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经典彩色动画长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1年—1964年制作,万籁鸣、唐澄联合执导。

《大闹天宫》
经典彩色动画长片

目录

基本信息

名称: 大闹天宫
英文名: The Monkey King、Havoc in Heaven
集数: 上、下集 类型: 彩色动画片
导演: 万籁鸣,唐澄 原著: 吴承恩《西游记》
首播时间: 1961年(上集)、1964年(下集) 首播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
制片: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出品: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荣获奖项:

1962年获捷克斯洛伐克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
1963年获中国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
1978年获第二十二届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
1982年获厄瓜多尔第五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
1983年获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剧情简介

  在花果山带领群猴操练武艺的猴王因无称心的武器,便去东海龙宫借宝。龙王许诺,如果猴王能拿动龙宫的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给他。但当猴王拔走宝物之后,龙王又反悔,并去天宫告状。

  玉帝采纳了太白金星的主张,诱骗猴王上天,封他为弼马温,将他软禁起来。猴王知道受骗后,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与天宫分庭抗礼。玉帝发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结果被猴王打得大败而归。玉帝又接受金星的献策,假意封猴王为“齐天大圣”,命他在天宫掌管蟠桃园。

  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唯独没有请他。猴王火冒三丈,大闹瑶池,打得杯盘狼藉,他独自开怀痛饮,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收罗了所有酒菜瓜果,回花果山与众猴摆开了神仙酒会。玉帝暴怒,倾天宫之兵将,捉拿猴王。交战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老君将他送进炼丹炉,结果不但没有烧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无比。于是猴王奋起反击,把天宫打得落花流水,吓得玉帝狼狈逃跑。与《西游记》中的描写不同,大闹天宫之后的孙悟空回到花果山,跟孩儿们过起了幸福的生活,这点修改更加体现了对孙悟空反抗精神的肯定。

图片

更多图片请点击:大闹天宫图册

视频

1964.大闹天宫(修复版)

角色介绍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主角。生于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是女娲补天所用五彩石中掉落的仙石,因吸收天地之气孕育而生。神通广大、武艺超群,成功闯入水帘洞,被花果山诸猴拜为“美猴王”。拥有腾云驾雾、七十二变等神功。好名,勇敢好斗,桀骜不驯,爱开玩笑,活泼乐观,重视承诺。

东海龙王

  东海龙王敖广为龙王之首。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与诸天龙王等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

玉皇大帝

  天宫的帝王。妙相庄严,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统御万灵,而无量度人,为天界至尊之神。

太白金星

  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经常奉玉皇大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被称为西方巡使,和孙悟空关系较好。

托塔李天王

  托塔李天王李靖,哪吒之父。护法天神和赐福天神,管领罗刹、夜叉,掌擎舍利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浮屠”就是指舍利塔。

哪吒

  托塔李天王的第三子,拥有三头六臂。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臂挽混天绫,法力高强。孙悟空第一次凡反下天宫时,哪吒作为先锋官与其交战,但被打败。

制作团队

配音表:
角色 配音
齐天大圣/太上老君 邱岳峰
玉皇大帝(上集) 富润生
太白金星 尚华
东海龙王(上集);玉皇大帝/土地公公(下集) 毕克
巨灵神/马天君/持国天王/二郎神/托塔天王李靖 于鼎
大仙女 李梓
小仙女 刘广宁
职员表:
监制 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
原著 吴承恩
导演 万籁鸣、唐澄(副)
编剧 李克弱、万籁鸣
摄影 段孝萱、王世荣
剪辑 许珍珠
动画设计 严定宪、浦稼祥、林文肖、陆青、段浚、葛桂云(上集)、张世明 (下集)、阎善春(下集)
造型设计 张光宇
背景设计 张正宇
配乐作曲 吴应炬
演奏 上影乐团、上海京剧院乐团、新华京剧团乐队
指挥 陈传熙、张鑫海、王玉璞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国)
发行公司

1.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国)
2.Les Films de ma Vie(法国)
3.Sun Video Corporation (SVC)(美国) (1983) (USA) (VHS) (Beta)

上映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备注
1961年 中国 上集公映
1964年7月25日 中国 全本首映
1978年 中国 全本公映
1981年 葡萄牙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1985年2月15日 葡萄牙
2004年 中国 纪念版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万氏兄弟挂帅。上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制作了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篇《铁扇公主》,在亚洲非常有影响。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的导演、日本动画和漫画的鼻祖手冢治虫,就是在看了这部动画后放弃学医,决定从事动画创作的。他后来到中国访问,专门画了阿童木和孙悟空相聚的漫画。

