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始新世1

始新世(Eocene),约距今5300万年~距今3650万年,第三纪的第二个世。符号为Ch始新世是地质时代中古近纪(Paleogene)的第二个主要分期,大约开始于5780万年前,终于3660万年前,介于古新世(Paleocene)与渐新世(Oligocene)之间。

目录

简介

始新世(Eocene、Epoch)Eocene之名,字源来自希腊文εω(eo,黎明)和καινος(caenos,新),指的是现代哺乳动物群开始出现。始新世常被划分成早期(距今5,780万~5,200万年)、中期(距今5,200万~4,360万年)和晚期(距今4,360万~3,660万年)。始新世早期最令人受到注意的是,原始的现代哺乳动物开始出现。始新世结束于一个被称作Grande Coupure(the "Great Break" in continuity)的生物大灭绝事件(extinction event),此一事件可能与一或数颗的大火流星(bolide)撞击西伯利亚及当今的契沙比克湾(Chesapeake Bay)相关。由于地球地质历史现有记录中出现的一次最快、强度最大的全球变暖事件,被称为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或IETM)的发生,地球温度迅速升高,始新世就此开始。这次迅速而剧烈的升温(在高纬度地区温度上升了7°C之多)持续的时间少于10万年,但是导致了大量物种急剧灭绝,从而形成了古新世和始新世生态系统的分野。始新世的全球气候可能是新生代中变化幅度最小的;从赤道到极地的气温变化幅度只有今天的一半,而深海洋流则异常温暖。极地地区比当今温暖得多,接近于现今西北太平洋的温度;温带森林已经扩展到了极地地区,同时多雨的热带气候区则延伸至北纬45°地区。温带地区的气候与当今相比大有不同,而热带地区的气候则可能接近于当今。不过在哥伦比亚发现的一种可能生活于始新世的巨蛇残骸(约有校车大小)表明,可能相反的,当时的热带比现今温暖的多,这也与计算机模拟出的始新世气候相符。尽管始新世的全球气候仍然比较温暖,但也正是在始新世后期,开始了全球变冷的缓慢趋势,这可能是由发生于北冰洋的绿萍事件以及在冈瓦纳古陆最终破碎之后形成的南极洲环流共同造成的。这种变冷趋势最终导致了更新世冰期的出现。

评价

古生物学家把地球的历史划分成不同等级的地质年代。最高一级被称为“宙”,包括显生宙和隐生宙。宙之下又分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之下是纪(比如著名的寒武纪和侏罗纪),纪之下是世。始新世在地质年代体系中位于显生宙新生代第三纪之下,持续时间约为距今5500万年前到距今3370万年前。 从词源学上讲,始新世(Eocene)的意思是“近代生命的黎明”。最开始的时候,它被认为是新生代的起始。后来,进一步的考古发现才显示,古新世是比它更早的一个时期。从古新世到始新世,无脊椎动物和植物的进化已经基本上完成,形态与今天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这个时期,哺乳动物的进化与繁衍是地球进化的主旋律。 在始新世时,北大西洋板块的裂缝将北美和欧洲分成了两部分,南美大陆与南极大陆也不再完全相连。印度和苏格兰经历着造山运动,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海水覆盖了非洲、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地区。 当时,地球上的气候温暖宜人,热带棕榈植物甚至向北扩张到了伦敦盆地。不过,从当时北半球热带和亚热带地质特征交相出现的情形来看,那时候这些地区的温度并没有当今热带地区的温度高,但降水却极为充沛。温暖的气候为哺乳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许多现代哺乳动物都能够在始新世找到自己进化上的祖先。 在始新世,从远古的蹄兽类进化出了现代的有蹄类动物,如始祖马、始祖貘、貘犀等,还包括一些有蹄类动物如王雷兽、恐角兽、爪兽等等。最开始的时候,这些有蹄类动物的体形都非常之小,充其量相当于现代的家犬,但进化到后来,它们中的一些却变成了块头比现代的非洲象还要大几倍的庞然大物。不过,在始新世过渡到渐新世的过程中,这些远古巨兽几乎都灭绝了。 始新世的另一个哺乳动物的庞大家族是啮齿类动物。从遗留下来的动物化石估算,啮齿类动物与有蹄类动物一道,占据了当时地球上哺乳动物群的半数以上。原始的食虫目动物进化出了近代蝙蝠的祖先,作为现代狐猴和眼睛猴祖先的灵长类动物开始在丛林里栖息繁衍。在海洋中,出现了第一批水生哺乳动物,如鲸和海牛。在空中,飞翔着同现代的鹰、鹈鹕、鹌鹑和秃鹰几乎没有差别的各种鸟类。同时,由于当时的肉食哺乳动物还没有那么强的掠食能力,地面上还生活着许多不能飞行的巨型鸟类,它们的身高可以达到两米以上。 在始新世,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四周完全被海水所包围,这使得它们独立进化出了一个与欧洲、亚洲和北美都有所不同的生物群。[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