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山龙泉寺
太山龙泉寺
|
|
|
太山龙泉寺,是2013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时期建筑,位于太原市晋源区风峪沟太山。原名昊天观,始建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初为道教,金元时期被毁,明初重建,改为佛寺。寺因山势而造,分上、下两院。上院为明代重建的观音阁。下院大雄宝殿为双层楼阁式建筑,下层奉观音菩萨,上层奉释迦牟尼佛。院东立无字唐碑,寺西有墓塔六座。
目录
地理位置
太山龙泉寺位于太原西南风峪沟内,北距蒙山约3公里,南距晋祠约7公里。从太原市区南内环街往西过汾河桥后,拐弯向西南,沿S039省道(晋祠路),经金胜镇,到乱石滩村丁字路口, 拐弯向西,沿太古路(太原-古交)入山,离山口1公里左右,即到龙泉寺停车场。
历史记载
据旧方志所载,龙泉寺原为道教昊天祠,始建于710年(唐景云元年),毁于金元战火,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重建时改为佛寺,并将附近的观音、童子等5寺并入。据说当时天旱无雨,地方官员和众百姓齐至太山拜佛祈雨,发现了汨汨而流的泉水,以为是虔诚求雨有应,龙王赐泉,于是给寺院冠以“龙泉”之雅名,并在泉水之上修建了龙王庙。自此,太山因有龙泉水而名声大振,远近朝山拜佛之人络绎不绝,龙泉寺里晨钟暮鼓,香火旺盛。
特点
太山龙泉寺坐北朝南,殿阁楼台依山势而建,高低参差,层层铺开。山门之外是一大片平地,窑洞式的乐楼台基至今尚存。山门为悬山顶,额曰“山林古刹”,门檐之下的椽柱头上还保留着道家“八卦”痕迹。左右两翼钟、鼓楼为砖木结构,钟楼上的铁钟系1745年(清乾隆十年)补铸,至今完好无损。进入山门便是前院,迎面二层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二间;底层砖砌窑洞,供奉观世音菩萨;上层砖木结构殿堂,原奉佛祖释迦牟尼,殿顶的天棚上悬塑彩绘着二龙戏珠,二龙昂首欲飞,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院中遍植牡丹、芍药、月季等花卉,4隅有4株唐代古槐,逢春夏花开时节,满院清香沁人心脾。前院东北隅古树一旁,有一通高5米、宽1米的大石碑,为711年(唐景云二年)所立,字迹泯灭,已不能辨识,但碑额上雕镌螭首仍存,尚能看出唐代风格。
龙泉寺后院的平台开阔宽敞,周砌十字花墙低栏,中间并列着3座八角攒尖顶建筑,分别是观音、文殊、普贤3殿,为1538年(明嘉靖十七年)所建。正中观音阁为八角形状,黄色雕花琉璃脊,五彩斗拱,出檐深邃,建筑结构奇巧玲珑;阁中正面靠墙塑释迦牟尼三身佛,阁两侧有四大天王护法神像,其余空处则为立体感极强的人物、殿宇、山水、花草等悬塑;阁中央六角莲花台上端坐着观世音菩萨,两旁十八罗汉面对菩萨,作朝拜状。墙壁上悬塑着各路神仙会聚海波之上,其构思独具匠心。观音阁两侧为文殊、普贤二殿,分别有文殊骑青狮、普贤乘白象泥塑。
太山龙泉寺观音阁之北山坡上有一“莲花宝洞”,俗称“皇姑洞”、“崔姑姑洞”,相传唐代某丞相之女不愿入宫为妃,削青丝入空门住在此洞;另一说是有崔姓女子,随父亲做官居住在晋阳,因婚姻不幸看破红尘,出家为尼居住在太山莲花洞中。莲花洞之北更高处有一巨石,状若卧虎,巨石中间有天然小洞,传为寺院高僧静坐养心之处。龙泉寺东数十步有龙泉洞,洞上建有龙王庙,清洌甘甜的泉水自洞中流出,此即传说中人们发现的泉眼,每逢天旱,人们便在此处祈祷龙王普降甘霖。
旅游资源
太山龙泉寺地处偏僻,日军入侵和解放战争时期均无太大损坏。20世纪8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对龙泉寺进行维修,定其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近年,太原市成立了太山文物管理所,投巨资将原上山羊肠小路铺砌为层层石阶,更是锦上添花。游人行走在半山石阶上,如烟如云的浓雾时聚时散,虚无缥缈,山峦绿树飘浮在半空,鸟鸣鹊叫,分外清脆悦耳。登上太山远眺,只见南连龙山、北接蒙山,苍茫浩瀚,云天相连,大有飘飘欲仙之感;近观树高林密,龙泉寺幽雅安静,自有一股新清的自然美神韵。每当霜秋时节,满山红叶,流连忘返。
太山龙泉寺,位于晋阳古城遗址以西3公里处的风峪沟北山腰,始建于唐朝,属于晋阳古城宗教祭祀区。由于山上缺水,又是文保单位,消防蓄水池的完善刻不容缓。2008年5月7日,工人们正在龙泉寺大殿向东的一块空地修建消防蓄水池时,一些石条、石门等出现在工人们的面前。太山文物保管所的工作人员立刻意识到,这些石条、石门可能是历史遗迹,于是立刻打电话通知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得到消息后,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马上派专业人员上山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这处建筑基址位于龙泉寺大殿向东约100米的山前坡地之上。发掘清理表明,这处建筑遗存是一座佛塔的基址,塔基上部已经完全损毁了,只残留下长方形的塔基。塔基中部下方有一座地宫,由过道,石门和地宫组成,石门两侧各有一尊威武的浮雕力士像。
