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腿围
圖片來自豆瓣网

大腿围/大腿最大围(girth of thigh,M68/thigh circumference,M68/maximum thigh circumference,M68):大腿内侧肌肉最膨隆处的水平周长或经臀股沟点的大腿水平围长。

大腿围绝非大腿中部围

身高大腿围指数=(大腿围/身高)×100,大腿长围度指数=(大腿围/大腿长)×100;这两项指数女性均大于男性,差异显著。也就是说,同身高女性大腿更粗;女性腿相对粗短,男性相对细长。

同体重女性大腿更粗。这与体脂分布的性别差异有关,雌激素抑制脂肪在上腹部的囤积,增加脂肪在臀部和大腿的囤积。

女性的肌肉更倾向分布于下肢,与男性相比,女性下肢肌肉质量占全身的比例更高。[1]

同身高或同体重女性大腿根部更粗,这与大转子点间宽的两性差异有关。

腰细臀宽大腿粗的梨型身材和沙漏型身材女性,比腰粗臀窄大腿细的矩形身材、苹果型身材、倒三角身材女性更健康长寿。梨型身材、沙漏型身材女性和她们的后代认知能力较高,臀部和大腿储存的脂肪含有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即DHA),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胎儿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2]

目录

测量方法

正确与错误方法

被测者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腿平均负担体重。测量者将皮尺放在后面臀下横纹处,水平测量大腿一周的围度即为大腿围。将测出的左右两大腿围度值相比较,可看出其左右大腿肌肉的发育是否均匀 。

大腿围又称为大腿最大围,绝非大腿中部围,正确和错误测量方法:

最大围的测量点

大腿围的定义有两种,一是经臀股沟点的大腿水平围长,二是大腿内侧肌肉最膨隆处的水平周长。

臀沟高与大腿最大围高的平均差为男性2.8cm、女性0.9cm,并非网上流传的3cm。因此,第二种测量方法的测量点须注意。

《AIST/HQL人体寸法・形状データベース2003》中,殿沟高(Gluteal furrow height)、大腿最大囲高(Height of thigh circumference)数据(单位:mm):

相关概念

(1)身高大腿围指数=(大腿围/身高)×100

大小腿围度指数(leg girth index)=(小腿围/大腿围)×100

大腿长围度指数(thigh length-girth index)=(大腿围/大腿长)×100

(2)下肢根围:以大转子点(tro)为起点,经股腹沟和臀沟至起点的围长。

大腿中部围:在会阴和膝之间的一半处的大腿水平围长。

大腿最小围:膝关节上方,大腿最细处的水平围长。

(3)大腿厚:臀沟下缘处,大腿前、后最突出部位间的纵向水平直线距离。

大腿宽:臀沟下缘处,大腿胫侧和腓侧最突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直线距离。

(4)小腿围/小腿最大围/腿肚围:小腿腿肚最粗处的水平围长。

脂肪分布

(1)按照某些观察者的观点,女性的腿相对来说是细长的。

其实不然,实际上,我们能肯定的是,从青春前期开始,欧美女子大腿的相对尺寸和绝对尺寸就明显大于男子。根据奎特莱特对比利时人的测量,女孩14岁时,大腿的最大周长的绝对值大于男孩,12岁时,相对值大于男孩;美国女孩15岁时,大腿绝对值平均比同龄男孩大2寸。萨金特选择了400名20岁的男子和400名20岁的女子(各方面适中),他发现,女子的大腿周长比男子大1.25寸。

女性大腿和臀部的发达必然是由于大量脂肪沉积的结果,它足以表现女性的特征。因此可以把它称之为(实际上也是)真正的第二性征,也就是说,女子的脂肪主要聚积在大腿和臀部。在青春前期以后,女子大腿和臀部脂肪稍显丰富是正常的,臀部及邻近区发达而上身削瘦的女子并不罕见。

(2)身高大腿围指数=(大腿围/身高)×100,大腿长围度指数=(大腿围/大腿长)×100;这两项指数女性均大于男性,差异显著。也就是说,同身高女性大腿更粗;女性腿相对粗短,男性相对细长。

同体重女性大腿更粗。这与体脂分布的性别差异有关,雌激素抑制脂肪在上腹部的囤积,增加脂肪在臀部和大腿的囤积。

跳高、长跑运动员等大腿围和大腿围指数较小,因此,男人腿细肾虚的说法是不妥的。

(3)腰细臀宽大腿粗的梨型身材和沙漏型身材女性,比腰粗臀窄大腿细的矩形身材、苹果型身材、倒三角身材女性更健康长寿。梨型身材、沙漏型身材女性和她们的后代认知能力较高,臀部和大腿储存的脂肪含有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即DHA),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胎儿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