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山深处吐芬芳(吴开岭)

大山深处吐芬芳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大山深处吐芬芳》中国当代作家吴开岭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大山深处吐芬芳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新年伊始的傍晚,大雪覆盖了里下河地区。洁白美丽的雪花,总是令人浮想联翩,而我的思绪也随纷扬的雪花,飘向了千里之外的大山深处。

南北两座大山,山间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山沟。我们营、我的连队就驻扎在这条大山深处的山沟里,老百姓称之为“大沟部队”。提到深山,有人或许会想到山清水秀和鸟语花香,甚至会想起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然而,这块土地、这处深山,这条山沟却与众不同。它是一个远离城市、交通不便、海拔较高、含氧偏低,常年气候偏冷的山沟。山沟几乎与世隔绝,常年感受不到夏季的来临,春秋季是这里的过客,冬季则是常客。

三月底,紧张的新兵连生活结束,我长出了一口气。连队,我的连队在哪里呢?连队又是什么样呢?怀揣着疑问,我们八个新兵坐上军车,离开教导队,分到“大沟部队”,成为三营八连的一名战士。放开行李,屁股还没坐稳,天气骤变,纷纷扬扬的大雪便降临在大山深处。鹅毛般的大雪给新兵们来了个下马威,毫不客气地将进山的路给封了,还导致运输军粮的粮车在山外无法进山。连长、指导员接到报告后,非常着急。连队通知连值班员,集合官兵出山扛粮。出了营门,我们傻眼了,出山的路冻了,上面飘着一层浮雪。滴水成冻,路滑难行。人是铁,饭是钢,饭能不吃吗?再难行的路,也得要走。营区地形高,皑皑白雪落在结冰的下山路上,脚踩上去,人尚能踉踉跄跄的滑行下山。然而,下山容易上山难,回连队就麻烦了,更何况还要扛着军粮。怎么回连队?怎么将军粮运回连队?愁坏我们了。所幸,驻地的一位牧羊老乡告诉我们,山间的一条羊肠小道没有结冰,可以绕行到达营区。欣喜之余,我们请求老乡给我们带个路。在老乡的引路下,官兵们互相照应,在风雪中吃力地背着粮袋,踩着沙沙作响的积雪向营区缓缓走去。

羊肠小道忽高忽低,雪滑路窄。虽无蜀道难,难比上青天之状,但扛着近百斤的军粮,却是举步维艰。一路上,战友们相互搀扶、相互鼓励,相互提醒,唯恐有战友掉队落下,或者摔伤跌倒。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我们一手扶着肩头的粮袋,一手用树棍支地。为了给自己鼓劲,我们高唱着《团结就是力量》之歌,嘹亮的歌声在山谷中,久久回荡,经久不息。歌声在漫天的雪花中,给了官兵们无穷的力量,羊肠小道上留下了我们负重前行的足迹,洒下了我们辛勤劳动的汗水,也见证了我们的战友兄弟之情。

如此恶劣的环境,又有谁愿意在此长相厮守?又有谁愿意将大好年华留给大山?然而,全连官兵却没有一个有怨言,没有一个有牢骚。那段时间,我们靠着这些军粮,以及窖藏的白菜、土豆,吃着烩菜,啃着馒头,撑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夏季)。现在想来,这可能就是军人的品质,或者叫不畏艰难的精神吧!

那年的冬天,显得很漫长,应了“山中无甲子,岁月不知年”之说。

大山里,生长着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杂树。在严寒的摧残下,大雪的重压下,有的耷拉着脑袋、有的被拦腰折断、有的结束了生命,成了一棵枯树。大山深处的枯树、黄土、白雪,使山沟显得更加萧瑟、更加苍凉、更加幽静,仿佛一切生命都冬眠了。

连队决定,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官兵开展农副业生产。从老兵们口中得知,连队将要养鸡和种土豆。养鸡和种土豆,对大多数年轻战士来说,还是一件技术活、新鲜事。

五月份,连队开始养鸡。连队的鸡舍,搭建在营房东大约两里处,是一处破损的猪圈改建而成。我们将山上的小枯树运到鸡舍,将小枯树一头削尖,用榔头将小枯树锤进地里,小枯树上围了一些塑料网,圈养了大约200只鸡。那时,鸡成了全连的宝贝疙瘩。战友们轮流喂养,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每天连队出操时,隐隐听见鸡舍方向传来的公鸡打鸣声,官兵们心里乐开了花,仿佛已吃到了鲜美的鸡肉。

六月份,大沟里的天气有所回暖。连队结束了冬训,组织官兵在大沟里的空地上,开荒种土豆。我的家乡是水乡,种植土豆的农民,比较少见。所以,我对土豆种植很好奇,特想学一学土豆的种植方法。听老兵们讲,在这块奇特的黄土地上,搞种植难度大,往年的土豆收成非常不好,可能与气温偏冷有关。最大的土豆有鸡蛋大,小的如同鸽子蛋。辛勤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导致老兵们都很沮丧。

今年的土豆种植,由连队新兵负责。新兵们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弄个好收成,改变土豆低产历史。副连长将劳动队伍进行了分工,一组人用铁锹将地挖深、挖松,另一组人去鸡舍运鸡粪作为底肥,还有一组人将整块的土豆切块,浇水造墒,将芽眼向上,埋入地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深深地感染了我,也感染了每一个劳动者。劳动中,没有一个战友叫苦,没有一个战友喊累,脸上始终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土豆种植后,战友们自发地给地浇水、施肥。每次见到土豆地,我就在心中默念,土豆快点长大。许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许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土豆地里终于长出了一株株绿意浓浓的叶子。绿色的叶子,使我们看到了大山深处潜藏的生命力,也看到了丰收的希望。浪漫、情调、繁华等词语,在大山深处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但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对官兵们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那年,这群鸡真给力,成活率很高。母鸡下蛋,公鸡成了我们的盘中餐。土豆,也因施了不少鸡粪,长势喜人,比往年收成翻了几番。

