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河水库
太河水库是淄河上游的大型水库,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原名金鸡山水库,因纪念1939年4月的“太河惨案”而易名为太河水库。水库建于1960—1972年,控制流域面积780平方千米,总库容1.6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13亿立方米。
中文名太河水库外文名TaiheReservoir
目录
水库概况
水库建于1960—1972年,控制流域面积780平方千米,总库容1.6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13亿立方米。水库大坝位于金鸡山西麓,北起金鸡山,南傍马鞍山,东依青龙山,西临豹眼山。南北长约10余千米,东西宽约3千米,上游控制流域面积约780平方千米,总库容为1.66亿立方米,系全国大型水库之一。整个库区山峦迤俪,风景宜人,水质洁净,不仅是一项大型水利设施,而且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 太河水库1972年9月竣工,占地9366亩,移民8690口人,是全市容水量最大的水库,也是目前全市唯一一块未被污染的水源,被淄博市政府确定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同时还是迄今为止一项全市最大的人力工程。[1]
水库效益
太河水库灌区工程于1976年4月开始发挥效益。灌区范围主要分布在淄河左岸和孝妇河右岸之间,涉及淄川、张店、临淄3个区的23个乡镇,总面积6.28万公顷,灌区范围南北长约36千米,东西宽约27千米,耕地面积2.49万公顷。累计灌溉放水8.9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到32万公顷,增产粮食36万吨,直接经济效益3.5亿元,供应了70万人口的生活、生产用水;向淄博市主要地下水源地——大武水源地补源放水8.82亿立方米;向临淄太公湖等生态供水0.9亿立方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979年以后,先后完成了枢纽工程建设、灌区开发建设、除险加固保安全剩余工程,在防洪、灌溉、解决城乡生活用水和发电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自上世纪90年代末。 太河水库开始向淄川区的罗村、寨里、洪山、双沟等乡镇及张店的沣水镇供水,解决了几十万人生活用水和近百家企业、单位用水困难。太河水库的修建给下游的乡村也带来了福利。上游也因为保护淄河水质得到了有效保护。在太河水库上流的峨庄段,山景、水景更是一绝,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前来“扎根”。
水库旅游
站在太河水库的大坝上,突然发现闸口有一团黑色的东西在游动。它们一会儿聚集在一起,一会儿又分成两股向不同方向游动,在荡漾的碧水中那么悠游自在。说到这个场景,南下册村的王启来也来了精神,“水库的水质一直保护得相当好,里面有十几种鱼类,比如红翅鱼、白鱼、嘎牙鱼等,还有虾和螃蟹。” 对于太河水源地的保护,一靠近水库就有了明显的感受,“饮用水源,禁止游泳”、“用心呵护,水源重地”等红色的标语在绿荫掩映的白墙上格外明显。水库周边近2米高的铁丝网,禁止外人进入。在库区的制高点,新安装的摄像头时刻监控着库区的一举一动。 其实,从太河水库修建至今,库区的管理工作就一直没有松懈过。据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刘业涛介绍,为保护水源地,水库配有冲锋舟一艘,巡逻摩托车两辆,执法人员30余人。每天冲锋舟从水中巡逻,摩托车沿两岸配合巡逻,查处捕捞、钓鱼和倾倒垃圾等行为。他给记者讲了个“兵马俑”的故事。冬天,寒冷时节,冲锋舟巡逻时,水面溅起的水花很快就会在舟上结冰,巡逻人员戴着手套抓着船沿,常常被冻住,手套都拿不下来。水溅到棉衣上,迎风立即冻住,巡逻人员下船回到值班室,棉衣一脱,冻住的棉衣直接“站定”,活脱脱一个“兵马俑”。 “保护生命之源是太河水库生存之根本”,太河水库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水库管理局年均路面巡查1.6万千米,水面巡查200余次,水利与环保、公安、国土等部门和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建立了水源保护联动机制,依法对违法建筑、非法捕捞等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经环保部门权威检测,目前太河水库水质已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