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造船廠
大連造船廠 |
公司名稱:大連造船廠 外文名:Dalian shipyard 成立時間:1898年6月10日 總部地點: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經營範圍:設計業、製造業 員工數:15000 人 |
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大船集團)隸屬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前身為「中東鐵路公司輪船修理工場」和「中東鐵路公司造船工場」,始建於1898年6月10日。
2005年12月9日,原大船重工和原新船重工按照「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降本增效,做強做大」的十六字方針進行整合重組,成立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大船集團總資產817億元,員工8000餘人,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建造產品最齊全、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船舶總裝企業之一,也是擁有軍工、造船、海洋工程、修船和重工五大產業的綜合企業集團。
2019年4月12日,入選由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共同承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1]
目錄
基本簡介
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是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控股的國內規模最大、建造產品最齊全、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現代船舶總裝廠之一。目前公司現有一、二工場兩個主廠區和即將投入使用的「三區」及海洋工程基地,占地面積340萬平方米,員工15000人。
發展歷史
清政府耗用139.35萬兩白銀,於1890年建成的旅順船廠,是當時中國北方最大的軍工廠,有大、小船塢各1座,另有石砌泊岸、廠內鐵路支線、起重鐵架、鐵碼頭、倉庫、水電設施等,設9個生產車間,全廠員工近1000人。其大船塢當時號稱東亞第1大塢,自來水管道是中國最早的自來水設施。
1902年末,完成第1期建設工程投入生產的大連船廠,耗資198.7萬盧布。工廠占地面積3.1萬俄畝(約3.4萬公頃),建有3000噸級船塢和棧橋碼頭各1座,廠房、倉庫等建築物28棟,以及水電設施。4個生產車間,有長期員工495人。在修造船廠投入生產的同時,其配套工程中央發電所(現大連造船廠總變電站前身)也已投產。中央發電所是當時大連地區唯一的發電所,3台機組總裝機容量為750千瓦/時,除主要向船廠供電外,還向官廳、港區和街燈照明供電。
1908年,川崎造船所從「滿鐵」租借大連船廠後,立即着手對其進行擴建和改建。首先改建和新建了一部分水工設施,擴大了修船和造船能力。1913年3月,將3000噸級船塢擴建為5000噸級,新建小型系泊碼頭和「引揚船塢」(旱塢)各1座,生產車間增加到10個,並逐步配備了造船、造機、機關車和車輛製造所需要的設備。1922年,工廠占地面積3.06萬坪,有電動設備500.35馬力,汽動設備39馬力,工作船4艘。修船能力主要是換裝部分機械設備和零件,船體小修和船底塗換,以及製造修理小型陸用和船舶機械設備。在這期間,已能夠運用鉚接工藝建造小型鋼質船。
