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是铺展开来的唐卡(惠永臣)
作品欣赏
大地是铺展开来的唐卡
山坡上
山坡上,那么多的牛羊低头吃草
那么多的石头
都放弃了言说,它们却都是见证者:
草木绿了又黄
黄了又绿;牛羊一批批长大
又一批批被运到山外
牧人从来舍不得让皮鞭
打在牛羊的身上
挤奶的女人,从来都会给羔犊子
留一口奶水
当你站在山坡上
甚至站在它们中间
你就会感动的流泪
——它们一抬头
世界就会马上温柔起来
寺
格桑花开败了
来年会接着开
塔顶上蹲居的乌鸫
飞走了还会飞回来
而溪水一旦流走
就不回来了
默诵祷告的那些人
各自有各自的盘算
而夕光一旦挂在金顶
一天最美好的时光
就会到来
钟声清脆悠扬
值得静下心来阅读
而内心的秘密
只有在佛像跟前才能说出
人间呀,有许多美好的愿望
需要实现
明天呀,转经筒
照样还会转起来
离开了寺院
哪一天会再来
谁也说不清
草原之暮
风从草尖上滑过
草动了动身子,回到了原来
像见过世面的人,对什么都那么坦然
身边的石头
都背负着红色的字符
像心知天下的老者
一动不动
雪峰却总在远方
我们一时难以抵达
但在夕照里,它们却有着神佛般的
庄重与沉稳
我们站在草地上
接受着风吹和夕光一天中最后的恩赐
抵达我们生活的
是帐篷里升起的炊烟
是归栏的牛群
是云端的马匹和星空里隐约的灯盏
“天下总在一个拳头大的心里”
同行的诗人
在加重的暮色里,抚着一块石头
喃喃自语
像在抚摸人间
西行
途中,遇到什么
什么就是神灵
拉萨在远方
布达拉宫在高处
一路上,总会遇到风尘仆仆的人
把自己低下去
再低下去——
他们心中的远方是拉萨
圣殿是布达拉
雪山静穆
披着金光
湖水湛蓝
映着日月
蓝天是最圣洁的经卷
大地是铺展开来的唐卡
一个内心受伤的人
有一种不竭的力
催促着他持续前行
一路向西
一天天的靠向人间的温暖
草原冬晨
一丛草在冰凌的包裹中
挺直了身子
晨光中挤完最后一桶奶的腰身
站起来的时候
草地不再沉寂——
半坡上的路
像鞭痕。肉身上的重轭
不可卸下;送到嘴边的枯草
趟过的冰河
都在沉吟
北方的早晨
光线由远及近
照见了帐篷温暖的一日
草垛上的草
与坡地上的草
都是让牧人一冬天安心的草
生铁般的牛粪饼
遇火,化作蓝色的烟缕
遇风雪,成为一堵墙
矗立于眼前
让一个内陆人久久不肯离去
一朵雪花里流出河流(组诗节选)
雨后,我隔窗而望
雨停了。光秃秃的山顶上站着一个人
我只是隔窗而望——
树木静止
一汪水里,停着谁的影子?
几只鸟雀
在戏水,在陶醉着自己乖巧的影子
一只蝴蝶
停在窗台上,湿漉漉的翅膀
驮着湿漉漉的心事
我无事可做
我的耐心是持久地
我看见山顶上的那人,来回走动
唱花儿的是他?
古老的调调里,春水荡漾
使我想起了爱情
和所受的伤
歌声里的恓惶我有
我的恓惶,他估计没有
他只是扯着嗓子,把曾经的爱情
唱了一遍
又一遍
而我,立在窗前,无聊的是时间
是雨后周围的静寂
是老泪纵横
“爱情敲门。”我的热身子*
需要等待多久?
- 单永珍诗句。
担心
前行的路上,你遇到什么
什么就是神赐的
满天的星斗
一座湖也盛不下
满地的石头
多过头顶的星斗
但我担心的是:一下午在半空里
斜飞的雀子
这一刻,该栖何处
我抱膝望着夜空,没有一丝声息
我的帐篷低矮
我的饭菜粗陋
我的爱呢?
伴我飞了一个下午的雀子
在藏地的冷夜
有没有和我一样的
遮身之地?
霜落下的时候
大地是不会宽容每个事物的
愕然
✦ ✦ ✦
没有风。草也动
动的草叶下,一片江山潮湿的梦
被虫蚁噬咬
牛羊混杂,各吃各的草
而牧人安详
躺在背阴处
一顶毡帽盖住脸面
伸展着四肢
像一座放松了警惕的黑牦牛
光阴一寸一寸的移动
而跑起来的黑公牛
晃动的身姿
闪电的步伐
从坡顶冲下,鲁莽的力量
让失控的草皮,有一块落在了他的身旁
他依然未动
一个安然睡着的人
一头骚动不安的公牛
草原一个欢愉的下午
背负行囊的人,与一枚落日对望
愕然于半山坡
秋晨
窗外不时传来人声
但我的局限在于视野
我看不见他们
秋雨连绵了几天,仍没有停
窗外的树木
也停住了摆动。他们是一群什么人?
