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禹陵古稱禹穴,是大禹的葬地。它背靠會稽山,前臨禹池,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東南稽山門外會稽山麓,距紹興城區3公里。

大禹是上古時代一位治水英雄,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開國之君,被後人尊為「立國之祖」。明太祖洪武年間,大禹陵即被欽定為全國該祭的36座王陵之一。

1995年,浙江省和紹興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行公祭典禮,恢復祭禹傳統。[1]

1996年,大禹陵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大禹陵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列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6年,大禹祭典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致敬廣大醫務工作者,景區自2020年2月19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景區對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2]

中文名 大禹陵 地理位置 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東南稽山
外文名 Great Yu Mausoleum 開放時間 8:00-17:00
被國務院列為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建築 禹陵、禹祠、禹廟
所在地區 中國華東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目錄

目錄

  • 建設沿革
  • 歷史文化
  • 建築格局
  • 文物遺存
  • 文物價值
  • 文物保護
  • 旅遊信息

建設沿革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一月,秦始皇東巡狩,上會稽,祭大禹,登秦望山,眺南海,感嘆之餘,命宰相李斯撰文刻於石上以歌頌秦始皇贏政,故又名「李斯碑」。碑文字屬秦小篆,是秦統一六國後頒行的文字。 漢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司馬遷上會稽,探禹穴。所謂「禹穴」,也就是埋葬大禹的地方。或言大禹陵寢在今「大禹陵碑亭」下面。

南朝梁武帝大同十一年(545年),建禹廟,歷代屢建屢毀。現存大殿建築系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重建,其他部分大都是清代重建。

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建咸若古亭,由石構建築,為八角重檐石亭,上刻「咸若古亭」四字,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了。又稱奏樂亭、奏樂亭,是古時候祭祀大禹時樂師奏樂的地方。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紹興知府南大吉立大禹陵碑,選址依據是閩人鄭善夫考證禹穴之所在,在廟南可數十步許。在碑上建一亭,是1979年根據明代的原貌而重建。

1956年秋,碑石被大颱風折成兩段,1961年10月重立此碑時,在「禹」字之下,「陵」字之上斷裂處,用鋼筋和沙漿聯接。禹祠歷代沿革,幾經興廢,現存禹祠是1986年在原址上重建。

1995年5月15日,江澤民同志親臨大禹陵視察,高度評價大禹、大禹精神及公祭大禹陵活動,並親筆題寫了「大禹陵」坊額。

2003年,大禹陵擴建,神道內原有五對石像牲增至十二對。依次辟邪、天鹿、龍馬、巨象、獬豸、臥牛、石虎、黃熊、三足鱉、九尾狐、野豬和應龍十二對石像牲。 2007年4月,紹興文物局確定禹陵享殿建築的復建。重建的享殿建築風格布局與禹廟大殿相同,保持明清規制。正殿五間,重檐歇山頂,南北配殿各三間。[3]

歷史文化

大禹精神

禹的忘我的精神,成為中國人民優秀傳統美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至今,在中國許多地方,都留下了關於禹的遺址。河南開封有「禹王台」,傳說他曾在治水時住過這裡,禹縣有「禹王鎖蛟井」,相傳禹曾在此降服興風作浪的蛟龍。浙江紹興有「禹廟」和「大禹陵」,傳說他晚年在此大會諸侯,死在這裡。此外,山西省的河津縣還有「禹門口」、夏縣有「禹王城」等,相傳禹曾在這些地方鑿山治水等等。這些遺址,都說明了人們對這位上古時期治水英雄的懷念和尊敬。

大禹與紹興淵源

大禹與紹興有着十分緊密的關係。第一,大禹重要活動地在紹興。史書上記載,大禹有五件事都發生在紹興。一是禹禪會稽。紹興前人慣稱會稽。會稽之名出自大禹,其首義不是會計,而是會祭。《史記·封禪書》記載,「禹封泰山,禪會稽。」這是會稽山得以成名且列為中華九山之首的重要歷史事件。這是大禹的一項天才的政治發明,其目的在於通過召集諸侯共同祭祀會稽山,從而建立統一的國家政權。這種政治結盟的形式,後世叫做「宗廟會同」,實為春秋戰國時代「諸侯會盟」之先河。二是禹疏了溪。大禹改堵為疏,「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治水成功。「禹疏了溪」。了溪,後稱剡溪,為今天曹娥江的上游。相傳為禹治水畢功後所棄饅頭所變,當地百姓呼作「石饅頭」。三是禹會會稽。大禹在會稽山會諸侯,祭諸神,明君位,

