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甘泉寺
天水市甘泉寺位於天水市北道區南約十五公里的甘泉鎮。原名「太平寺」,因寺內有一眼醇香的泉水,也叫「甘泉寺」。據《秦州直隸州新志》載:「馬跑泉東南二十里為甘泉寺鎮,有甘泉寺,泉在寺中廈下,一名春曉泉」。又記:「佛殿中有泉湧出」,「東流入永川,甘水極盛,旱不竭,冬不凍,土人引以灌田,作寺覆其上,號甘泉寺。」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詩人杜甫流寓秦州,曾游其寺,賦《太平寺泉眼》詩篇,贊曰:「山頭到山下,鑿井不盡土。取供十方僧,香美勝牛乳。」[1]
中文名稱: 甘泉寺、太平寺
外文名稱: Oasis Temple、Peace Temple
地理位置: 甘肅天水市北道區甘泉鎮
氣候類型: 乾燥涼爽
占地面積: 6.3畝
著名景點: 太平寺泉眼、雙玉蘭堂、柏槐抱椿
目錄
歷史概況
八角形條石砌築的甘泉仍保存完好,泉水清沏。春曉泉前,古柏兩棵,蒼勁挺拔,其中一柏又寄生一棵槐樹,槐樹中又寄生一棵椿樹。邑人前甘肅省長鄧寶珊先生生前曾贊三棵套生樹為:「柏槐孕椿」。
甘泉寺內原有正殿三間,東西禪房各五間,四大天王殿三間。泉上建有八角亭。還有戲樓、鐘樓及唐代所鑄鐵鐘一口。今寺院已圮,鐵鐘移至龜形山二郎廟(今軼)。甘泉寺還有兩株玉蘭樹,高約二十五米,圍約二米,這兩株高大的玉蘭樹,在西北高原上確是罕見,在全國也比較少有。每年春天蓓蕾綻放,花開滿枝,婷婷玉立,潔如仙露,清如水月,真是「滿園繽紛飛玉麟」。每逢歷農四八日浴佛節前後,遠近遊人紛紛而至,飽覽蘭花瓊枝,流連忘返。一九五四年鄧寶珊先生曾題「萬丈光芒傳老杜,雙柯磊落得芳蘭。」的詩句,後又請國畫大師九十五歲的齊白石老人書寫「雙玉蘭堂」四字。一九五九年國慶節,鄧寶珊和吳鴻賓同志托麥積山文物保管所將白石老人所書做成白底蘭字的匾額懸掛於寺內殿宇門上,故「雙玉蘭堂」由此得名。
不知是先有泉後有寺,還是寺因泉而建,千百年來,這座小小的寺廟和甘泉卻總是因歷史的變遷和文人騷客們的過往而被寄予了特殊的意義。杜甫當年流寓天水,寫「太平寺泉眼」詩一首,杜詩因寺泉而作,寺泉因詩而名。而種於寺內的兩株玉蘭樹和太平寺遺址是天水藉著名學者馮國瑞在上世紀四十年代考察麥積山石窟時發現的,解放後得到時任甘肅省長鄧寶珊的熱情關懷和支持,1955年,鄧寶珊請書畫大師齊白石題寫了「雙玉蘭堂」榜書。
其實要說到寺內甚至整個古鎮的景致及特色,雙玉蘭樹不可不提。之所以它能夠被人所重視,實是因為難得。這兩株玉蘭樹不僅是國內玉蘭樹中年齡最長的,在世界上恐怕都難覓同蹤。究其原因也只能歸功於這口甘泉的滋潤吧,據說它旱不竭,冬不凍,以泉水清冽甘美聞名古今。當地居民以此泉為生,女飲之膚色白皙,男飲之體格健壯,玉蘭樹之所以能存活到現在且不見凋零,自是稟性靈異。不僅鎮上男女老少及牲畜家禽同飲此水,當地婦女也會在艷陽高照的午後,傍着汨汨的泉水漿洗衣物。
甘泉鎮的主街道橫貫東西,十分宏大,大約有兩里餘地。街道的源頭及尾端分別豎着兩面高大的古式牌樓,正反面皆有文字,以說明古鎮的歷史及緣由。走在街道上,三分之一的店面還保留着古時的部分建築。所有的新建店鋪,掛的也都是清一色的仿古鑲邊招牌,十分齊整,韻味非常。
地理位置
天水,以秀水名泉而聞名。在天水,許多的地下溫泉和飲用甘泉如北流泉、龍泉、玉泉、官泉、馬跑泉等都為當地人所稱道。出了麥積區中心,在通往麥積山的路上就有這麼一口不同尋常的泉水,人稱之為「甘泉」
甘泉所在地為麥積區甘泉鎮,其以地處南街的甘泉寺而得名。寺又名太平寺,據《秦州志》記載:「甘泉寺,東南七十里,佛殿中有泉湧出……東流入永川,其水極盛,旱不竭,冬不凍,土人引以灌田,作寺覆其上,號『甘泉寺』」。縣誌記載曰:「甘泉寺,泉出寺中廈下,一名春曉泉」。
其他相關
伏羲文化伏羲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伏羲文化是史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頭。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和伏羲文化的發祥地,江澤民總書記1992年8月13日視察天水時親筆題詞「羲皇故里」。市內現有一座元代始建、明代重修的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奠伏羲的伏羲廟。在距市區17公里的三陽川,有伏羲氏創畫八卦的卦台山,山上廟內有伏羲塑像和元代時期的八卦盤。伏羲文化博大精深,吸引着國內外無數學者、專家不懈的探索、研究,也吸引了大批海內外客人前來旅遊觀光,尋根祭祖。為了加強開發研究,我市成立了伏羲文化研討會,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已經申報成立了全國性社團--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