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健
姜健 |
中文名: 姜健 國 籍: 朝鮮 出生日期: 1918年6月23日 逝世日期: 1950年9月8日 職 業: 軍人 軍 銜: 陸軍中將 職 務: 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 |
姜健(강건,1918年6月23日-1950年9月8日),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 中將。原名姜信泰,是朝鮮半島南部慶尚北道尚州人。早年因逃避日本統治而移居中國,之後參與東北抗聯第5軍,並在抗日戰爭中大活躍。1945年日本投降後,他擔任駐延邊的指揮員。朝鮮建國後升任總參謀長,並參與指揮朝鮮戰爭。1950年9月8日,因空襲陣亡於慶尚北道的安東市。年僅32歲,他是朝鮮戰爭陣亡將領中軍銜最高的。
目錄
生平簡介
【姜健】1918—1950。 原名姜信泰。朝鮮慶尚北道尚州人。出生於錦山。十歲時到中國寧安龍井中學學習,師從金策,在其教導下參加革命活動。後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東北參加抗日游擊武裝鬥爭。1937年起,歷任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第3師第9團政治委員、抗聯總指揮部警衛第1隊政治委員、第2支隊政治委員。精通漢語、俄語,曾參與創造朝語簡化字;他為人正直坦率、淳樸厚道,帶的部隊紀律嚴明,深受群眾愛戴;他作戰英勇,特別擅長組織伏擊戰和截擊敵軍列車的戰鬥。1942年8月起,任東北抗聯教導旅步兵第2營政治委員、步兵第4營營長。1945年7月,被駐蘇中共東北委員會指定為延邊地區委員會負責人。同年,參加蘇軍對日反攻,率部重返中國東北。1946年2月,任東北民主聯軍東滿軍區吉東軍分區司令員,在東北解放戰爭時期負責動員朝鮮族人和僑民參戰,由於一直廢寢忘食地工作得了胃病。5月後,奉命返回祖國朝鮮,任保安幹部訓練所二所所長,為人民軍創始人之一。1948年曆任人民軍第一師師長、總參謀長,中將軍銜。朝鮮戰爭爆發後,任人民軍前線司令部參謀長,為漢城戰役、大田戰役以及初期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傑出貢獻。1950年8月,由於司令部遭美機空襲,左臂被炸斷。9月8日,在另一次空襲中犧牲於韓國安東,年僅32歲。被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追授共和國英雄稱號,並將第一中央軍官學校命名為姜健軍官學校,建國二十周年時在沙里院市樹立了他的銅像。
初試啼聲
姜健,原名姜信泰,於1918年6月23日出生於朝鮮慶尚北道(今屬韓國)尚州邑的一個貧苦的農民家裡。尚州是以盛產美酒、絲綢和柿子而出名的魚米之鄉,但是在日本殖民者的統治和壓榨之下,朝鮮農民難以為繼。到了1928年,因為家境實在困難,除了做童養媳的姐姐外,全家遷居中國東北寧安縣八道河子。但這裡也並非樂土,依然受到中國軍閥當局和地主豪紳的欺壓,好在朝鮮移民很多,大家互相扶持,倒也比國內過得好些。姜健後來進入當地一家朝鮮獨立人士辦的私立學校學習。
當時,擔任姜健語文老師的正是以教師身份為掩護進行地下革命活動的金策。姜健頭腦清晰,聰明過人,是出類拔萃的高才生,金策對他十分喜愛,經常對他講授朝鮮的獨立運動和共產主義的革命理論,使得年幼的姜健逐漸成為一個堅定的民族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他14歲就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同盟,15歲加入農民赤衛隊,16歲擔任八道河子農民赤衛隊隊長,這位能把《三國演義》背得滾瓜爛熟的朝鮮少年,從此就在異國走上了抗日武裝鬥爭的道路。
