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境門
大境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張家口市區北端,西側為西太平山,東側隔清水河與東太平山相望。建於崇禎17年(公元1644年)具有350多年歷史。大境門是中國萬里長城中四大關口之一,在歷史上曾有重要地位。
規模
大境門始建於清朝順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門牆高度為12米,底邊長13米,寬9米。頂部平台長12米,寬7.5米。外側有1.7米高的垛口,內側有0.8米高的女兒牆。門楣處有「大好河山」四個大字。
目錄
歷史紀要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愛國將領吉鴻昌率領數萬抗日同盟軍宣誓出征,北出大境門,抗擊日寇,收復失地。
1945年8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部隊就是從大境門攻入張家口,從日寇手中解放了這座塞外古城。
1948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國民黨五萬人馬全殲於大境門之外,張家口獲得第二次解放。
大境門建於清順治元年(1644年),與山海關、居庸關、嘉峪關並稱為萬里長城「四大名關」(2005年新編初中歷史教科書)。大境門不僅有宏偉的建築和秀麗景致,而且有着光榮的歷史。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起兵反清,康熙徵召塞外八旗兵於張家口,大批驍勇的八旗兵從大境門源源不斷進入中原,趕赴南方。張家口大境門為平「三藩之亂」[1] 起了重要作用。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第三次北征噶爾丹,其主力部隊就是從張家口大境門誓師出發的。
內外一統
平定噶爾丹後不久,張家口晉籍文人張自成被長城內外祥和繁榮的景象所感動,於康熙五十二年(1709年)揮筆寫下「內外一統」四個大字,鐫刻在大境門外的石壁上,表達了長城內外廣大民眾對祖國統一的要求和對和平的熱愛。在「內外一統」的摩崖石刻下有滿、漢、蒙、藏、梵等六種語言文字。自此,張家口二百多年來無戰事,終於發展成為中國北方著名的陸路商埠,出現了著名的張庫商道,這條商道的集散點就是大境門。張庫商道南承京津,輻射湖廣,北面一直延伸至俄國恰克圖和毛斯科窪(今莫斯科),影響直達歐洲和西亞。在鴉片戰爭前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張庫商道是中俄貿易的唯一通道,張家口成為中國最大的茶葉出口基地和皮毛集散地,被譽為「陸路商埠」、「皮都」。當時,在長城腳下,在大境門內外,店鋪林立,牛馬駝成群,各類貨物堆積如山。
京張鐵路通車
甚至到19世紀末,張家口依然十分繁華,貿易額曾達到1.5億兩白銀。由於張庫大道的繁榮,清廷把第一條國有實用鐵路修到張家口,1909年由詹天佑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通車。
大好河山
1927年,最後一任察哈爾都統高維岳被大境門內外的高山大川所感動,寫下了「大好河山」四個顏體大字,更為大境門增添了氣勢。 長城大境門區域不但是歷史上的軍事要塞和陸路商埠,而且在中國近、現代革命戰爭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李大釗、何孟雄等就在大境門內外展開革命活動,
1925年在大境門外東灣子建立了農民運動協會,遺址保存完好。
第二延安
1945年8月,我冀察主力部隊一舉解放了被日偽蒙疆政府統治了八年之久的張家口,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從日本侵略者手中奪取的第一座較大城市,八路軍雄赳赳開入大境門,成為中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性記錄,大境門一時成為「第二延安」、「東方模範城市」、「文化城」的象徵。
凱旋之門
1948年12月我軍在大境門外的西甸子、烏拉哈達等一帶山谷中圍殲國民黨官兵54000多人,一舉從國民黨手中奪回張家口,取得平津戰役西線張家口戰役的輝煌勝利。解放軍的威武之師就是從大境門進入市區的,可以說大境門是中國共產黨的勝利之門,是中國革命的凱旋之門。 解放後,大境門受到保護。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大境門在198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各級政府對保護工作更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