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衛矛
大花衛矛 |
中文名稱:大花衛矛 拉丁學名:Euonymus grandiflorus Wall.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目科:無患子目、衛矛科 屬族:衛矛屬、衛矛族 |
大花衛矛(拉丁學名:Euonymus grandiflorus Wall.)為衛矛科、衛矛屬的植物。
灌木或喬木,半常綠,高達8米。葉近革質,窄長橢圓形或窄倒卵形,長4-10厘米,寬1-5厘米,先端圓形或急尖,基部常漸窄成楔形,邊緣具細密極淺鋸齒,側脈細密。
產於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向南分布到印度。生長于山地叢林、溪邊、河谷等處。
大花衛矛以樹皮、根皮、果、葉入藥。有破血通經;解毒消腫,殺蟲之功效。
目錄
形態
大花衛矛為衛矛科灌木或喬木,半常綠,高達8米。葉近革質,窄長橢圓形或窄倒卵形,長4-10厘米,寬1-5厘米,先端圓形或急尖,基部常漸窄成楔形,邊緣具細密極淺鋸齒,側脈細密;葉柄長達1厘米。
聚傘花序3-9花,花序梗長3-6厘米;小花梗長約1厘米;小苞片窄線形,長5-8毫米;花黃白色,4數,較大,直徑達1.5厘米;花萼大部合生;萼片極短;花瓣近圓形,中央有嚼蝕狀皺紋;雄蕊着生在花盤四角的圓盤形突起上,花絲長達2毫米,花葯近頂裂;子房四稜錐狀,花柱長1-3毫米,每室有胚珠6-12個。
蒴果近球狀,常具窄翅棱,宿存花萼圓盤狀,直徑達7毫米;種子長圓形,長約5毫米,黑紅色,有光澤,假種皮紅色,盔狀,覆蓋種子的上半部。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分布地域
分布於中國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中部和西部等省區。向南分布到印度。生長于山地叢林、溪邊、河谷等處。野生于山地灌木叢中或河谷、山坡較濕潤處,略耐陰,也能適應光照充足的環境。4月初展葉,5月中下旬開花,9月底果實開始轉紅,10月中旬果皮裂開露出種子,至12脫落,10月中旬葉色開始轉紅,12月中旬全部落葉
繁殖方法
播種:秋天採種後,日曬脫粒,用草木灰搓去假種皮,洗淨陰乾,再混沙層積貯藏。第二年春天條播,行距20厘米,覆土約1厘米,再蓋草保濕。幼苗出土後要適當遮陰。當年苗高約30厘米,第二年分栽後再培育3-4年即可出圃定植。扦插一般在6、7月間選半成熟枝帶踵扦插。移栽要在落葉後、發芽前進行。小苗可裸根移,大苗若帶宿土移則更易成活。
價值
衛矛枝翅奇特,秋葉紅艷耀目,果裂亦紅,甚為美觀,堪稱觀賞佳木。衛矛新葉亦紅,夏季適當摘去老葉,施以肥水,可促使再發新葉,增加觀賞期。為使秋葉及早變紅,夏季應擇半陰處放置,使葉質不致增厚,易於形成優美紅葉。落葉後,枝翅如箭羽,宿存蒴果裂後亦紅,冬態也頗具欣賞價值。
衛矛被廣泛應用於城市園林、道路、公路綠化的綠籬帶、色帶拼圖和造形。衛矛具有抗性強、能淨化空氣,美化環境、香化市民。適應範圍廣,較其他樹種,栽植成本低,見效快,具有廣闊的苗木市場空間。
中文名:大花衛矛[1]
拼音:Dà Huā Wèi Máo
別名:野杜仲、金絲杜仲、四稜子
來源:衛矛科大花衛矛Euonymus grandiflorus Wall.,以樹皮、根皮、果、葉入藥。
生境:分部西南及長江上游各省。
性味:微苦、澀,平。
功能:主治祛風濕,舒筋絡,補腎。治痢疾初起,腹痛,腎虛腰痛,風濕疼痛,瘀血閉經。
用法用量:樹皮0.5~1兩。果實5~6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