1934年2月16日,救國軍留守處主任周保中(1902—1964,白族,雲南大理人)在寧安縣平日坡召開各反日部隊負責人會議,討論制定了《一致抗日綱領》。時年僅16歲的姜健作為中共寧安縣委公開武裝的代表也參加了這個會議。這是他第一次見到曾經巧奪東京(寧安縣南部的重鎮,為古渤海國故都,故名)、三打寧安、極富傳奇色彩的「周大麻子」以及平南洋(李荊璞)、柴世榮(1894—1943,山東膠縣人)等抗日名將,年青的心中波瀾起伏。這時他絕對不會想到自己將與這些他心目中的英雄一起戰鬥十年之久,而他自己最終也將成為萬眾矚目的英雄。
會議決定在八道河子成立反日同盟軍辦事處(全稱「寧安東南鄉救國軍第一游擊區同盟軍辦事處」,3月1日改稱「綏寧反日同盟軍聯合辦事處」),周保中任辦事處主任兼軍事委員會主席,姜健和他的農民赤衛隊擔負辦事處的警衛任務。4月7日,反日同盟軍柴世榮旅,在八道河子溝口伏擊由日本警備隊和偽警察隊聯合組成的「討伐隊」,斃傷敵七人,繳獲步槍二支、子彈200發,柴旅傷亡二人。姜健也率領赤衛隊參加了這次小戰鬥,這是他參加的第一次真正的戰鬥。8月初,由於寧安游擊隊遭到敵人重創,只剩下七、八人。縣委讓姜健帶領部分赤衛隊員加入游擊隊,重新組織了游擊隊(隊長馬連山),姜健擔任了分隊長。不久,寧安工農義務隊又發生叛變事件,副大隊長、黨支部書記於洪仁(1908—1934,滿族,寧安人)被殺害,大隊長李荊璞等11名黨團員被綁架。他們在押送途中逃脫,到了八道河子,被姜健保護起來,並撥給他們8支步槍,護送他們到周保中住處。
1934年9月—1935年一月,敵人集中六個師團的日軍和偽靖安軍、警備旅等三萬人,對通化、哈東、東滿和綏寧地區進行大「討伐」。日本人在以寧安為中心的綏寧地區實行於以往單純軍事圍剿不同的策略:燒毀山區農民房屋,強迫其搬家,製造無人區,實行十家連坐、歸屯並戶,以斷絕抗日武裝和人民的聯繫;進行欺騙宣傳,提出「專打平南洋和游擊隊,招安山林隊」的口號,以破壞各種抗日武裝的聯合。戰術上實行分割包圍與游擊戰相結合的戰術,並多次引誘我與其進行陣地戰,以便發揮自己的優勢。
姜健按照上級指示,在敵人包圍進攻時,把游擊分隊化整為零,轉入敵後,進行擾亂活動,選擇敵人薄弱之處打擊敵人,作戰多次,給敵人以很大打擊的同時又保存了自己的實力,其中比較漂亮的一仗是1934年12月末在大岔溝伏擊偽靖安軍的戰鬥。偽靖安軍是以日本軍官+滿族貴介子弟而成的一支中日混合部隊,成員都能說比較流利的中日雙語,宗旨是以游擊戰對付游擊戰,因為袖子上有一紅條和其他偽滿部隊相區別,又稱「紅袖隊」,又被稱為「滿洲國的日軍」,是與由蒙古騎兵組成的偽興安軍齊名的戰鬥力較強的偽軍。但正因為如此,該部隊也比較驕橫,不怎麼把抗日武裝看在眼裡。姜健利用這一點,率領十八名游擊隊員,在溝口設下埋伏,當這支四十餘人的「討伐隊」進入伏擊圈後,突然襲擊,擊斃日本人隊長和偽軍共八人,俘虜三人(經教育後釋放),繳獲步槍五支、機槍備用槍管和彈匣、子彈千餘發、皮大衣十二件;游擊隊僅輕傷一名。
大岔溝伏擊戰雖然規模很小,但卻表現了姜健的指揮潛力。一個從沒有接觸過任何軍事理論,年僅十六歲的少年,敢於進攻在數量、火力、素質上占有絕對優勢的頑敵並能夠運用正確的戰術、以最小的代價戰勝之,確實是非常了不起。
就這樣,寧安反日游擊隊(六十多人)運用靈活的游擊戰術,斃傷日偽軍警一百五十多名(游擊隊未亡一人),其中日本中隊長、靖安軍中隊長、警察大隊長各一名,打破了敵人的「討伐」。姜健也在戰鬥中成長為初級軍事指揮員。
百鍊成鋼