1923年4月,「滿鐵」經營大連船廠和旅順船廠後,旅順船廠新建了1座3000噸級造船台。為適應擴建大連港的需要,「滿鐵」在大連船廠修建了1座「沉箱船塢」,1926年竣工,專門用於製作築港的水泥沉箱。如將內部稍加整理,即可充作6000噸級修船塢使用。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制定了《戰時造船計劃方策案》,加快大連船舶工業生產能力的發展,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曾對大連船廠進行3次擴建。第1次擴建於1938年4月開始,「滿鐵」將大連船廠的資本金由200萬日元增加到450萬日元,主要工程項目是將「沉轉船塢」擴建為8000噸級修船塢,新建1座4000噸級造船台,將棧橋碼頭接長150米,使其總長達到326米,系泊能力達到8000排水噸。1939年末,8000噸級船塢和4000噸級船台竣工並投入使用。擴建工程於1941年完成。這次擴建使大連船廠的生產能力提高了70%。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政府給大連船廠下達了在1943年以前要建成2艘7500噸運輸船的任務。此時大連船廠已簽訂建造6艘3000噸級貨船合同,僅有1座造船台和相應的生產能力,根本無法完成新增加的任務。日本政府企劃院決定將大連船廠原有4000噸級造船台充當7500噸(載重6000噸)船台使用,新建1座3000噸級造船台,同時增加所需要的各種機器設備。並將資本金增加到1360萬日元(包括後來追加的830萬元)。第2次擴建工程1942年4月開始,計劃1943年末完工。
隨着日軍大量船舶被損,日本政府修改了《戰時計劃造船方策案》。「滿鐵」以年度建造9艘2D型戰時標準船為綱領,於1943年8月提出對大連船廠進行第3次擴建方案,主要項目有:造船工場建立5條流水作業線;改建3000噸級船台;新建1座2000噸級船台;造機工場建成年產鍋爐14台,主機12台的規模;電氣工場和車輛製作所也進行相應的擴建。全部工程定於1945年9月完成。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已完成了計劃的大部分。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大連船廠的規模是:占地4.43萬坪,全廠設5個部,12個課,5個事務所,12個工場下設50多個職場或系,員工5000餘人;有4000噸級以下造船台3座,5000和8000噸級船塢各1座,另有1座「引揚船塢」和棧橋碼頭;廠房和其它大小建築物共142棟;機械起重、運輸、鍛冶等各種機電設備680餘台。總資本金為4155萬日元。年造船能力2萬噸,修船10餘萬噸,製造車輛近1000輛。年生產總值約為2000萬日元。
1945年8月,蘇軍接管了大連船廠和旅順船廠。此時工廠已停產,工人流散。在同年10月大連船廠恢復生產時,只有2090餘人回廠。廠房和設備破損嚴重,船塢積水,缺少燃料和工具,更困難的是缺少技術人才。在日本統治時期,工廠所有的技術、管理崗位基本由日本人占據,中國人職位最高的只有在解放前夕提升的幾個職長和部分生產組長。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首先恢復了修船生產。1947年沿用日本時期採用的鉚接工藝,開始建造100噸駁船。為了解決技術和管理人員的不足,船廠決定自力更生,於1948年4月創辦大連船渠青年技術學校,共舉辦4期,培養數百名生產技術骨幹;後來隨着全國形勢好轉,又選派部分優秀工人和幹部外出培訓和到蘇聯學習;到南方招聘技術人員和接收大學畢業生。1952年初,大連造船廠建廠委員會並歸大連船廠。建廠委員會的廠址、設備,特別是一大批技術人員的併入,加強了大連船廠的技術力量,為工廠的技術進步和生產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連船廠隨着技術力量的加強(蘇聯專家逐漸增多,外聘和自己培養的人才增加)和生產發展的需要,1948年開始學習和運用蘇聯新的工藝技術,當年即採用「平行流水分段建造法」和電焊技術造船,以後又逐漸掌握了半自動和自動焊接技術。到50年代中期,已建造各種駁船、小型拖船和小型軍用船舶。修船也很快超過了戰前水平,承修的船舶噸位越來越大,等級和複雜程度也越來越高,能力已達到高於大修水平的恢復性修理,可以對接斷為兩截的萬噸自由輪,對蒸汽主機和內燃主機可進行各種級別的修理。
黨中央和國家領導機關十分關心和重視大連造船工業的發展,早在1950年2月由國家重工部審定的大連造船廠建廠委員會編制的建廠方案,即是一個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規劃。中蘇造船公司成立前夕,國家重工業部即擬定了中蘇造船公司的5年發展規劃,要求擴大廠區生產作業面積,逐漸發展成為造船為主,積極籌建船舶內燃主機的生產廠,並決心在蘇方不同意時,我方將單獨建設。其他工作也都作了詳盡安排。這個發展規劃方案於1951年11月經中央財經委員會副主任李富春同意並得到周恩來總理批准。根據這個規劃,1954年中蘇兩國達成協議,並具體制定了中蘇造船公司5年建設改造計劃。
