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
歷史沿革
太魯閣國家公園座落於花蓮縣、臺中及南投三縣,是台灣第四座成立的國家公園,前身為日治時期成立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1937-1945)。其範圍以立霧溪峽谷、東西橫貫公路沿線及其外圍山區為主,包括合歡群峰、奇萊連峰、南湖中央尖山連峰、清水斷崖、立霧溪流域及三棧溪流域等,全部面積共計九萬二千公頃。
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地勢高聳,大致由西部的脊樑山脈向東傾斜,其間山巒起伏,二千公尺以上的山區面積約佔全境之半,其中有將近六分之一的面積為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峰所據。這些高山氣勢雄偉,當中躋身「臺灣百岳」者即達二十七座之多。
境內河川以脊樑山脈為主要的分水嶺向東西奔流。東側是立霧溪流域,面積約佔整個國家公園的三分之二,主流貫穿公園中部,支流則由西方及北方來會;脊樑山脈西側狹長的區域是大甲溪上游的南湖溪、耳無溪、畢綠溪等等。太魯閣國家公園涵蓋了劇烈造山運動隆起形成的變質岩區,區內岩層走向大致成東北往西南向,園內高山突兀,峽谷深邃,奇景美不勝收,極具特色之處。 [1]
地理環境
太魯閣國家公園以雄偉壯麗、幾近垂直的大理岩峽谷景觀聞名。沿著立霧溪的峽谷風景線而行,觸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斷崖、峽谷、連綿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岩層和溪流等風光。
四百萬年前,菲律賓海洋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而成臺灣,慢慢隆起的中央山脈表層岩層受到風化侵蝕作用而剝離,大理岩因而露出地表。這些大理岩受到立霧溪長期侵蝕下切作用與地殼不斷隆起上升,形成幾乎垂直的峽谷。公園內巨峰林立,從清水到南湖大山頂,落差達3,742公尺,造就了層次複雜的植物林相,並提供野生動物棲息活動的空間。
景觀特色
瀑布是太魯閣國家公園重要的景觀,從太魯閣口到文山間,瀑布相當多,最著名的要屬白楊瀑布、銀帶瀑布、長春瀑布、綠水瀑布等,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流瀑。
燕子口和九曲洞,是太魯閣峽谷最讓人心動的自然奇觀,也是峽谷最窄的兩段,臨溪側闢有人行步道供遊客漫步欣賞。燕子口對岸大理石峭壁上可見到許多小洞穴,每當春夏之際,常有小雨燕和洋燕在峭壁間穿梭鳴唱,或在洞穴內築巢,故而得名燕子口。而九曲洞「如腸之迴、如河之曲」的隧洞景觀,遊客可沿迴轉曲折的半明半暗路線欣賞峽谷風光。
此外,太魯閣牌樓是一中國味十足的小型牌樓,為留影紀念的熱門景點;長春祠則為紀念開築中橫時所殉職人員,靜立蒼翠山谷中,飛瀑流泉穿瀉而下,構成色調諧和的風景畫。開路英雄永伴青山綠水,英靈堪慰。
天祥是太魯閣峽谷的中心,是住宿、餐飲、各項服務的中心,原名太比多,為了紀念文天祥而改名為天祥。
天祥的風景點有祥德寺、天峰塔、吊橋、文天祥紀念公園、梅園、天祥禮拜堂等。每年冬季,梅園內梅花盛開,梅林從公路、停車場、紀念公園一直延續至祥德寺,連成白色一片花海,是十分受歡迎的臺灣景觀之一。[2]
山林開放政策
為達成政府山林開放五大主軸有關開放山林簡化管理、資訊透明簡化管理、設施服務便民取向等三大面向,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已經積極配合內政部營建署進行單一入園申請系統整併簡化檢討與山屋整體改善作業,精簡該處入園申請案件審核作業時間及增建及改善山屋設施,以符山友的期待與需求。
太管處指出,108年九月一日起,該處已經開放錐麓古道供外籍人士申請,自入園前三十五天至前四個月在「臺灣國家公園入園入山線上申請服務網(英文版)」介面提出申請,並比照天池山莊房間及露營數最大容量,以提高奇萊南峰線的人數承載量,為平日八十八人、假日兩百二十六人。[3]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配合山林開放政策,預計4年內增修建轄管11座山屋,其中包括重啟中央尖溪山屋及新建7座避難山屋等,提供山友、救難人員使用。[4]
視頻
【【台灣超級攻略】台灣花蓮太魯閣奇景、清水斷崖、七星潭壯麗美景】
【國際行動解說員--太魯閣國家公園 (中日字幕)】
【[ 花蓮景點 ] 太魯閣國家公園,白楊步道、白楊瀑布、水濂洞 完整記錄 Hual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