大禹陵

示一體,創建中國第一王朝。四是禹娶會稽。大禹與塗山氏的結合,應是在禹「禪會稽」之時之地。五是禹葬會稽。大禹死後葬在會稽。第二,紹興有眾多的大禹遺蹟。紹興的「大禹陵」,大禹陵景區內許多歷史遺蹟、人文景致,如大禹陵廟、禹祠、窆石以及碑方題刻。此外,紹興還有不少地名與大禹有關,比如夏履橋,相傳大禹治水經過這裡,他的一隻履被洪水沖走,老百姓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在他失履的地方造了一座橋,名曰「夏履橋」,又如,當前紹興市湖塘鎮的刑塘,相傳為大禹斬殺防風氏處。第三,大禹姒姓後裔主要在紹興。大禹陵的守陵村(禹陵村)有200多人姓姒的村民,而全國姒姓後裔不過幾人。[4]

建築格局

大禹陵由禹陵、禹祠、禹廟三部分組成。禹陵在中,禹祠位於禹陵南側,祠外北側有「禹穴」碑。祠內有「禹穴辯」碑,大禹陵碑亭北側,順碑廊而下即為禹廟。陵區坐東朝西,從大禹陵下,進東轅門,自南而北的建築依次為照壁、岣嶁碑亭、欞星門、午門、祭廳、大殿。高低錯落,山環水繞。[5]

文物遺存

主要建築

禹陵

禹陵,即大禹葬地,墓在會稽山下,為大禹陵的核心部分,陵區占地面積40餘畝,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大禹陵以山為陵,坐東向西,卯山酉向,背負會稽山,面對亭山,前臨禹池。池岸建青石牌坊一座,由通道入內,舊有陵殿,現已廢。

禹祠

禹祠為姒氏之宗祠,位於大禹陵南側。坐東朝西,由前殿、後殿、曲廊組成,中有天井分隔。入口為垂花門,後殿置有前後廊。祠內有「禹穴辯」碑,祠內有前殿、後殿、放生池、曲廊和禹井亭等建築,是禹的第六代子孫無餘所建。後來作為供奉、祭祀大禹及其後代的宗祠。幾經興廢,現存的禹祠是1986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內有一尊大禹塑像,兩邊陳列着與大禹治水傳說相關的文物圖片、歷史資料及紹興姒氏宗譜。

禹廟

禹廟位於禹陵北側,為歷代帝王、官府和百姓祭祀大禹的地方。禹王廟坐北朝南,周以丹牆。是一組宮殿式建築群,總體布局沿南北軸線展開,前低後高,左右對稱,主要建築物自南而北,依次為照壁、岣嶁碑亭、欞星門、午門、拜廳、正殿,依山勢逐漸上升,禹王廟之照壁與南牆相連。順山勢逐步升高,殿前鋪設石階。配以窆石亭、宰牲房、菲飲泉等景點。(史籍記載,夏啟和少康都曾建立禹廟,但已難考)。今廟始建於南朝梁武帝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歷代屢建屢毀。現存大殿建築系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重建,其餘部分為清代重建。

附屬建築

享殿

是古代帝王陵墓地面建築的主體部分,明代嘉靖初年,紹興知府南大吉邀請學者對大禹陵的位置進行了考證,立「大禹陵」碑,並在碑後建享殿三間,至清代光緒年間傾圮。2007年11月紹興市文物局對大禹陵享殿復建,重建後的享殿與現存禹廟大殿的建築風格一致,同為清代官式。鋼筋混凝土結構,五開間,重檐歇山頂。正殿設神龕,供奉「華夏聖祖大禹之神位」。神位正前方按「太牢」之禮,陳設了43件祭器。兩側牆面配以大禹「治水」、「立國」的大型彩繪,濃縮體現了大禹一生的豐功偉績。另有配殿兩座,主要陳列歷代的告祭碑文和重建大禹陵享殿碑記。