1955年1月,我國獨立經營大連造船廠後,要求迅速改變以修船為主的局面,早日建成中國北方造船工業基地。當年12月,國務院以(55)國發亥字137號文批准將大連造船公司擴建為建造遠洋船舶船廠的方案,並列入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為了解決對船舶、船舶配套產品和非船舶產品的檢測問題,提高產品質量,經一機部船舶局批准,大連造船廠在列入重點項目之前,於1955年建立了中央試驗室,滿足工廠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零部件的質量理化檢驗,以及重點工程、非生產工藝、改進革新、大型精密設備、產品質量分析、測試鑑定、驗收、考核工作。 1957年,國家建委以5708024號文件,最後確定了工廠1955—1960年擴建改造方案。這是我國獨營大連造船廠後第1次技術改造方案。其設計綱領是:年造船能力5萬噸,修船20萬噸,生產鑄鋼錨鏈1500—2000噸,初步投資概算為7092萬元。1960年末第1次技術改造工程基本完成,經過填海造地擴大了廠區面積,主要建設項目有:255米×27米的萬噸級船台2座,75噸高架吊車3台,662米舾裝碼頭、船體聯合廠房和機械、電工、輪機、工具等車間廠房,以及氧氣站、乙炔站、66千伏變電站等15項重大工程,實際耗資4405萬元。經過第1次技術改造大連船舶工業具備了建造萬噸級船舶的能力,並開始批量建造中、大型船舶實現了以修船為主向以造船為主的轉變,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造船工業基地。
1962年,建成交工由蘇聯轉讓製造的「567」型萬噸級遠洋貨輪「躍進」號,標誌着大連船舶工業工藝技術的實現重大突破。該船採用「三島式」建造工藝,創造了58天船台周期的先進紀錄。交工前經國家驗收委員會檢驗證明:船體結構裝配準確,外形光順美觀,焊接質量優良,主要尺度精確,主機、軸系安裝全部符合規範要求。
技術裝備
大連船舶工業的技術與裝備具備了批量建造中、大型船舶的能力,即着力於新科技產品的開發。1957年大連造船廠建造的4500噸油輪所需要大功率柴油主機,國外訂購設備遲遲不能到貨,國家對外貿易部多次與有關西方國家商談,希望能夠買到製造主機的專利權。因這些國家均以奇貨可居,要價昂貴,且附加許多苛刻的條件而被我方拒絕。大功率船用低速柴油機是一項技術先進的設備,只有少數資本主義國家能夠製造。當時我國製造的船用柴油機最大的為600馬力,靠蘇聯製造的柴油機也沒有超過2400馬力。大連造船廠依靠自己長期修理各種柴油機積累的技術經驗,決定由自己開發研製。幹部、技術人員和工人相結合,僅用85天時間,我國第1台6ESD60/106型3000馬力船用低速柴油機製造出來,並一次起動試驗成功,從而結束了大連船舶工業只能造船殼,不能造機的歷史。60年代中期,大連造船廠製造的,經過改進的6ESD60/106型柴油機,裝備了由工廠自行研製的半自動程序遙控裝置,進一步提高了該型機的使用效能。
60年代初,大連造船廠的技術力量和技術裝備達到新的高度。因此,主動承擔了建造我國首次試製由蘇聯轉讓製造的「6631」彈道導彈潛艇任務。該艇工藝要求高,技術難度大。對該艦艇體採用的高強度低合金鋼材的加工處理、焊接,導彈發射筒製作,導彈發射裝置及綜合導航、通訊、指揮系統的新設備等,都是第1次接觸,轉讓協議規定,蘇聯政府派專家協助建造。但在該艇開工僅3個月,蘇聯政府突然單方面撕毀協議,撤走全部專家。大連造船廠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重新組織科技人員審圖、熟悉全部技術資料,列出144項技術關鍵,分別組織攻關。建立了導彈指揮儀、控制儀;綜合導航;雷達和聲納;無線電通訊設備等4個試驗室,對設備進行保養和調試。在耐壓殼體建造時,用《小殼圈分離裝配法》代替蘇聯轉讓的《肋骨定位器法》,並成功地解決了艇體焊接中發生的夾渣、焊縫裂紋和殼體變形等問題。《小殼圈分離裝配法》經過改進補充,成為定型工藝,在全國各潛艇製造廠推廣應用。採用分段加工,立式對接工藝,用自製的水準儀檢測調整傾斜度,使高達15米,直徑2米多的導彈發射筒製作加工達到設計要求。採用浮筒全封閉的下水工藝,保證該艇安全下水。1966年8月30日,海軍代表在驗收議定書上寫道:「多種機械裝置系統、電器設備、武器、觀通導航、指揮儀器和艇體在交艇試驗時所得到的數據和材料,認為該艇的戰術技術性能符合設計要求。」「6631」潛艇建造成功,使我國海軍第1次有了能夠發射潛地導彈的艦艇,為以後研製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提供了可靠的技術、工藝經驗,培養了一批建造潛艇的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
