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

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天津体育学院是一所以教育学为主,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协调发展的、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公立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成立于1958年8月,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学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2013年7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天津体育学院

外文名:TianJinUniversity of Sport

院校代码:10071

创办时间:1958年8月

类别:公立大学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校训:学贵立德 动必有道

简称:天津体院

主要院系:足球学院、中国排球学院、武术学院、新闻与外语学院、管理学院、体育教育学院

校址: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东海路16号

学校类型:体育类

属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历史沿革

1958年8月,天津体育学院成立,由时任河北省副省长、天津市市委书记、市长李耕涛兼任第一任院长。

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6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学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同年开始与北京体育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

2010年,学校成为“立项建设的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成为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院校。

2013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6年,学校高职专业全部停招。

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体育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体育学学科前5%,获得并列第4名的佳绩。

2017年11月,学校整体搬迁至静海团泊新城西区的新校区。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月,学校设置有15个教学单位,有17个本科专业。

体育教育学院:体育教育

教育与心理学院:教育技术学、特殊教育、应用心理学

运动训练科学学院:运动训练

社会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武术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艺术学院:舞蹈学(中国舞、体育舞蹈、艺术体育方向)

竞技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

健康与运动科学学院: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康复治疗学

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

新闻与外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体育新闻方向、网络新媒体方向)、英语

其他院系部: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足球学院、中国排球学院

师资力量 师资概况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56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52人,具有副高级职称9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6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75人。入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13个,天津市“十二五”教学创新团队3个。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6人,其他各类省部级人才称号获得者14人。学校有在岗博士研究生导师4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6人。

杰出人才

国际级教学名师:姚家新

天津市级教学名师:李树怡、姚家新、刘洵、刘善云、谭思洁、孙敬、孙延林

教学团队

国家级教学团队: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团队:姚家新--2010年

天津市级教学创新团队:运动心理学教学团队:姚家新--2013年;运动生理学教学团队:张勇--2013年;体育教育训练学教学团队:王健--2013年

天津市级教学团队:体育教育与训练理论课程教学团队:李宗浩--2007年;运动生理学教学团队:张勇--2009年;运动心理学课程教学团队:姚家新--2010年;运动康复治疗学教学团队:黄力平--2013年;武术教学团队:梅杭强--2014年;体育管理学课程教学团队:肖林鹏--2015年;体质测评与运动干预教学团队:谭思洁--2016年;太极拳教学团队:杨祥全--2017年;网球教学团队:刘世军--2017年;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团队:王慧琳--2018年

校级优秀教学团队:田径教学团队:刘洪俊--2014年;乒乓球教学团队:李振彪;体育管理学教学团队:肖林鹏;武术教学团队:梅杭强;体育舞蹈学教学团队:王健;体育概论教学团队;叶加宝;体质健康与运动干预教学团队:谭思洁--2016年;太极拳课程教学团队:杨祥全;教育技术学教学团队:齐芳;网球教学团队;刘世军;学校体育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王慧琳--2017年;游泳教学团队;新闻教学团队:李鹏;体能教学团队:李赞--2018年

学科建设

学校是“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运动人体科学被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生专业,2003年开始与北京体育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院校。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根据2014年10月学校官网介绍,学校有11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分别是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舞蹈学、课程与教学论、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应用心理(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有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和天津市 “重中之重”学科。

学科建设

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 体育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 体育学

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 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1个) 运动人体科学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5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1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精品课程,8门天津市精品课程。有4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质量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舞蹈学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国家精品课程(4门):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排球、网球

天津市精品课程(8门):田径、武术、体育概论、体育教育、武术普修等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3个):体育运动心理实验教学中心 等

●教学成果

建校初期,学校主要承担为包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等省份地区在内的华北地区培养体育师资的任务。当时,学校汇集了一批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竞技运动水平,有42人18项97次打破全国最高记录。学校的摔跤、女子跳水、游泳、男子篮球、棒球等运动项目成绩已位居国内前列。在第一届全运会上,夺得古典式、自由式、中国式三项摔跤冠军。

学校与天津棒球队合作夺得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棒球冠军。2002年到2004年的三年中,中国式摔跤项目代表国家和天津市夺得29项国际和全国比赛冠军。在2004年“中国跤王争霸赛”上命名的中国式摔跤史上第一代8名“跤王”中,有2名天津体院学生,2005年又有4名学生荣获“跤王”称号。学校特殊教育专业19名学生入选雅典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田径、游泳、乒乓球、举重和柔道等项目的比赛中,为中国代表团夺得9枚金牌、2枚银牌、5枚铜牌,打破4项世界纪录。

2009年5月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学校学生在23个省市代表队中,取得了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7个单项比赛中的5个第一,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一等奖;同年,学校《以构建运动心理学实践教学平台为途径增强体育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成果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还有9项成果分别获天津市和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2013年,学校4项成果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学校51个项目获准“天津市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9月,学校有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竞技运动心理与生理调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体育教学研究中心,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天津市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国家体育总局“竞技运动心理与生理调控重点实验室”(1个):运动心理实验室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1个):体育文化研究中心

教育部体育教学研究中心(1个):体育研究中心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运动生理与运动医学实验室

天津市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9月,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局级科研项目260项。其中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5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项,天津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31项,天津市普通高校教改项目13项,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天津市技术平台专项、天津市应用基础重点和一般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科基金及奥运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哲学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课题84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28项,出版著作、编著、教材工具书等150部,发表学术论文1700余篇。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有40余篇论文被SCI、SSCI、EI和ISTP收录。[14]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9月,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藏文献量(含电子文献)达192万余册,其中,中外文纸质图书32.24册,中外文期刊(含电子文献)3万余种。拥有16个文献检索系统,电子图书150万册,宽带光缆接入天津市数字图书馆,可检索图书资源61万册。

●学术期刊

学校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1年9月试刊,试刊名为《体育教学与科研》,1986年正式创刊《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该刊是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天津市一级期刊、天津市优秀期刊,曾获教育部“优秀学报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等。截至2013年9月,该刊已被加拿大国际体育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中外12家检索机构收录。

学院领导

党委书记:张立顺

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欣

副院长:宋爱军、张卫国

市纪委监委驻天津体育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张洺涛

文化传统

校训

●旧校训:自树树人、自强不息

释义:

自树树人,寓意学校希望同学们能自己监督自己,不断努力,奋斗成才。

自强不息,寓意学校希望同学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自强自立,要做一个有骨气、正直的人。

●新校训:学贵立德 动必有道

校徽

释义:学校校徽主体为圆形,体现了天津体育学院“团结奋进,共谋发展”的精神风貌;徽章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校徽中间部分运用代表天津体育学院的标志性建筑,孕育、承载和弘扬着特定的校园文化。校徽上半环均匀分布校名“天津体育学院”六个大字;下半环环绕大写字母“TIANJIN UNIVERSITY OFSPORT”,预示着天津体育学院中西融合、兼收并蓄的博大胸襟和世界情怀。内环底部嵌入“1958”,标明了学校建校时间,预示着学校丰厚的人文精神和丰富的历史积淀。校徽整体沉稳,庄严,象征着力量、坚韧和超越一切的壮志。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