雨天里还在忙着什么?
窗外曾经是一片平房
现在是一片工地
积水在坑洼处,有好多只鸟雀在撩水
我的注视是长久的
突然,一个穿着破烂工服的人
手里拎着一把铁锨
匆匆自窗外经过
惊飞的鸟雀
像哗哗的雨水
这是在一个无聊的早晨
一本书
我仅仅翻了几页
历程
我说寂寞
莫过于那座雪峰
阳光碎金般洒在上面
却不见一个人
更寂寞的,算是这块巨石了
它脸色黑青
冷风吹过来
冰雪落下来
独自抵挡着八百里的孤独
地老天荒的雪地里
一个人,渺小如蚁
一个人走上十天半月,也不能
穿过一场风
一朵雪花里流出的一条河
和一片荒芜里窜出的一条路
没有两样
都是经过了无人可知的历程
本期点评1:
符 力
不胜枚举的西部自然与人文意象在惠永臣的诗里汇聚,形成一个令人无限神往的洋溢着烟火气息又超脱尘埃的人间:草原、白云、马群、老鹰、羚羊、湖水、星群、青稞、灯盏、炊烟、奶茶、帐篷、牧场、藏獒、牦牛、猎枪、金顶、钟声、经筒、寺院、唐卡、雪山、雪水、玛尼堆、风马旗、格桑花、油菜花、青稞酒、草叶上的风、草尖上的露珠、挤奶的女人、半夜的狗吠、塔顶上蹲居的乌鸫、阳光碎金般洒在雪峰上……遇到这样的诗篇,没去过西部的读者难免心神出离沉重的肉身,飞向远方。这就是异域风物对人的吸引,也是陌生世界对心灵发出的召唤。可见,这是创作题材所体现的优势,虽不能决定诗作质量之高低,但足以表明诗人与现实生活及其环境发生关系的创作状态,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理解和追求。
通过对草原景物和民众生存的观察,诗人注意到“一棵草活得不容易”“但它们从不认命/……/多少年了,它们还活在鹰翅膀下”(《草原上》),也发现“牧人从来舍不得让皮鞭/打在牛羊的身上/挤奶的女人,从来都会给羔犊子/留一口奶水”(《山坡上》),甚至发现“同行的诗人/在加重的暮色里,抚着一块石头/喃喃自语/像在抚摸人间”(《草原之暮》)。这样的观察和发现,反映诗人在表现西部诗意时真正做到了让心灵紧贴创作对象,尽可能地去体察、感受和理解;诗人真诚的创作态度,以及人在西北大地上自然产生的那种敬畏天地和怜悯生灵的情愫,得到了体现。
很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组诗中的不少诗句,反映了诗人敏锐、独到的观察,以及准确又颇为精妙的语言表现力,例如:“雪山静穆/披着金光/湖水湛蓝/映着日月/蓝天是最圣洁的经卷/大地是铺展开来的唐卡”(《西行》);又如:“起伏的不是牧场/就是牧人的身姿/吠叫的不是藏獒/就是草叶上的风”(《在邦达草原》);诗人写出这样的诗句,需要很好的感受力和语言悟性,不是在西北走马观花所能轻易做到的——藏獒吠叫,平常无奇;风在草叶上的吠叫,声音与动感皆写活、写妙了,很容易让人想到王国维对宋祁《玉楼春·春景》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称赞:“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诗人在这首诗中描述了草原上的风,就是交代了民众的西北生活环境以及处境,读者从诗句里听见了风声,进一步听出风雪、风雨、风霜、风沙中牧民们的心声,才算把诗读了进去。
在这两组诗中,诗人基本放弃了“文艺修辞”,而朴素、自然地表现与传达,很多句子读来让人内心为之颤动,甚至“会感动得流泪”:例如:“青稞还没有长高/央金还没有找到婆家/古老的村落里,炊烟晚晚/都是新的”(《在桑科草原》);“把牦牛赶往/青草最肥的地方/把最美的青稞酒/献给远道而来的客人”(《牧牛人》)。这样诗句,若评价为直白、浅显,当然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的评价既不了解诗人的西北人文环境和创作心态,也不理解诗人的诗意追求——在天空地阔的西北草原,山高云深的西藏高原,真诚、质朴,胜过一切;反之,语言上稍微过一分或少一寸的“讲究”,都是对这种天然浑成的朴质的亵渎。
读诗人惠永臣的作品,感觉是在欣赏一幅幅沉静而苍茫的画作,在那些“画作”里,石头、鸟雀、牛羊、人仿佛都在同一个生命的维度,是深层的精神与信仰的平等见证者和随与者。那些看似无意写下的种种意象的组合与搭配,以及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映衬与关照,使文字拥有了强烈的生命质感,也有着浓郁的画面感,让你不觉就沉入其中,仿佛一不小心,就成了偷偷隐匿在那画面中的同行者,久久不愿走出来。
