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白鏽病
大白菜白鏽病
大白菜白鏽病是由白鏽菌引起的、發生在大白菜的病害。可危害大白菜的葉片、花器。發病初期,葉正面可見黃色小病斑,以後病斑逐漸擴大,變為枯黃色,葉背產生白色膿瘡狀斑,後期瘡狀斑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末。
大白菜白鏽病是大白菜的主要病害之一,分布較廣,在中國長江流域發生較重,一般田間病株率為10-20%,輕度影響產品質量。嚴重時病株率可達50%以上,致40-60%的葉片染病,顯著影響大白菜的產量和質量。
大白菜白鏽病的防治在生產上要以預防為主,選擇抗病品種,培育無病種苗,與非寄主作物實行一年以上的輪作,選用排水良好的田塊栽培,適度密植,避免偏施氮肥。在即將發病之前開始施藥,輪換用藥,把病害控制在經濟閾值內。
目錄
基本信息
病原特徵
大白菜白鏽病病原為白鏽菌(學名:Albugo candida (Pers.) Kuntze),屬鞭毛菌亞門、霜霉目、白銹科、白銹屬。該菌菌絲無分隔,蔓延於寄主細胞間隙。孢子囊梗短棍棒狀,其頂端着生鏈狀孢子囊孢子囊卵圓形至球形,無色,萌發時產生5-18個具雙鞭毛的遊動孢子。孢子囊和卵孢子稍小,長為(15.42×14.48)微米,大小(33-48)微米×(33-51)微米。卵孢子均為褐色,近球形,外壁有瘤狀突起。
病菌喜偏低溫度、潮濕的環境,適宜發病溫度範圍0-25℃;最適發病環境溫度為10℃左右,相對濕度90%以上;最適感病生育期為生長中後期,發病潛育期7-10天。該病原除危害大白菜外,還可危害蘿蔔、甘藍、芥菜、雪裡蕻、榨菜、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
症狀表現
白菜白鏽病是大白菜的主要病害之一,既影響白菜的產量,又降低白菜的品質。大白菜白鏽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在白菜的葉片正面,出現褪綠的小斑點,邊緣不清晰,以後發展成黃色病斑,最後呈褐色壞死。在葉背則產生略隆起的白色、近圓形至不規則形的皰斑。皰斑表面光滑,有時一片葉子上的皰斑可多達幾十個。隨病情發展,皰斑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末狀物。嚴重時病葉上病斑密布,遍及整個葉片,最後致病葉壞死。需要注意的是,發病後期,會有一些其它病菌在病斑上腐生而使病斑成為黑色,應加以認真識別。[1]
發生特點
此病由真菌鞭毛菌亞門白鏽菌Albugo candida或大孢白鏽菌Albugo macrospora侵染所致。大孢白鏽菌具有生理分化現象,在芸苔、蘿蔔、芥菜上的病菌為不同生理小種。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株中越冬,也可以以卵孢子在土壤病株殘體和種子表面越夏越冬,條件適宜時產生孢子囊,或卵孢子萌發形成遊動孢子侵入寄主。並可不斷產生孢子囊借風雨傳播行再次侵染。孢子囊在0~25℃下均可萌發,而最適萌發溫度為10℃左右,一般較低溫和高濕有利於病菌萌發侵入,而溫度較高,濕度高,有利於病菌菌絲生長與病害發展。春季3~4月份時寒時暖,多陰雨天;秋季10~11月份雨水多,則病害發生較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氮肥施用過多,往往發病較重。 [2]
傳播途徑與發病條件
大白菜白鏽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可在留種株上,或隨同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來年,在條件適宜時病菌萌發,借風、雨或灌溉水的傳播,在白菜下部的葉片上,從氣孔侵入,完成初侵染。在田間以同樣的形式進行多次重複再侵染,使病害不斷蔓延、擴大、流行。
大白菜白鏽病是一種低溫、高濕型病害,其病原菌的最適宜萌發溫度在10℃左右。一般低溫和高濕有利於病菌的萌發和侵入,而溫度較高,濕度較大時,則有利於病菌的生長與病害的發展。因此,白鏽病在高緯度、高海拔的低溫地區或低溫年份發病較重。一般低溫、多雨;晝夜溫差大;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種植過密,氮肥施用過多,特別是秋季雨水多,往往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
1.清潔田園白菜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株、病殘體,集中銷毀,以減少田間病原。
2.加強栽培管理重病田儘量能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行2~3年的輪作。合理密植,實施高壟,或高畦地膜覆蓋栽培。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並注意雨後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施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3%精甲霜靈·錳鋅水分散粒劑600倍液,或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4%殺毒礬500倍液,或40%乙磷鋁2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800倍液等。每隔10天1次,連續2~3次即可。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