创作过程

  影片《大闹天宫》为上下两集的美术动画电影。分别完成于1961年和1964年,根据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前七回改编。参加创作的原画、动画人员共有二三十人,被分为五个组,每组由一个原画、助理和几个动画人员组成。原画创作主要的关键动作,把主要情节按导演的要求画出来,动作从初始到结束的中间的过程要画3到7张,由动画人员协助完成。由于当时没有电脑制作,全凭手中的一支画笔。一般说,10分钟的动画要画7000到1万张原动画。50分钟的《大闹天宫》上集和70分钟的下集,仅绘制的时间就投入了近两年。

成功原因

  美影厂厂长金国平分析了《大闹天宫》成功的几点原因:首先,这个神话题材本身适合动画创作,便于动画表现;其次,孙悟空不管是在原著中还是在动画中,人物形象和个性都塑造得非常好,在动画表现上,造型设计很有光彩,使孙悟空在片子里站住了;第三是制作精美,摄制人员对一招一式都精益求精;第四是创作氛围非常好,美影厂为万籁鸣先生配备了一套很好的班子,厂里的精兵强将都投入到这部片子的创作中。

形象塑造

孙悟空造型的诞生

  孙悟空造型是时任原动画创作组组长的严定宪在张光宇造型设计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桃心脸的造型正是由他设计。为美猴王创作原画的是严定宪。

  据严定宪回忆,张光宇先生画了几个孙悟空造型,都相当不错,但导演万籁鸣还是觉得不太满意,因为张笔下的孙悟空装饰性比较强,不太适合动画来表现。因此导演要求时任原动画创作组组长的严定宪在张光宇造型设计的基础上再重新设计一个孙悟空,这样经过反反复复多次修改,直到导演满意为止,才有了这个熟悉的齐天大圣形象。

  《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穿着鹅黄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大红的裤子,足下一双黑靴,脖子上还围着一条翠绿的围巾,导演万籁鸣用八个字称赞他“神采奕奕,勇猛矫健”。

幕后花絮

  • 当时没有电脑制作,所有的动画全凭手绘,50分钟的上集和70分钟的下集原画数量超过7万张,仅绘制就用了近两年的时间。
  • 美猴王形象的设计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张光宇担任,桃心脸的造型正是由他设计。为美猴王创作原画的是严定宪。经过十几次修改,美猴王这一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形象诞生了。
  • 在形象创作时,摄制组与配音演员经常交流,玉皇大帝就是按照配音演员富润生的形象设计的。
  • 由于当时的有关规定,影片的字幕中没有上配音演员的名字。
  • 1964年,下集拍摄完成后由于文艺政策的变化,影片的全本没能公映。直到1978年,全本的《大闹天宫》才终于得以公映,并延伸至海外。
  • 2009年,网络上出现了基于40周年版的影迷修复版,其画质更佳,并重新插入了40周年版里缺失的20多分钟内容,恢复了2.0立体声,还尽量消除了杂音。这个影迷修复版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版本。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对电影作品的保护期是50年,到2014年《大闹天宫》的版权就变成公共领域。
  • 据不完全统计,从1964年孙悟空《大闹天宫》被搬上动画荧幕起,除了在国内普遍地多次放映外,这部动画片曾向44个国家和地区输出、发行和放映(许多国家的电视台放映过该片,包括英国的BBC)。[5]

所获奖项

时间 所获奖项 备注
1962年 获捷克斯洛伐克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 《大闹天宫》上集
1963年 获中国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 《大闹天宫》上集
1978年 获第二十二届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大闹天宫》上下集
1980年 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 《大闹天宫》上下集
1982年 获厄瓜多尔第五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 《大闹天宫》上下集
1983年 获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大闹天宫》上下集

艺术成就

  《大闹天宫》美术动画电影,上下集分别完成于1961年和1964年,根据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前七回改编,将孙悟空这一中国式的神话英雄,生动地再现于银幕。影片全面发挥了多年来形成的精巧细腻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以幽默而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造型,生动的情节,几年内创下了上亿票房,同时也震惊了国际动画界,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此后的54年里,没有一部国产动画片能够达到《大闹天宫》的艺术高度和影响力。该片作为中国动画片的经典影响了几代人,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丰碑。

  《大闹天宫》上集于1962年获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大闹天宫》上下集于1978年荣获第22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80年获第2次全国少年儿童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1982年获厄瓜多尔第五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1983年获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