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蹼铃蟾

大蹼铃蟾

中文学名: 大蹼铃蟾
拉丁学名:Bombina maxima
别 称:云南火蟾蜍、大蹼蟾蜍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两栖纲
亚 纲:滑体亚纲
目:无尾目
亚   目:始蛙亚目
科:铃蟾科
属:铃蟾属
种: 大蹼铃蟾
命名者及年代:Boulenger,1905
英文名称: Yunnan firebelly toad
英文名称: large-webbed bell toad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大蹼铃蟾[1]学名:Bombina maxima)是铃蟾科、铃蟾属两栖动物。生活在云南高原上的2500-3600 m海拔高度的中山及亚高山环境中,体形较大,体长53-73毫米。吻端圆且高,突出于下颌,吻棱不显。分布在四川和云南,大蹼铃蟾生活于海拔2000-3600米的山区。成蟾常栖于静水塘、沼泽地和小山溪缓流处石块下、井、泉、路旁小沟内。在陆地上受惊扰时,将四肢掌、蹠部向上翻转,显露出橘红色,以示警戒。受到异物刺激时,分泌大量的白色黏液。成蟾以多种昆虫、螺类以及其它小动物为食。大蹼铃蟾能大量捕食危害森林、牧草及农作物的害虫。分布于四川南部、云南中部及西北部、贵州西部。

目录

外形特征

体形较大,雄蟾体长47-51毫米,雌蟾体长44-49毫米。颊部向外侧倾斜,瞳孔心形,无鼓膜,无耳柱骨;犁骨齿两小团,舌近圆形,不能伸出口腔以外;吻端圆且高,突出于下颌,吻棱不显,鼻孔位于吻背侧,略近吻端;犁骨齿两小团。皮肤粗糙,整个背面满布大小瘰粒,眼后有一个大瘰粒似耳后腺,一般肩上方有4个大瘰粒排列成;腹面皮肤光滑。前肢较短,指侧有缘膜,基部有蹼迹;后肢较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前达眼后;雄性趾间满蹼,雌性略逊;内跖突小呈椭圆形,无外跖突。背面一般灰褐色或黑灰色,有少许黑斑或草绿色斑;腹面橘红色或橘黄色与黑色斑相间呈醒目大花斑,腹后和股基部的橘红色斑连成一片。雄性前臂内侧、内掌突及内侧3指有黑色细小婚刺;胸部两团扁平疣上有棕黑刺粒;无声囊,无雄性线。卵径3-3.4毫米,动物极灰褐色,植物极乳黄色。

刚孵出的蝌蚪灰棕色,全长9.8毫米。蝌蚪体笨重,尾较短弱,尾末端钝尖;跗足长5毫米左右时,全长约38毫米。体长17毫米,尾长21毫米;口小,周围有一排唇乳突,唇齿式Ⅰ:1-1/Ⅲ或Ⅱ/Ⅲ,每行唇惭足由两排或三排短密相邻的小齿所构成;出水孔位腹部前方的中线上。蝌蚪背面棕灰色,皮肤上有汲细的短线条,纵横交织成网状;早期蝌蚪口后咽喉部有一对深色斑。新成铃蟾体长约14毫米[2]

生活习性

大蹼铃蟾生活于海拔2000-3600米的山区。成蟾常栖于静水塘、沼泽地和小山溪缓流处石块下、井、泉、路旁小沟内。蝌蚪在静水塘内生活。行动笨拙,不善跳跃,多爬行,在水塘内仅露出鼻孔和眼睛;在陆地上受惊扰时,将四肢掌、蹠部向上翻转,显露出橘红色,以示警戒。受到异物刺激时,分泌大量的白色黏液。成蟾以多种昆虫、螺类以及其它小动物为食[3]

生存环境

大蹼铃蟾生活在云南高原上的2500-3600 m海拔高度的中山及亚高山环境中,尤其与山溪相连的静水坑内[4]

生长繁殖

大蹼铃蟾产卵期在水坑小住往只将头部露于水面。昭觉地区其产卵季节为五月上旬到六月底;卵产于静水坑内,有时附着在水内植物或沉入水底;卵较大,直径3-3.4毫米;动物汲棕灰色,植物汲乳黄色;卵外有胶质膜二层,有时少数卵的外层胶膜彼此相连成片,一般多为分散单个的卵。

分布范围

分布于四川南部(美姑、昭觉、越西、西昌、盐源、会东、木里)、云南中部及西北部(丽江、邓川、宁蒗、宾川、昆明、峨山、绿丰、武定、威信、楚雄)、贵州西部(水城)。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状况

中国特有种。该蟾分布区较宽,其种群数量较多。物种受胁等级:无危(LC)。

保护级别

大蹼铃蟾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

主要价值

大蹼铃蟾生活于中国西南部高山区,常在马铃薯、包谷、养子等作物地内和休间草丛、浸水塘、水坑等处活动,其数量较多,能大量捕食危害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害虫,在防治虫害方面有一定作用。该种分布于磺断山系东侧,对研究铃蟾属动物现今的地理分布有较重要的学术意义;在室内容易饲养,可间喂蚯蚓、黄粉虫、蟋蟀等,既可观赏,也可作为实验动物。

视频

一个可以让伤口无疤愈合的动物,大蹼铃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