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鲁阁胡颓子
基本内容
形态特征
攀缘或直立灌木;幼枝银褐色。叶近革质,椭圆形,长2-5cm,宽1-2.5cm,先端锐尖至钝;叶柄3-5mm长。花白色,单生于长枝上且2-5朵成总状于短枝上。果阔椭圆形至近球形,长8-10mm。胡颓子(拉丁文名:Elaeagnus pungens Thunb.)别名:蒲颓子、半含春、卢都子、雀儿酥、甜棒子、牛奶子根、石滚子、四枣、半春子、柿模、三月枣、羊奶子,胡颓子科、胡颓子属常绿直立灌木,高3-4米,具刺,刺顶生或腋生,长20-40毫米,有时较短,深褐色;幼枝微扁棱形,密被锈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黑色,具光泽。叶革质,椭圆形或阔椭圆形,稀矩圆形,长5-10厘米,宽1.8-5厘米,两端钝形或基部圆形,边缘微反卷或皱波状,上面幼时具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成熟后脱落,具光泽,干燥后褐绿色或褐色,下面密被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果核内面具白色丝状棉毛;花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果熟时味甜可食。根、叶、果实均供药用,还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胡颓子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萜类、生物碱、黄酮等;药理活性主要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脂质氧化、抗炎镇痛、免疫等。
生长环境
特有种,太鲁阁峡谷300-900m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