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渡口镇

大渡口镇隶属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行政区级别为副县级镇。位于东至县最北端,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平原,临江傍湖,南与胜利镇相接,西、北濒临长江,并与安庆市迎江区隔江相望,东接池州市贵池区牛头山镇。206国道和318国道、沪渝高速和济广高速在境内交汇互通。大渡口镇总面积108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大渡口镇下辖15个行政村、2个社区、1个居委会,户籍人口7.13万人。2019年,大渡口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0.3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产值24.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完成2.9亿元;实现税收1.75亿元,其中工业税收2824万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776万美元。大渡口镇是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城镇,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千强镇等殊荣。[1]

中文名: 大渡口镇

别 名: 雁汊

行政区划代码: 341721102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安徽省东至县

地理位置: 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

面 积: 108 km²

下辖地区: 15个村、2个社区、1个居委会

电话区号: 0566

邮政区码: 24721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7.13 万(2018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 升金湖、龙源旅游度假村等

车牌代码: 皖R

目录

自然资源

截止到2009年,全镇鱼类113种,主要鱼类有:青、草、鲢、鳙、鲤、鲫、鳊、鳜、鯝、鲶、乌鱼、鲌等30余种。其他水生动物资源主要有:青虾、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中华鳖、贝、螺等;水生经济植物资源有:莲藕、芦苇、芡实等。

经济

综述

截止十一五末,全镇(区)国民生产总值达19.6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5.3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4.36倍、12.58倍、年均分别增长44.46%、88.3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是“十五”末的30.86倍,年均增长135.69%;实现财政收入5200万元,是“十五”末的8倍,年均增长68.18%;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468万美元,是“十五”末的7.05倍,年均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6447元,是“十五”末的2.14倍,年均增长20.9%;金融存贷保存双增;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3‰以内。2015年,大渡口镇地区生产总值达45.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5.4亿元;固定资产投入26.9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入24.2亿元;财政收入2.4亿元;实现外贸出口总额950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00元。2017年,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55.24亿元(预计数,下同),其中规上工业产值39.2亿元;固定资产投入35.15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8.5亿元;财政收入2.655亿元;实现外贸出口总额4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1600万美元,新增入规企业4户,招商引进落户项目1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到位资金3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26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3‰以内。大渡口镇将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部署及“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推进绿色食品与农副产品深加工、智能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

第一产业

从2009年起,全镇主要农产品优质品率大幅提高,生猪、沿湖水禽、水产等养殖业发展迅猛,农业产业化企业19家,龙溪麻油进入省级龙头企业行列。建设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4个。农民收入增长较快,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47元,年均增长20.9%。大渡口镇是全省水产重点镇,优势水产品生产基地和沿江渔业高产高效示范区。全镇省级渔业休闲基地2个,村级级个体渔场11个,形成从苗种繁育、苗种培育、成鱼养殖、河蟹、青虾、鳜鱼、黄鳝、小龙虾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体系,健康养殖水平不断提高,渔业养殖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养殖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休闲渔业发展迅速。2016年棉花种植面积4.2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小麦、油料作物次之,多实行棉油、棉麦轮作二熟制。常年棉花产量为10500吨,水稻面积3.7万亩,粮食产量为20000余吨,油菜籽产量为6000吨,粮油棉是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养殖业:发展沿湖特色水产品的养殖,省认定的“升金湖”、“皖深”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商标,“升金湖”牌大闸蟹享誉周边及上海、南京大都市。

第二产业

从2009年起,开发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落户企业不断增多,达54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5.3亿元,年均增长88.3%。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快速扩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十五末的0家增加至十一五末的28家。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8.06%,工业化程度不断深化,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升。2013年,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千米,落户企业54家,协议投资14.8亿元,建成投产达39家,规模以上企业14家。其中安徽外贸龙溪麻油制造有限公司、池州2013年彩色印务有限公司2家亿元企业,具有自出口经营权的企业4家,基本形成以华兴钢构公司与强力机械公司为代表的金属加工及制造业,以龙溪麻油公司与金松棉业公司为代表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以蓝天虹服饰公司与新国兴制衣公司为代表的轻纺服饰加工业,以2013年彩印公司、志博包装公司为代表的印刷包装业四大产业集群。2016年工业建成区2.27平方千米;入园企业116家,其中规上企业31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研发中心1个,市级研发中心和工程中心12家,专利申请量约为1500件,其中发明专利650件,授权专利近1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约400件;自营进出口企业1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进出企业示范基地企业2家;省名牌产品4个,省著名商标5个。

第三产业

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25万元。2016年根据县委县政府发展部署及开发区发展规划,已形成以龙溪麻油、新桥工贸、海大饲料、天利粮油、元创科技、贤龙食品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与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以华兴金属、晶鹏科技、兆利光电、华兴天骑、东普科技、中控仪表等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业;以海棠书院、至德医院、百通孵化器、顺达运输、金融业、房地产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

人口

2017年,大渡口镇常住人口73456人。截至2018年末,大渡口镇户籍总人口7.13万人。

交通运输

大渡口距安庆机场25千米、合肥机场170千米、南京机场250千米,与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安庆港仅一江之隔,可常年通航5000吨级货轮和万吨级油轮,318线、206线两条国道穿镇而过,沿江高速和安景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安庆长江大桥已竣工通车,全镇已开通数据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宽带网络、数字、有线电视。