1960年5月,根據海軍修造部提出的初步設計,大連造船廠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技術設計和施工設計的0111型高速護衛艇首制艇開工建造。該艇建成後,1962年11月,海軍在青島召開全國護衛艇評比選型會上,經過對多種護衛艇現場觀摩、戰術技術性能實際考察比較,確認該艇戰術技術性能較全面,能適應南、北海區氣候條件,可以定型批量生產,並正式命為「62型」護衛艇。1963年7月,國務院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該艇設計生產定型。
企業實力
大船集團先後取得了挪威船級社(DNV)頒發的ISO9001、OHSAS18001和ISO14001質量、健康安全和環境認證證書;GJB9001A軍品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國防科工委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書和總裝備部頒發的裝備承制單位資格證書。
大船集團是國內最早建造10萬噸級以上船舶和出口船舶的企業,是國內唯一擁有從千噸級、1萬噸級、3-10萬噸級直至三十萬噸級各級船舶專用建造設施的船廠,可以滿足從駁船、拖船、漁船、軍船到貨船、集裝箱船、化學品船、滾裝船等各類別船舶,以及FPSO、自升式鑽井平台、半潛式鑽井平台等各類海洋工程裝備的全系列建造需求。先後為國內外用戶設計建造各種船舶3000餘艘,從五十年代中國第一艘萬噸輪、六十年代第一艘兩萬噸油船、七十年代第一艘導彈驅逐艦、八十年代第一艘出口船,九十年代第一艘VLCC,直到21世紀第一座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大船集團在創造中國造船60多個「第一」產品並帶來無數榮耀的同時,也給快速發展的世界造船業帶來驚喜,被譽為「中國造船業的旗艦」,是國內首家躋身世界造船十強的企業。2009年,大船集團榮膺世界最佳船廠獎。
集團發展
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將在黨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站在新起點,創造新水平,謀劃新發展,廣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起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實現企業又好又快和諧發展。
發展思路
概括起來為:一個核心、兩個區域、三個配套基地、四個結合、五大產業。即以做強做大造船產業為核心;以香爐礁沿岸老造船區域和長興島臨港工業區新規劃區域為主廠區;完善旅順艙口蓋和分段建造、大連灣管子和舾裝件生產、營口鮁魚圈分段建造三個配套基地;通過軍民結合、造修結合、船舶和重工結合、船舶和海洋工程結合,形成軍工、造船、修船、海洋工程、重工五大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發展目標
到2010年,造船能力達到600萬噸,產量達到500萬噸,經濟總量超過200億元; 到2015年,造船能力達到800萬噸,產量達到700萬噸,經濟總量達到300億元; 到2020年,造船能力達到1000萬噸,產量達到900萬噸,經濟總量達到400億元。
視頻
遼寧艦今日進入大連造船廠船塢,兩艘中國航母首次並列
參考資料
- ↑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發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1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