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码头镇
大码头镇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下辖镇,地处广饶县东北部,东与寿光市羊口镇接壤,南与寿光市台头镇交界,西与稻庄镇相邻,北与丁庄镇隔小清河相望,行政区域总面积130.48平方千米。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始设区辖马头乡;1984年7月,改大码头乡;2010年5月,撤销大码头乡、西刘桥乡,合并设立大码头镇。截至2018年末,大码头镇户籍人口为51885人。截至2020年6月,大码头镇下辖37个行政村。
2018年,大码头镇有工业企业47个,其中规模以上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8个。 2019年,大码头镇实现生产总值34.66亿元,工业总产值11.35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亿元,财政收入3260万元。[1]
目录
建置沿革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始设区辖马头乡。
1958年5月,撤区并乡,设县辖马头乡;同年9月,改为东风六社;同年10月,更名马头公社。
1964年3月,建区分社,设马头区,下设马头公社等5小公社。
1970年11月,撤区建社,设马头公社。
1982年3月,更名大码头公社。
1984年7月,改大码头乡。
2010年5月,撤销大码头乡、西刘桥乡,合并设立大码头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大码头镇下辖37个行政村:大码头一、大码头二、大码头三、小码头前、小码头后、央上一、央上二、央上三、央上四、央上五、新立、东燕、屋子、东常徐、义和、小丁家、南堤、北堤、杨宅、高港、东北坞、桑科一、桑科二、桑科三、前桑、房家、乌河、西燕、石碑、李官、蒋官、北辛、东流桥、东河口、西河口、小刘桥、西刘桥。
截至2020年6月,大码头镇下辖37个行政村:小码头前村、小码头后村、大码头一村、大码头二村、大码头三村、央上一村、央上二村、央上三村、央上四村、央上五村、新立村、屋子村、东常徐村、义和村、小丁家村、东燕村、南堤村、北堤村、杨宅村、高港村、东北坞村、西刘桥村、小刘桥村、东河口村、西河口村、东流桥村、北辛村、乌河村、蒋官村、李官村、石碑村、西燕村、桑科一村、桑科二村、桑科三村、前桑村、房家村。[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码头镇地处广饶县东北部,东与寿光市羊口镇接壤,南与寿光市台头镇交界,西与稻庄镇相邻,北与丁庄镇隔小清河相望, 行政区域总面积130.4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码头镇地貌属鲁北平原,地貌类型差异不大。
水文
大码头镇有小清河、淄河在境内交汇,胶东调水干渠、预备河、反修沟、雷埠沟、桃花沟、丰收沟、淄河故道贯穿全境。
自然灾害
大码头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风、雹、虫灾和河患等。
人口
2011年末,大码头镇总人口4878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03人,城镇化率4.31%。总人口中,男性24587人,占50.4%;女性24195人,占49.6%。2011年,人口出生率9.12‰,人口死亡率4.05‰,人口自然增长率5.0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74人。
截至2018年末,大码头镇户籍人口为51885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大码头镇财政收入1445万元,比上年增长30.06%。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738万元,增值税232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96元,比上年增长30.08%。农民人均纯收入8658元
2018年,大码头镇有工业企业47个,其中规模以上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8个。
2019年,大码头镇实现生产总值34.66亿元,工业总产值11.35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亿元,财政收入3260万元。
农业
2011年,大码头镇农业总产值达到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7%。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等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2119.24吨,人均1273.4千克,其中小麦29076.85吨,玉米33042.39吨。棉花是主要经济作物,2011年,种植面积6.8万亩,产量4904.51吨;桑园1000亩,年产茧8吨;蔬菜种植面积73亩,产量19579吨。畜牧业以饲养肉鸡、生猪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86万头,出栏5.4万头;羊饲养量0.16万只,出栏0.38万只;牛饲养量0.28万头,出栏0.24万头;家禽饲养量85万羽,出栏27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8568吨,其中猪肉4050吨,牛肉338吨,羊肉36吨,禽肉4130吨,兔肉14吨;禽蛋1476吨;畜牧业总产值1.63亿元。
大码头镇有可利用林地面积2.4万亩。截至2011年末,大码头镇累计造林2.3万亩,其中防护林18293亩,经济林1010亩,其他林3697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67.3万株,林木覆盖率39.5%,活立木蓄积量4.3万立方米。2011年,大码头镇有大型农业机械134台(辆),总动力1.2万千瓦。
工业
2011年,大码头镇工业总产值达到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2011年,大码头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职工585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21%。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大码头镇有商业网点1800个,职工720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6亿元,比上年增长2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7亿元,比上年增长17%。2011年,进出口总额4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5.2%。
金融业
2011年末,大码头镇有2家银行在境内设立支行;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5亿元;人均储蓄15374元;各项贷款余额0.42亿元。[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大码头镇有幼儿园(所)11处;小学4所,在校生2854人,专任教师227人;初中2所,在校生2420人,专任教师203人,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4047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大码头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0个,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藏书5万册。大码头镇有体育场地52处,各级社会指导员50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码头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个,其中卫生院1处,村卫生室25处;病床10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病床2.05张。专业卫生人员12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8人、执业(助理)医师1.1人、注册护土0.4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万人次,住院手术198台次,出院病人1820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45/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大码头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71人,年人均1508元;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9人,年人均3561元;城乡五保供养159人,年人均4200元。[5]
交通运输
大码头镇境内有230省道经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明洪武二年(1369年)常姓与马伯环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立村,当时,村西有一条大河,村东一片湖泊,是停靠船只的码头,又因南侧有"小码头",故名大码头。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大码头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2021年11月10日,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