1935年2月10日,綏寧反日同盟軍改編為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周保中任軍長,根據地設在八道河子,姜健被任命為軍部警衛連指導員,從此追隨周保中轉戰南北。周保中畢業於雲南講武堂,又身經百戰,具有極高的軍事素養,也善於培養和發掘部屬的才能。如果說金策是姜健走上革命道路的領路人的話,那周保中則是他培養他成為一個優秀指揮員的良師。
這年冬天,周保中直接指揮五軍一師和東北人民革命軍二軍的兩個連,轉戰寧安、額穆、敦化一帶,經過官地—通溝崗子戰鬥(12月7日,消滅官地偽警察中隊和自衛團及駐通溝崗子的日軍小林守備隊)、額穆索—黑石屯戰鬥(1936年1月7—8日,消滅額穆縣偽警察大隊兩個中隊及黑石屯鎮自衛團)等,衝破了敵人對這些地區的大討伐計劃。姜健在指揮作戰時,特別注意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如在通溝崗子戰鬥時,姜健帶領警衛連一部,把日本駐軍引誘到野外的伏擊圈消滅,保護了屯子裡老百姓的安全。
1936年2月,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姜健繼續擔任軍部警衛連指導員。6月,他剛滿18歲,獲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七·七事變」爆發後,東北各地群眾反日情緒高漲。偽軍、警發生動搖的情況很多。7月12日,三道河子森林警察隊一百五十人,在大隊長李文彬率領下,打死八名日本指導官,起義反正,被改編為五軍警衛旅。10月,改編為五軍三師,下轄八、九兩個團,姜健任第九團政治委員。
這支部隊雖然廣泛具有愛國心,但畢竟脫胎於舊軍隊,許多官兵都有賭、嫖、抽等惡習,不能適應殘酷的敵後鬥爭的需要,為此姜健做了許多工作。他和團長蔣繼昌(1938年6月19日犧牲)親密合作,在部隊裡建立了嚴格的紀律,特別是向官兵們灌輸保護人民群眾利益的概念。經過艱苦的努力,九團成為一支組織性、紀律性很強的部隊,即使在環境最困難的時候,這支隊伍也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士氣和戰鬥力。而群眾也非常喜歡這支部隊,爭先恐後地把子女送到「姜政委的隊伍」里去。
從1937年下半年開始,日寇為了扼殺抗日武裝,制定了更加殘酷的計劃,保甲制、連坐法、經濟封鎖、生活必需品「配給制」、不定期大檢舉和大拘捕。到1938年,地下黨組織和抗日救國會幾乎全部遭破壞,抗聯部隊和人民群眾被隔絕開來,生活異常艱苦,斷糧是常事。越是冬季大雪天,日寇封鎖得越厲害,因此生活也就越艱難,許多戰士因凍、餓、病、傷而犧牲,五軍在這方面的損失有一半以上。
為了打破敵人的包圍,第二路軍總指揮部命令三師長李文彬率九團從寶清縣出發到虎林縣北部,與七軍三師組成聯合部隊,配合行動。6月17日,兩軍會合,由於敵情不明,決定讓蔣繼昌、姜健率領九團二連進行偵察,了解地理環境,同時解決給養,不料在雙鴨子煤礦被二百多名偽興安軍包圍。經過三個小時的激戰,將敵人擊退,但蔣團長在戰鬥中犧牲,二連連長戴克正接任團長。完成偵察任務後,返回寶清。李文彬根據偵察結果,率五、七軍聯合部隊夜襲星河鎮警察署,擊斃日本指導官,將偽警察全部俘虜,獲槍支三十支。8月13日,由於在小糰子山的臨時看守所地勢選擇不當,暴露了目標,遭到飛機支援的日軍二百多人進攻,團長戴克正以下十一人犧牲,犯人全部逃跑。姜健由於去搞給養未在,事後,他收容了生還的三名戰士,轉移到雙鴨子與主力會合。
經過幾次戰鬥,五、七軍聯合部隊,感到在雙鴨子一帶活動給養有困難,決定主力去富錦、同江,與七軍第九、十團會合,解決服裝、給養問題。姜健率領三連仍留在雙鴨子一帶,和七軍三師補充團一起堅持虎林地區抗日活動。因為糧食困難,這兩支部隊於1939年春,在虎林土頂子、馬鞍山一帶深山老林里開墾幾十塊荒地,種了二、三十畝糧食和蔬菜。但到秋季時,大部分被搜山敵人毀掉,部分殘存的莊稼為這年冬季給養奇缺時解決了燃眉之急。