大禹陵碑

大禹陵碑是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紹興知府南大吉所立,選址依據是閩人鄭善夫考證禹穴之所在,在廟南可數十步許。整塊碑高4.05米,寬1.9米。「大禹陵」三個大字由南大吉題寫。1956年秋,碑石被大颱風折成兩段,1961年10月重立此碑時,在「禹」字之下,「陵」字之上斷裂處,用鋼筋和沙漿聯接。在碑上建一亭,是1979年根據明代的原貌而重建,飛檐翹角,氣宇軒昂,亭南有禹穴辯碑和禹穴碑,系前人考辨夏禹墓穴所在而立。《禹穴辨》一文為清代「浙派」篆刻創始人、「西泠八家」之一的丁敬所作。

龍槓

龍槓,位於入口處的大禹陵牌坊前一橫臥的青銅柱子,名龍槓。龍槓兩側各有一柱,名拴馬樁。凡進入陵區拜謁者,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須在此下馬、下轎,步行入內,以示對大禹的尊崇。龍槓上有「宿禹之域,禮禹之區」的銘文。

咸若古亭

咸若古亭建於宋孝宗隆興二年(公元1164年),「咸若」二字,出自《尚書·皋陶謨》,咸若古亭由石構建築,為八角重檐石亭,上刻「咸若古亭」四字,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了。又稱奏樂亭、奏樂亭,是古時候祭祀大禹時樂師奏樂的地方。

大禹銅像

大禹銅像建在石帆山頂上。大禹銅像高21米,重118噸,建成於2001年,是大禹治水時親躬勞作的形象,手持木耜,腳踏巨舟,氣勢雄偉,屹立在石帆山頂。為了便於人們登山瞻仰,又修築了4級台階步行山道。

碑廊

碑廊位於咸若古亭右前方,最高大的碑叫「會稽刻石」,又稱為「李斯碑」,篆刻於秦代。據記載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一月,秦始皇東巡狩,上會稽,祭大禹,登秦望山,眺南海,感嘆之餘,命宰相李斯撰文刻於石上以歌頌秦始皇贏政,故又名「李斯碑」。碑文字屬秦小篆,是秦統一六國後頒行的文字,字體清秀賀潤,在中國書法史上也是極其重要的地方。原碑已毀。現碑為清乾隆紹興知府李哼特根據早期的拓本命高手摩刻。還有明成化年間所鐫刻的「山會水則碑」、「戴琥水利碑」等,均彌足珍貴。「水利碑」,據說是最早的一塊治水的圖。

禹井

在禹祠的左側有一井,名曰「禹井」,相傳為禹所鑿。有亭名「禹井亭」,其楹聯繫孫其峰先生補書,聯云:「德澤被萬方,軌範昭百代」,意為中華大地的人民都得到了大禹的恩惠,他為民忘私,不屈不撓的種種美好品德是人們的楷模,光照後世。

禹穴

大禹的葬處被稱為「禹穴」。在大禹陵有兩處「禹穴」:一為大禹陵碑後側;一為窆石所在地。「禹穴」從窆石所在地改為大禹陵碑後側是嘉靖三年。廊下壁間嵌有清代毛奇齡《禹穴辯》和昝尉林所書「禹穴」碑。在紹興有「禹穴」2處,一在宛委山,傳為禹得黃帝書處,一即於此,乃禹葬處,即今大禹陵碑。

文物價值

大禹陵廟、禹祠、窆石以及碑方題刻,禹陵的建築藝術、文物價值、考古研究、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歷史價值。[6]

陵區坐東朝西,由禹陵、禹祠、禹王廟三大建築群的歷史遺蹟,不僅具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藝術和旅遊價值,對探尋古代陵墓的秘密,研究古代陵墓的發展演變,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也有着無可替代的作用。[7]

文物保護

1983年,紹興市文管會重修大禹陵碑和亭,斷裂處改用不鏽鋼和環氧樹脂填補。

1996年,大禹陵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大禹陵被中宣部命名為第一批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07年,紹興文物局對禹陵之禹廟午門拜廳修繕。

2008年,紹興文物局對浙江省首批文物保護利用示範預選項目大禹陵進行修繕保護工程。

旅遊信息

門票信息: 通票50元(含大禹陵、百鳥苑和香爐峰)

紹興大禹陵公交站,途徑大禹陵公交站的有2路、68路(原188路)、等2條公交線路。 紹興大禹陵附近有14個公交站,分別是禹陵路口(101米)、越秀外國語學院(西大門)(368米)、越秀外國語學院(392米)、天雲製衣(479米)、車管所(548米)等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