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天天开“小灶”(张强)

天天开“小灶”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天天开“小灶”》中国当代作家张强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天天开“小灶”

过去农村里做饭都是用“大锅头”烧柴禾,叫“大灶”,大灶专门用来蒸干粮、做糊饾。人多的家庭为了炒菜方便就在“大锅头”旁边再垒个“小锅头”,相对于“大灶”来说这就是“小灶”,也是烧柴火。小灶是为了炒菜。有时是给年岁大的老人或是体弱的孩子或生病的人做炒个鸡蛋、煮碗面条、烧碗面糊汤等好吃的饭,由于做得少使用大灶不方便或嫌大灶费柴火等,就用小灶。所以,小灶就有了特定的意义,就是做好吃的。

半年糠菜半年粮的年代流传着,大小生点病,不是姜汤是面叶,也就是说生了病才可以开小灶。但是,能够享受开小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本家五大爷是个非常有心眼的人,年青时那年在外地出夫,他看到别人患感冒吃上了小灶,他也想吃小灶。所以他一上山就很干活,干活出了汗就脱了衣服,他想感冒了也好吃小灶。不但吃的好一点,还能吃顿饱饭。但是那天他使劲的冻,也没冻着。他就又假装肚子疼,疼的在地上打滚。队长为了干活,踹他一脚说:“你什么肚子疼?我踹你这脚就好了,快干活去,干活热乎热乎就好了!”他只好捂着肚子,硬着头皮上了工地,也没吃上小灶。那时候在山上开石头造梯田,带着自家的芋头萝卜,一根肠子挽着半根,能吃上顿包饭就是最好的梦想了。五大爷连着耍了两个心眼都没实现吃小灶。但是他的心还是不死,一心想着如何吃上小灶。这一天他上了山没干多少活,肚子就饿得咕咕叫起来。他又想起开小灶的事来,干活心不在焉,精神一恍惚,一锤子砸在大拇手指上,立时鲜血直流,这回疼的他哎吆黄天的在地上打起滚来。队长过来看见他真是受了伤,就让他下山了。他回到住处,仍然不住的喊疼,中午了也不去食堂里去吃饭。食堂里只好给他开小灶,为他擀了一碗面条。那个年代五大爷流了血才吃上小灶。

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条件见好了。农村里的大灶小灶都扒掉了,大锅小锅也卖了废铁。农村里用上了灌装煤气,城市里通过煤气管道把煤气送到各家各户。吃的饭也由过去的芋头萝卜、瓜茄葫芦、糠菜窝窝等换成了鸡鱼肉肘、新鲜蔬菜、白面馒头、烧饼油条等。一句话就是开小灶做好吃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坐上炒瓢或小锅,把煤气开关一拧,蓝蓝的火苗就把香甜可口的饭菜给你烧熟了。吃的不用愁了,也不再用大灶小灶烧柴火了。所以说,现在的人天天开“小灶”![1]

作者简介

张强,平阴县安城镇退休教师,中共党员,曾在省市县级报刊发表散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