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如來藏是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目錄

名詞解釋

一切眾生都藏有的成就覺悟的潛能。如來藏為覺悟的可能性提供了本體基礎,且在相關經典中,一般認為一切眾生都有這種覺悟的潛能,它其實是被淹沒的意識本質。由於如來藏與阿賴耶識一樣清淨圓滿,提供了相似的解脫依據,故有時混為一談。魏晉至隋唐之間,「如來藏緣起」的觀念趨於顯流,即將如來藏分為真如門和生滅門,前者指寂靜的本體,後者指阿賴耶識的作用表象,用以解釋性寂的本體何以有緣起生滅的問題

引例1

眾生如來藏,猶如岩樹蜜,結使塵勞纏,如群蜂守護。我為諸眾生,方便說正法,滅除煩惱蜂,開發如來藏。 (《大方等如來藏經》) (眾生的如來藏,就像岩樹上的蜂蜜一般,被各種煩惱糾纏,仿佛有群蜂守護。我為各類眾生,用各種巧計開示正法,滅除蜜蜂般的煩惱,好去打開覺悟的寶藏。)

引例2

本覺隱顯為異:藏識在染,名之隱;藏識在果,名之顯。非是先染,後隨對治,為淨法也。故《勝鬘(mán)》言:隱為如來藏,顯為法身。此之體義,非用義也。 (釋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上之下) (覺知的本性有隱顯的差異:藏識在染污的狀態下,就是隱蔽的;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就是顯現的。並不是識本身原來染污,然後通過對煩惱的對治,才成為了清淨的本體。因而《勝鬘》上說:隱蔽的狀態稱作如來藏,顯現的狀態就是法身。這裡指向的是本體[本體沒有染淨之別,只有隱顯狀態之別],而不是功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