社会事业

综述

2013年9月杨桥中学并入大同中学,大同中学校址迁入杨桥中学,镇中心小学向明德学校的搬迁,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任务;镇医院扩规改造升级完成,民营综合医院落户并开工建设;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名列前茅,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6‰以内;市民休闲体育广场建成,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五保”老人、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中心敬老院建成投入使用。2013年组建大渡口特警中队,同时投资近200万元修建营房并购置运兵车辆、消防车辆等装备设施,投资120万元在交通路口安装19个视频探头,推进“平安大渡口”建设。2013年加快文化广播体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电视网络实行市场化管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2014年实行每年对“老字号”人员身份发放生活补助,认定老村干227人、老村医88人、老民师330人、老兽医员3人、老拖拉机手8人、老农民技术员24人和老放映员8人。2014年9月,大渡口镇综治维稳信访中心正式挂牌运行。中心位于镇政府办公楼一楼西侧,由三间办公室打通改造而成,总面积60平方米,是集综治、信访、司法等多种管理于一体,整合全镇综治维稳力量,做到统一受理群众来信来访,调解矛盾纠纷,统一协调各类疑难问题,使辖区内的各类矛盾纠纷都可在中心得到“一揽子”解决,2017年完成“一村一探头”工程,实现全镇探头全覆盖,并全面实行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大同村农民文化乐园建成并运行。大同村农民文化乐园由该村一处废弃场地改扩建而成,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2015年6月大渡口敬老院院民搬迁并入中心敬老院。2015年起,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九大工程”,已惠及贫困人口3000余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近千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2017年完成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整改和农民体育健身项目建设。

基建

2016年中心城区雏形初显。高层楼群共计70余万平方米已大部分建成,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日供水4万吨新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压缩燃气集中供气工程和中心城区双回路供电工程均已建成投入运营;兆瑞城市综合体及大渡口幼儿园建设已完工,大大提升镇区对各类产业和生产要素的承载力。

教育

2010年,全镇有初级中学4所,小学15所,幼儿园1所,县直完中1所,民办寄读学校1所,池州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坐落镇中。在校初中生4350人,小学生4960人。

卫生

2010年,大渡口中心卫生院投资200万元,新建占地面积2587平方米,建筑面积1208平方米住院部,内设52张病床,开设内、外、妇、儿、中医、骨伤、五官、口腔等临床科室,有正式医生、员工75人,乡村医生74人,新建农村合作医疗室15个,2006年至2008年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人口参合率87.2%、95.6%、97.1%,三年国家实施晚期血吸虫病人外科救助项目,全镇220人达到救助。

城镇建设

池州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石台工业园区)是1992年6月由池州地委、池州行署批准设立大渡口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6月被省政府批准省级开发区,命名为池州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石台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5平方千米,其中工业园区面积15平方千米。2006年大渡口镇列入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制定村镇规划,全面建设新型村镇。2006年修建大德路、成余路、新桥路,2007年修建上高路、新丰圩路、大联圩路,2008年修建新牛路、章湾路、南阳路、大同路,三年修建“村村通”48.7千米。村组道路建设,2008年镇政府实行以奖代补,每千米补助5000元,大同村、杨桥村、新丰村、杨墩村、安全村、白沙洲村等修村组水泥路37.4千米。基本形成主干路网相连,改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对圩内主干沟渠淤塞现状进行彻底治理,采用“一事一议”办法,三年完成中字沟、东风河道、天河道总长23.73千米清淤任务,完成土石方111.63万方,三年投入754.89万元,基本完成全镇主干沟的清淤工程。2010年,新建杨荷大桥、余棚桥,新建排灌站2座,10KV高压电线路8.8千米,桥涵闸15座,交通桥16座,开沟渠12条,长25千米,挖土方10万立方,总投资1140万元,确保大联圩7300亩的土地旱涝保收。2016年按照打造皖江工贸新城和“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目标,重新设计镇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了大渡口镇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道路、给水、排水、城市防洪、环卫、电力、燃气七个专项规划。新城镇建设规模由过去的15平方千米调整为现在的35.57平方千米,远期按50平方千米规划控制。中心城区、拆迁安置小区和老城区组团发展的滨江环湖新城镇格局初步形成。2013年新康花园、仙寓山小区、大桥小区、新桥安置小区建成、2014年镇荣安置小区建成,建筑面积达50余万平方米,2015年12回迁安置农村居民近2万人。几年来南郡水岸、江南明珠、滨江时代广场等高层楼群相继建成,2017年,总投资达15亿元的红星生活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开工建设,极大推进了大渡口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镇进一步绿化、净化、亮化、美化。

新农村建设

截至2016年,10个新农村拆迁安置小区3384套近52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建成交付,专业化物业公司对安置小区进行城市小区化物业管理,农民转岗就业技能培训并引导其到企业务工,新农村农民安居乐业。镇区周边大部分村居已纳入大渡口自来水厂供水;发挥临近安庆市的近郊优势,实施现代都市农业,形成了蔬菜生产、食品加工、农家乐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等一批特色产业,江南农业科技园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龙源农民农业合作社跻身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实施,农业生产能力得到提升,流转农村土地3万余亩,家庭农场涌现出周启中、杨万友等一批种、养殖大户,八都湖村农民周启忠荣获“全国种粮大户”光荣称号。

视频

东至县大渡口镇入围2018中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