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艦事件
天安號沉沒事件是指2010年3月26日晚間,載着大韓民國海軍[1] 104人的天安號護衛艦,在黃海海域白翎島和大青島之間巡邏時,突然沉入海底的事件,沉船導致46名艦上官兵死亡。爆炸原因至今未有結論。儘管2010年5月20日,當時由韓國組織,未包含朝鮮的多國專家組成的軍民跨國調查小組(civilian-military joint investigation group's/JIG)報告指稱,推測巡防艦遭朝鮮潛艇發射魚雷擊沉(當時未發現潛艇,事後發現一具魚雷殘骸)。韓國媒體《朝鮮日報》後來稱朝鮮的一些文件暗示了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之子金正恩製造了天安艦事件。
目錄
搜救過程
截至3月27日零時30分,艦上船員已有58人獲救,46人失蹤。
4月24日,韓國軍方打撈人員將沉沒的「天安號」警戒艦艦首殘骸成功打撈出水,同時找到一具遇難者遺體。4月29日,韓國政府在平澤市海軍基地為46名遇難官兵舉行官方葬禮,總統李明博親自出席悼念儀式,當時仍然有6名艦上官兵失蹤。
調查結果的爭議
新華社報導「天安」號艦長崔元日(音譯)在獲救者行列而且並未受傷。他獲救不久即加入搜救隊伍。韓國把駐守附近島嶼的陸軍士兵目擊到爆炸濺起100米高的海水,列為證據。
而據多家媒體4月22日報道,韓國軍方基於與美國聯合收集的情報,已認定是朝鮮鮭魚級微型潛艇發射的魚雷攻擊,造成了韓國「天安號」軍艦沉沒。
4月25日,中國網易引用韓聯社報導韓國軍方官員說,根據天安號艦艏裂口形狀分析,外部衝擊導致天安號沉沒。
4月25日,韓國軍民聯合調查團發表的初步調查結果認為「水下非接觸性爆炸」導致「天安號」沉沒的可能性很大。
5月20日,大韓民國發表美國、澳洲、英國、瑞典專家組成的跨國調查小組部告,調查指朝鮮潛艇發射魚雷擊沉韓國戰艦,事故地點撈出的魚雷殘骸與朝鮮製魚雷吻合,並指戰艦沉沒「沒有其他可能的解釋」。
中國環球網則報導身為該調查組成員之一的申尚哲(音譯)在給美國國務卿希拉蕊的信中表示,「通過明顯的證據與常理的推斷,天安艦肯定不是魚雷炸沉的」。因此被大韓民國海軍以損害名譽罪起訴。
新華社莫斯科5月20日俄文電刊載「俄國專家」的文章聲稱不可能是魚雷可能是彈藥庫爆炸。。
8月時代周刊得到了一份聯合調查組的報告全文,經報道該報告「列舉了十一種可能,但除了朝鮮魚雷外都被發現的證據否定了」,因此「朝鮮魚雷擊沉的可能性很高」。
據The Hindu和The Hankyoreh的報道,俄國調查組得出的結論是「沉沒是由於船體外的爆炸」、「天安艦之前在淺水區行進,可能撞上了水雷」、「也不能排除是朝鮮魚雷的可能」、「確定是朝方魚雷的證據還不充分」、「發現的魚雷部件已經在海底長上了生物,泡了6個月了」。對此,韓方立刻給予了反駁,特別是就螺旋槳的損壞強調了是由於爆炸後停轉的應力造成而不是擦上了海底。而在5月20日韓方稱螺旋槳變形是接觸海底所致,9月13日的報告中強調了是由於爆炸後停轉的應力造成,並提供了模擬,而模擬採用了極端的預設條件,為達到足以變形的應力假設當時螺旋槳正在高速旋轉,艦船正在全速行駛,而當時實際以6.7節航速慢速航行。韓方對生長在魚雷部件上的貝殼沒有發表任何說明。
2010年9月13日,韓國國防部公開發報的正式調查結果稱,表示魚雷當時沒有直接命中船體,而是在幾米外的距離爆炸,形成的汽泡及衝擊波把船殼損壞,導致沉沒。與5月20日的報告不同之處在於,將螺旋槳變形由接觸海底改為受停轉應力所致;因值班人員的報告和聲納記錄以及附近「束草」號的各項報告中,沒有發現朝鮮潛艇甚至任何國潛艇的證據,未指是朝鮮潛艇所為。
朝方此間要求派員參與軍民跨國調查小組調查,被韓方拒絕。
朝韓反應
KOR
5月4日,大韓民國總統李明博在一次全國電視講話中表示,「可以確定的事實是,天安號沉沒不是出於簡單的事故原因。」韓國政府則表示,如果天安號沉沒確實朝鮮所為,韓國將把此事訴諸聯合國安理會解決。5月20日,發表調查報告後,李明博表示韓國將對朝鮮採取嚴厲措施,並尋求國際合作、以使朝鮮承認其應負責任。韓國在朝鮮投資方面,韓國企業尚未準備撤離或和政府協商向國內轉移生產設備,韓國政府叮嚀開城工業園區入駐企業的員工要保護好自己。5月21日,韓國國防部及其他人士表示從過去的仰光爆炸案、大韓航空858號班機空難、青瓦台襲擊事件、江陵潛艇滲透事件、暗殺黃長燁、綁架申相玉、崔銀姬事件得出可能是偵查總局所為,而不是朝鮮軍方所為。
5月24日,韓國總統李明博通過「對國民談話」說,「『天安』號警戒艦遭朝鮮突襲而沉沒,朝鮮將為此付出代價。為了追究朝鮮的責任,從這一刻起,朝鮮船隻不得再根據《南北海運協議》進入韓國海域航行,韓朝間貿易、交流與合作也將中斷。韓國的領海、領空和領土如遭朝鮮的武力侵犯,將立即進行自衛。同時也將與國際社會進行合作,韓國將與有關國家緊密協商之後把這一事件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而將進一步強化韓美聯合防禦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