形状的圆片,也可以加工成类似于自然的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