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下個朋友(呂振)
作品欣賞
天上掉下個朋友
這得追溯到十年前,那時李浩在《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上班,他選了我的一個小說,後來這個小說獲得雜誌的年度獎,我去領獎,吃飯的時候他們介紹說這是李浩,我們客氣了幾句,就算認識了。頒獎會的第二天,在「全國中篇小說論壇」會上,李浩發言,他講了小說的現代性問題,讓我對他刮目相看。當時正是「底層文學」的提法很火的時候,李浩沒有說「底層文學」,而是說中國小說的現代性問題,給我的感覺是:這人不俗,有理論水平。後來他獲魯獎,我找他的小說來讀,果然是另外一個路子。這個人,他是怎麼想的?把小說寫得離地三尺。很多年以後,在一次討論會上,關於新一代寫作者怎麼「突圍」的話題,我說,在同質化問題愈來愈突出的今天,寫作者千人一面,要想「突圍」,除非一代作家的寫作出現重大分野。這個時候我想起李浩的寫作,他是不一樣的,他是有自己的主張的。在寫作的道路上,「志同道合」不是什麼好事,在寫作的道路上,我們需要更多的「分道揚鑣」,需要更多的「反目成仇」。新一代作家的「分道揚鑣」是不是從李浩開始我不敢這樣說,但是我在他身上看到這種可能,他算一個,廣東的黃驚濤算一個,他們都「黑質而白章」。
那一年,我們見了兩次面,除了這次頒獎會,11月的青創會我們又見面了。廣西、河北的代表分在同一個組,我又可以聽李浩發言了,這次他講了什麼我不記得了,但是他跟一個詩人的對話很有意思。那個詩人抱怨詩歌讀者太少,李浩則告訴他,你肯定沒看過我的小說,但是你的詩歌我都讀了。這讓人覺得李浩善解人意,很好交往。兩次見面,我和李浩沒來得及加深印象,就匆匆告別,然後相忘於江湖。
這次會議之後,知道李浩的消息,都是從朋友們的口中,不斷有他出席文壇各種活動的消息傳來,我的感覺是李浩太忙了。
真正跟李浩深度接觸,是我去魯迅文學院高研班學習之後。有一天,我的同學,河北出版傳媒集團的武小森說李浩要到魯院來玩,約中午一起吃飯。說老實話吧,在此之前,在我的印象里,李浩兄或許只是上天派來跟你討論文學的朋友,這樣的朋友不可多得,這樣的朋友也不能多見,五年見一次就夠了,甚至十年見一次才更合適。在廣西,朋友們是不喜歡談論文學的(有朋友來到廣西後,曾跟人抱怨沒人跟他「討論文學」,這裡的人們,只知道喝酒打牌)。文學究竟怎麼談才合適?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我曾身陷幾個「迷局」,大家都比賽從嘴裡蹦外國作家的名字,要不就是電影片名,大家都在比賽閱讀量和觀影量。這我也能理解,我們這一代作家,是吃「狼奶」長大的,外國作家的作品對我們寫作的影響太大了,這種交流自然是越多越好才對。但可能是個性使然吧,我不大喜歡這種「報小說篇名比賽」,這多無趣呀,朋友好不容易見一面,喝個酒唄。接到小森同學的邀請,我自然很高興。在魯院旁邊的「綠蔭閣」,我又見到李浩了。這一次,我對李浩的印象大為改變,他不僅是上天派來跟你談論文學的朋友,還是上天派來跟你喝酒吃肉的朋友。我們班因為是「編輯班」,而編輯班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八○後」多,另一個是美女多。那天的飯局,因為李浩著名作家的身份,想約他小說的女同學滿滿地坐了一桌,他春風得意,我也跟著沾光。在海政工作的李瀟瀟同學從家裡帶來茅台,我和李浩一人半斤。說老實話,認識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跟他豪飲。我們一杯接一杯,一瓶白酒很快就喝沒了。唯有喝酒,才見人的真性情。我喜歡才氣橫溢的李浩,也喜歡能大碗喝酒的李浩。我覺得喝酒時的李浩比談文學時的李浩可愛多了。酒後,大家回魯院休息,李浩在房間裡寫字,我請他給我寫一幅,他說寫什麼字?我說你給我寫一幅「人間煙火」吧。
作者簡介
呂振,品詩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