和平年代的军人,既是战斗队,又是生产队;火热的军营,既是大熔炉,又是大学校。军旅生涯,更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能使幼稚变得成熟、懦弱变得坚强。

冰雪融化,万物开始复苏。

姗姗来迟的夏季,羞答答地走进了大山深处。南北两山,脱下了厚实的白棉衣,换上了凉爽的绿衣裳,大沟里出现了少见的鸟语花香。此时的大山深处,用郁郁苍苍、草长莺飞来形容,似乎并不为过。

周六,连队以排为单位,组织官兵登山踏青。登山,是连队官兵最爱参加的一项集体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登高望远、陶冶情操。若是运气好,还能得到大山给来访客人的馈赠礼物。

我们从连队出发,沿营房前的石子路,抄近道向西、向大山深处行进。告别白雪,拥抱绿色,欣赏大山的风景,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战友们的心情非常的好,四处东瞅瞅、西看看,感觉眼睛不够用。南北两山上,融化后的雪水,响应季节的号召,或渗或淌地汇集成了溪水,沿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天然小溪,哗啦啦地向东流淌着;驻地老乡们放养的牛羊、骡马,在山谷里悠闲自得地啃吃着清草;几只野兔,在路边跳跃而过,胆大的兔崽子居然忽视了我们的存在;此起彼伏的鸟啼声,在空旷的大山里,显得悦耳动听……

在北山的阳面,生长着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大山里没有名贵品种,存活的花草都是生命力很强,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的普通花草。在大山里,娇贵的花草是不能生存的,唯有不畏严寒,经得住风吹打,才能吐露芬芳。有一种颇耐观赏的植物,拥有蓝、白、黄、雪青等颜色的花,在大山里随处可见。这种花,就是马兰花。“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这句经典的童谣,曾伴随着我的童年,流淌在人们内心的最柔软处,是一代代人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踩着荆棘密布的山路,我们一头扎进大山的怀抱里。在山上,我们采摘了大量新鲜的蘑菇、木耳,以及从未见过的野生党参、当归,从未品尝过的蕨菜等大山特产。欣喜之余,战友们将这些战利品,用军用挎包装了起来。党参、当归晒干后,计划邮寄给远方的亲人,表表心意;木耳、蘑菇,蕨菜等带回连队,交给炊事班的战友们,就能变成饭桌上美味可口的菜肴。

登山路上,战友们边登高山,边侃大山。年轻人朝气蓬勃,在集体活动中,人活跃,话题多。讲工作、谈理想、聊家庭,还有相互间挤眉弄眼、窃窃私语的。当然,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哪位战友,主动念一念家乡那位美丽姑娘的来信。站在大山之巅,仰望着蓝天白云,空中几只雄鹰时而纵声长唳,时而展翅冲天,时而俯冲盘旋,深情地注视着这方土地。俯瞰黄土绿荫,千万棵参差不齐的树木迎风而立,宛如身穿绿军装的哨兵,坚守在大山深处。

大山深处的山沟,不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大漠,不是牛羊成群的草原,更不是小桥流水的南国。然而是什么样的魅力?是什么样的信念,使一批批正值青春年华的年轻人扎根在大山深处,而又无怨无悔呢?我想,应该就是信仰。

训练、执勤,学习是和平年代军营的三部曲,我们在大山深处默默地履行自己神圣的职责。

春节是传统节日,更是一个团聚的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了体现部队温暖,缓解我们的思乡之情。连队非常重视,开展了篝火晚会。晚会上,我们自编自演一些小节目,如:击鼓传花、军歌联唱、拉歌、猜谜语等。除此,还组织战士们写家书,向远在家乡的亲人们拜年问好。

记得,我的一位战友,由于工作出色,被评为“优秀士兵”。春节前,他身穿军装,佩戴“优秀士兵”奖章,喜滋滋地拍照寄回了老家。不久,他的识字不多的父亲很快给他回了信。战友将信递给我看时,我发现信纸上字迹模糊,似乎是被泪水打湿过。信上歪歪扭扭地写道:儿子,你在部队立了小功,爸妈感到高兴,你一定要多吃苦,家里不要你操心……”信的内容,我记不全了,但看完这封信,我的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多么朴实的父母啊!多么殷切的期望啊!这就是人民子弟兵的父母,这就是我们的群众的觉悟。

原军区政委喻林祥同志,曾经到“大沟部队”视察慰问。将军看了部队的环境,并与官兵们交谈后,被官兵们扎根深山、无私奉献、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精神深深感动,挥毫留下了“深山励志”四字。首长的题词,鼓舞了官兵们的士气,激励了官兵们的斗志,更是对“大沟部队”在恶劣环境下,仍然乐观向上、不忘本职精神的充分肯定。

2018年,新年的第一场雪,染白了夜晚中的里下河地区。雪花拍打在我的脸上,隐隐作痛。岁月静好,有人负重而行!每到飘雪之季,我总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雪花、花,你可曾飘进大山深处?大山深处的兄弟们,他们还好吗?”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多年没有回到“大沟部队”,大沟里的环境,不知道有没有改变?但我坚信,肯定有更多的热血男儿在大山深处坚守、圆梦。

火热的军营,一定会使大山深处焕发出蓬勃生机;绿色的军装,一定会吐露出更加诱人的芬芳[1]

作者简介

吴开岭,江苏高邮人,大学本科学历,转业军官,文学爱好者,江苏省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部分作品散见于报纸、杂志和网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