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山茶
大白山茶学名Camellia albogigas Hu山茶科山茶属,生长于海拔200米至25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常绿林中。本种和大苞山茶C. granthamiana sealy 很接近,但苞及萼片较多,且较短小,花瓣阔倒卵形,花丝连成短管,花柱只在下半部连生。染色体2n=60,和大苞山茶C.granthamiana Sealy一样,是多倍体。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7-10厘米,宽3-4.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阔楔形,上面浅绿色,发亮,下面无毛;侧脉7对,干后在上面陷下,在下面突起,边缘密生钝锯齿,叶柄长7-8毫米。花单生于枝顶,无柄,苞及萼片约17片,革质,阔倒卵圆形,内侧的最大,长2.5厘米,宽3厘米,外面被灰白绢毛,宿存;花瓣8-10片,白色,阔倒卵形,长3.5-5.5厘米,先端凹入,基部联生;雄蕊多轮,外轮花丝连成短管,无毛,长约3厘米;子房5室,被毛,花柱5条,下半部联合。蒴果球形,直径4-7厘米,5爿裂开,每室有种子1个;果爿木质,厚8-10毫米;中轴5角形,长2-3.5厘米。[1]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在广东,国外分布在越南。
盆栽养殖
土壤
土壤是盆栽大白山茶的生长基础,因为茶花根系依赖土壤生长、发育,大白山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主要从土壤中吸取。大白山茶喜欢偏酸性、含腐殖质较高、疏松通气的山地红(黄)壤土,pH值在5至6.5之间,不能采用碱性土或黏性重的土壤作盆栽茶花基质。土壤配制:山泥土(种作物的熟化红壤土)50%,木屑或食用菌渣40%,饼肥粉或牲畜粪和磷肥粉10%,三者拌匀,浇水适量装袋熟化,夏秋20天以上,春冬30天以上,这种土壤不仅疏松通气,还能保肥保水,适合茶花生长发育。
光照
大白山茶需要合适的光照,但是又怕高温烈日直射。 春季、秋末时将山茶花要移到见光多的阳台上或地面,接受全天光照,促使植株生长发育,促使它花芽分化,花蕾健壮。进入夏天阳光最为强烈,就要将花盆移到见光背阳、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养护,也可以移到北边阳台上或南边阳台内下边莳养,还可以用75%遮阳网,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将植株盖好,避免烈日直射,引起叶面创伤或小株枯萎,有条件的将山茶移到阳棚下安全越夏。
温度
温度是大白山茶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大白山茶喜欢温暖,生长最宜的温度为18℃至25℃,相对湿度60%至65%。 茶花的生长,春梢一般在3月中下旬萌动,4月份开始抽芽,5月中下旬形成顶芽,停止生长,逐渐分化出叶芽或花芽,从花芽形成直到开花要180天至240天。夏梢在7月下旬萌动,至9月上旬停止生长。大白山茶虽然耐低温,但遇寒潮侵入,气温骤然下降0℃以下或又遇上干燥西北大风,就会引起嫩枝冻害,花蕾受冻害则枯萎,为此,就将花盆移到背北向南处养护,使它安全越冬。
浇水
大白山茶叶片多,叶片面积大,蒸腾作用快。大白山茶喜欢湿度较大气候,也喜湿润的土壤。因此,要给盆栽茶花补足水分,在春秋生长季节每天浇水1次,在夏天特别是“三伏天”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如果地面干燥还要向花盆的地面和周边浇水或喷水1次至2 次,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植株就生长茂盛。同时,注意因浇水多,而且大多数家庭都是浇自来水,天长日久花盆的土壤就会碱化。为此,在浇水时,每月补浇0.5%至1%硫酸亚铁水,也可以采用5%至8%食用酸醋液,对叶片进行喷施。大白山茶喜欢湿润的土壤,但又怕花盆内积水,在下雨天如果盆内积水,必须及时排除,以免根系浸泡在水中闷死、腐烂。
施肥
大白山茶是喜肥花卉,因为树势健壮,叶片较多,花期也较长,因而需肥量也多。在施肥过程中,施足液肥,结合换盆施足长效肥,根据花盆大小,每盆施3克至80克腐熟饼肥粉或晒干鸡鸭粪,放到盆底下与底土拌匀。根据植株生长时期,增施有机肥。除冬夏最冷最热时外,每月施1次至2次腐熟枯饼水,其施肥方法:将盆边土壤扒开2分左右,将液肥施入沟内即用土壤覆盖,避免发生异味。也可以将腐熟的饼肥粉施在盆边与盆土拌匀,让花卉慢慢吸收。城市花友可以上花市购买花卉专用肥,既卫生又安全。为使大白山茶生长更好,在山茶花生旺盛期,每月要进行1次至2次根外施肥,以0.2%至0.3%磷酸二氢钾和1%至2%的植物生长素喷施叶片。施肥的原则:宜轻不宜重,宜淡不宜浓,宜少不宜多,必须坚持薄肥勤施的方法,特别是不要施生肥。
季节养护
大白山茶喜欢生长在空气适度流动的环境中生长,最喜爱微风吹动,它喜东南风带来的水汽,但怕西北风和大风,而使水分蒸发过快,大白山茶供求失去平衡,株叶也易损伤,造成植株落蕾落花现象。冬季大白山茶要放在避风向阳环境中养护,并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春秋季节要将花盆移到阳台,使它通风透光,受微风摇动,这样不仅植株生长良好,也有利于花芽分化,花蕾生长发育,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通过多年的实践表明,适度通风,适宜光照,能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