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伯格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9年9月9日) |
阿爾班·馬利亞·約翰尼斯·貝爾格(德語:Alban Maria Johannes Berg,1885年2月9日-1935年12月24日),奧地利作曲家,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也逝於該地,是與勛伯格、韋伯恩齊名的第二維也納樂派代表人物。
貝爾格的音樂集馬勒的後期浪漫主義和勛伯格的無調性手法和後來的十二音序之大成。雖然他一再強調自己是舊有傳統的捍衛者,但是無可置疑地他是20世紀音樂的革新者。貝爾格因為蟲咬導致的感染,於1935年的聖誕夜去世。
目錄
生平
貝爾格出身於維也納一個有教養的家庭。早年即顯示作曲天才。1904年開始,貝爾格跟隨荀白克學習,在此之前他幾乎沒有受過正規音樂培訓。貝爾格把這位作曲前輩(實際上只比他大11歲)看作是朋友、父親和音樂完人。學習四年後,他寫了作品第一號,單樂章的《鋼琴奏鳴曲》。雖然作品的黯淡色調和浪漫主義晚期的憂鬱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受華格納和馬勒的影響,但作品的豐富素材和無比自信無疑是大師手筆。
1910年的《弦樂四重奏》是貝爾格在勛伯格門下創作的最後一部作品,隨後貝爾格就徹底背棄了一部作品必須具有一個主調的調性原則。1911年他與Helene Nahowski結婚,這一時期的音樂受到了他們愛情的影響。1912年為女高音和樂隊而作的《阿爾騰伯格歌曲》(Altenberg Songs)反映了放蕩和苦澀的性愛意識,這在貝爾格後來的兩部歌劇中有著更深刻的宣洩。但荀白克並不認可《阿爾騰伯格歌曲》,為了使老師滿意,貝爾格嘗試更長大成熟的結構(很大程度上受馬勒《第九交響曲》的影響),特地創作了《管絃樂曲三首》,題獻給老師。
1915年到1917年間貝爾格在奧地利服兵役,並於1917到1920年間創作了歌劇《沃采克》。儘管音響上極其複雜,但他對士兵沃采克充滿同情與人性的描繪,強烈的戲劇張力幾乎令人無法承受,深深地感染了觀眾。
1925年貝爾格完成為鋼琴、小提琴和13件木管樂器而作的《室內協奏曲》,讚美了由勛伯格、韋伯恩和他組成的三人組,曲中內容及精於計算的結構全部基於數字3。1925-26年的弦樂四重奏《抒情組曲》受某些外部事件的影響,貝爾格把它們隱祕地寫進了音樂。其實那就是與Hanna Fuchs-Robettin之間的曖昧關係,貝爾格最後的歌劇《璐璐》中赤裸裸的情色描寫由此而來。也有人認為,倫敦1888年的開膛手傑克連續謀殺案,也是催生此部歌劇的事件之一。
1935年貝爾格受託創作《小提琴協奏曲》,紀念馬勒遺孀阿爾瑪的女兒瑪儂。貝爾格還將巴赫眾贊歌《我心滿足》(Es ist genug)寫入最後樂章,形成動人的輓歌,作品很快完成。但是他再也聽不到自己作品的演出:1935年12月,貝爾格死於敗血症,死後《小提琴協奏曲》的首演成了他的安魂曲。
作品元素與風格
貝爾格創作時進度緩慢,考慮周密,感覺靈敏。為數不多的作品顯示出其智慧過人,技巧精湛,想像力豐富親切,勝過老師。是勛伯格最富浪漫色彩的弟子。也是位才華橫溢、誠摯熱情的教師。
貝爾格更是促使20世紀無調音樂風格成熟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主要由少數幾種中心技巧形成:
- 採用複雜的半音表現主義,這幾乎使傳統的調性黯然失色,但實際上仍存在於內部。
- 用無調性的內容徹底改造傳統的音樂形式,即拋棄依靠一個主要音調的傳統音響結構。
- 熟練地運用其師作曲家勛伯格所創造的12音列體系作為一種構成無調音樂的方法。
由於他既運用新作曲法,又未失古典傳統,從而獲得了「現代音樂的古典主義者」稱號。他和勛伯格、韋伯恩三人被稱為20世紀第二維也納樂派的代表。1933年納粹在德國當權後,稱他們的作品為「墮落的藝術」,並予以禁演。
代表作
- 室內樂
- 抒情組曲 (Lyrische Suite, 1925)
- 聲樂作品
- 七首早期歌曲 (Sieben frühe Lieder)
- 《酒》(Der Wein)
- 管弦樂:
- 鋼琴:
- 鋼琴奏鳴曲,o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