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天王殿,又稱彌勒殿,是佛教寺院內的第一重殿,殿內正中供奉着彌勒塑像,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韋馱天尊塑像,因此得名。

天王殿最初多見於淨土宗寺院,中國禪宗本不供彌勒,但兩宋之後中國佛教出現禪淨雙修的局面,所以天王殿開始出現在大部分中國寺院裡。

目錄

殿堂介紹

天王殿一般面向北,殿內正中供奉着彌勒塑像,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韋馱天塑像。

韋馱天

韋馱天尊是佛教護法天神,二十四諸天之一。傳說唐道宣律師曾與天人會談,說及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韋將軍,常周行東南西三洲(北洲無出家人),護助諸出家人。宋代以後,便在寺中塑了韋天尊像,又和佛經中所說韋馱天尊相混,一般稱為韋馱菩薩。

彌勒佛

彌勒菩薩名「阿逸多」,釋迦牟尼弟子,南天竺人,後來由人間生在兜率天內院中教化菩薩。也有把布袋和尚稱為彌勒菩薩的,源自浙江奉化在五代時有一僧人常攜布袋,教化群眾,頗受群眾信仰,臨終時說了一首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千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因此,人們認為布袋和尚就是彌勒菩薩的化身。

四大天王

東方天王名「提多羅咤」(「提多羅咤」意為持國——即能護持國土,是帝釋天的主樂神),手持琵琶,護東方「弗提婆」(東勝神)洲人民[1]

南方天王名「毗琉璃」(意為增長,能使他人善根增長),手中持劍,護南閻浮提(南贍部)洲人民。

西方天王名「毗留博*」(意為廣目,能以淨眼觀察護持人民),手中纏繞一龍,護西瞿耶尼(西牛賀)洲人民。

北方天王名「毗沙門」(意為多聞,有大福德,護持人民財富),右手持傘,護北郁單越(北俱蘆)洲人民。世俗稱為「四大金剛」。其實,並無此說法。金剛,天王不可混淆。

區分四大金剛:

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廣大潑法金剛;

峨眉山淸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

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

崑崙山金雫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

視頻

白雲寺天王殿與韋陀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