打开地宫后,除了精美的壁画,考古人员还在地宫内发现一座石函,石函表面刻有大量文字、花纹。这令考古工作者们非常兴奋,因为石函上的铭文很有可能提供有效信息,帮助他们搞清楚文物的年代等重要问题。当他们慢慢清理石函表面、细细认读铭文时,“安息大都护”、“田杨名”几个字一下子映入眼帘。此人在《旧唐书》、《新唐书》上都有记载,是武后朝的安西都护,政绩卓著。原来,石函上的铭文记录的是供养人的姓名,这些善男信女中就有安息大都护田杨名的妻子。 经专家考证,石函是盛唐时期文物,此塔基当建于唐武周至睿宗时期,约公元700年前后,出土石函等遗物的建筑当为塔基地宫。
唐代的寺院布局,多为佛塔后为大殿。而太山龙泉寺的唐代塔基遗址后面,考古工作者们清理出的大殿里,却立着一块清代的石碑。
沿塔基旁的石阶向上,考古工作者们发现一间大殿,墙角处仍可看到一些保存下来的墙皮,地面铺的地砖保存完好。奇怪的是,大殿内靠墙倚着一座石碑,上有铭文,清晰的记录着光绪二十年当地受水患之灾。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室主任冯钢说:“清光绪年间的石碑出土时就在屋内,这种情况很少见,我们也觉得很奇怪,还需要各方面的专家来研究。但是,同一地点上出现不同年代的多个文化层,是很正常的。”
2008年6月11日下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李裕群研究员一到太原,就上太山龙泉寺实地考察了建筑基址。
地宫为沙石筑砌而成,平面呈六角形。这六角形的地宫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说:“六边形的地宫,流行于宋代,唐代非常罕见,这是我们研究地宫制的一处重要资料。”
石函出土后,考古工作者们小心翼翼地打开石函。当时在第一现场的人描述,只见大块的木片散落在石函中,一件精巧的金棺躺倒在石函的一侧,历经近千年,仍光泽如新。据专家考证,木片应为石函内损坏的木椁,木椁内是鎏金铜棺。
专家们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物,于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迅速把石函整体转移到室内,保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鎏金铜棺造型精美,是目前经过科学发掘较早的塔基地宫遗存,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文化和科研价值。
2008年06月12日上午,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考古、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齐聚太原。本以为打开鎏金铜棺后,会看到佛舍利,可结果却令在场的专家都大吃一惊! 当铜棺被打开后,一个精致的银棺出现在大家面前。银棺上系着丝绸,颜色仍然鲜亮,表面毫无锈迹,还和金棺雕刻着一模一样的神秘瑞兽等花纹。
据专家介绍,银棺上丝带的系法也有着特殊的宗教含义。
当解开丝带,打开银棺后,在场的每一个人又一次感到震撼,棺内金光闪闪,一个手掌就可托起的小巧金棺出现在银棺内!金棺表面雕刻着与铜棺、银棺一样的文饰。
至此,专家出于保护文物方面的原因,决定暂不打开金棺。
2008年06月12日下午,晋阳古城宗教区太山龙泉寺唐代塔基发掘保护专家研讨会上,几乎每位专家都提到法门寺地宫和庆山寺地宫,这是目前发现的两处规格最高的类似文物。
法门寺佛骨被七层小棺椁层层套装。这些小棺椁用材奢华,有金制的、银制的、水晶的、白玉的,做工精美绝伦,每一个细部都无可挑剔。
在佛界自古就有“东庆山,西法门”之说。庆山寺遗址在西安临潼区新丰镇,是武则天时期建立的著名皇家寺院。地宫之上按照供奉舍利的修建舍利宝塔。经考古专家清理、考察,从墓穴中发现了包括佛祖真身舍利在内的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宝帐。佛祖真身舍利出土的时候,被层层保护,先是保存在舍利瓶中,舍利瓶被安放在金棺中,金棺再放入银椁,银椁再放置在舍利宝帐中。
据专家介绍,根据唐代佛教文化推测,太山龙泉寺出土的金棺内,至少还应有一个宝瓶,可能装有佛舍利。 [1]
参考文献
- ↑ 魅力太原(建筑篇)| 太山龙泉寺 ,搜狗, 2016-05-26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