惠永臣是个高产的诗人,在他的诗歌《西行》中,有这样一句:“途中,遇到什么/什么就是神灵”,其实综合他的诗歌来看,可以说是:遇到什么,什么就是他诗歌的种子。他的取材看似随意,给人一种别样的清新感,但读完之后,会发现这“随意”中的每处都有独特的感受和发现。同时,诗歌意象也格外丰富,意境也更为辽远。
诗歌是诗人生活经历与精神活动的倒影,在这些文字排列的轨迹里,不难看出诗人惠永臣有着丰富的阅历,对生活和人世有着深入的思考和体验。在读过他多组诗之后,我专门搜索了相关资料,得知他是一位“矿工诗人”,并且当过多年老师,而在2005年,他不幸中风,甚至还留下了后遗症。当时,他还非常年轻,正是意气风发的黄金年龄。有着这样的人生经历,便不难理解他与时间赛跑般的创作状态,以及他作品中对人世复杂滋味的种种丰富展现,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我说寂寞/莫过于那座雪峰/阳光碎金般洒在上面/却不见一个人”时,为何看似简单的语句排列,却让人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孤寂感扑面而来。
在些次推发的诗歌中,特殊的地理背景,加重了诗歌文本的沉郁气质。诗人惠永臣对各种事物与人物的描写和展现,让人感觉到人世的辽阔,人的渺小和无奈,比如:“地老天荒的雪地里/一个人,渺小如蚁/一个人走上十天半月,也不能/穿过一场风”,尽管人是如此渺小,但他却并没有将诗歌的内涵指向绝望,而是让读者看到人对孤寂的抗挣与以及某种旺盛的生命力。正如他所书写的:“这些一个内心受伤的人/有一种不竭的力/催促着他持续前行/一路向西/一天天的靠向人间的温暖”。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一
初秋的北京,天高气爽。蓝蓝的天空中堆着团团白云。夏日的酷烈已被几场秋雨卷走。像是一场灼热的梦,梦醒后,记忆里只残存了那梦中的浮桥。
正在这时,一首诗将我带离了城市,带离了俗尘,并无私的赠我一幅唐卡。唐卡不同于一般的绘画作品,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它不用那些化学颜料,而是用天然的矿石磨粉作画。试想一下,从矿石开采到唐卡成品,这要经历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把所有的虔诚都投入到细节里面,仿佛不是在作画,而是一场对世间万物的敬仰。下面让我们像一片随风起舞的秋叶,跟着作者的眼光低下去,沉下去。
山坡上,见证了草木颜色的变换,牛羊的生长。从牧民那在细节中对生命的呵护和爱,感受着世界的温柔。
格桑花蒙着红,寺顶描金,乌鸦着墨。多么美的配色。假如溪水能回头,请你带走我烦忧。假如溪水换成我,我是否愿回头?那些只能在佛像前吐露的秘密,那些美好的祈愿。就像是一个说不清的循环,围绕着转经筒走向一个又一个明天。
天色幕了,晚风中的一切是那么坦然,像是早已看透了这世间的一切,不悲也不喜。总在远方的雪峰,能看清样貌,但却总也不能抵达。夕阳的恩赐,如炊烟缓缓升起。忽地,这一切又像是一块叫做人间的石头。
西行中,虔诚相伴,风尘仆仆越发托显圣洁的向往。在如工笔画世间前行。沿着路,无论受过怎样的伤,不管是去往还是归来,每一步都是靠向人间的温暖。
草原的冬晨,质朴的劳作,原生的光线,平日弱小的草却升着一种安心,铁色的粪饼被火化成飘渺,又被风雪凝结成厚重。矗立在眼前的,似有形的无形,才是真,才更美。
二
水形无常,雨滴、雪花、江河、眼泪。摇摇晃晃,坦坦荡荡。喜在忧的分叉路口看见了光,谁人能度?谁人能量?是光秃秃的山顶上那人吗?是我吗?抑或是静止的树木,还是乖巧的鸟雀?还是那只停在窗台上出神的蝴蝶。
如果说上一副画是神圣的高远,那么这幅画就是一场日常的写生。天真无邪的担心,看破一切的愕然。一个什么都不屑的秋晨,一段精疲力竭的历程。拥抱美丽之凄凉,若无其事的下笔,惊天动地的勾勒。然后醉一场,不管醒来的第一眼是失望,还是慌张。[1]
作者简介
惠永臣,男,1970年9月出生,甘肃镇原人,中国作协会员,甘肃“诗歌八骏” 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