1939年8月,聯合部隊了解到敵人從這年下半年起,從關內招募二千多名勞工到虎林黑嘴子一帶修築軍火庫和兵營。由於環境惡劣,不少勞工累死、病死,試圖反抗的都被敵人扔進狼狗圈而喪命。於是姜健和補充團團長兼政委李一平(1910—1939,朝鮮洪源郡人)開會研究,決定攻打敵軍用工地。他們事先多次派人偵察,得知黑嘴子西北邊清水嘴軍用倉庫工地防禦比較薄弱,遂從補充團和九團挑選三十餘名精悍的戰士組成小部隊,由九團長劉學悅和姜健率領,於8月4日晚上潛伏到工地附近的農田裡隱蔽待機,李團長於次日率兩個連前來接應。8月5日零點40分,潛伏小分隊襲擊清水醉工地,迅速消滅敵守備隊,李團長率隊當即接應出一百八十多名勞工,並讓他們每人扛一袋倉庫里的麵粉隨軍撤離。在進山前要越過北大連泡的草甸子,由於無法隱蔽,被敵人發現,派出飛機轟炸掃射,虎林守備隊古田少尉也率領七十五名日軍追來。經過激戰,甩掉了敵人,只是勞工們在戰鬥中失散了一部分。此戰擊斃日軍守衛三十餘人、偽警察十八人,前來追擊的日守備隊也被擊斃十餘人,解救勞工一百一十餘人。
1939年初秋,周保中派二路軍總??伐」,李文彬、姜健帶兩個連找到了黃玉清,護送他返回寶清。9月12日下午三時,遭到偽滿軍三十五團和警察隊的追擊包圍,激戰中,李文彬以下七人犧牲,行李、馬匹全部損失。姜健護衛黃玉清突圍後,仍和團長劉學悅一起指揮所部在依東、富錦、寶清等地,不斷打擊敵人。經過兩年來的艱苦戰鬥,隊伍受到不少損失,兵源幾乎斷絕,人員有減無增,但是剩下的,都是百鍊成鋼的勇士。他們嚴格遵守周保中「堅持到最後」的指示,即使在1939年到940年的嚴寒季節里,也沒有停止過戰鬥。從10月開始直到次年1月,姜健帶領九團指戰員,襲擊了涼水泉子偽警察署和武裝自衛團團部;將王福崗警察所繳械;襲擊了西溝駐敵和尖山子木營;在樺川縣七星砬子伏擊日本「討伐隊」,擊斃穆稜縣警察大隊長崔景壽以下二十多人,繳獲步槍六十支、機關槍兩挺、手槍兩支、偽幣一千多元和其他大批物資。
九團和其他抗聯部隊的積極活動,給了敵人很大打擊,也引起了敵人的更大注意。1940年3月,日偽當局由密山調來日軍騎兵三百多,由各地調來偽軍兩千多人,向依蘭、富錦、寶清、樺甸、勃利各縣山邊和森林地帶,進行嚴厲的搜索進攻。鐵路沿線到處設卡,步步為營,鐵甲車、壓道車不斷地來往巡邏,控制嚴密,隨時攻擊。在數十倍敵人進攻面前,抗聯的後方基地幾乎全被破壞,五軍三師也幾乎完全被敵人擊潰。九團最後剩下的九十多人,包括團長劉學悅在內,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戰士在戰鬥中犧牲了;十人被俘後遭殺害;四人當了逃兵;九人被打散後越境入蘇。姜健率領其餘二十多人,突出重圍,找到周保中,被編入二路軍總指揮部警衛大隊。姜健任警衛大隊代理政委,護衛總指揮部,在勃利西部地區繼續打游擊。
黎明前夜
從1940年春起,敵人集中一切力量包圍山區,象以前那樣採取大部隊運動作戰的方式已經不適用;而與此同時,由於主力集中在山區,敵人把城市和集團部落交給警察和自衛團守備,後方比較薄弱。於是抗聯領導層決定採取分散活動,進入半山區,打擊敵後,擾亂和分散敵人力量的戰術來擊破敵人「討伐」。按照指示,總部和警衛大隊也分成數支小部隊,尋找機會打擊敵人。雖然人數少了,但可以自由獨立地發揮自身的潛力,所謂厚積薄發,小部隊活動時期是姜健的游擊軍事才能表現得最突出的時期。
5月1日,姜健帶領的小部隊襲擊寶清縣南部日本軍墾隊,斃敵十人,繳獲十支步槍、六百發子彈;7月2日,姜健小部隊在富錦以南李金圍子附近,襲擊敵軍50多人的運輸車隊,斃敵七人,繳獲軍車四輛、馬三十匹和大批軍用物資;7月25日,在彌榮火車站南方,炸毀一座橋樑和一列貨車,擊斃日軍十八名;7月28日,姜健會合了朴洛權(1917—1946,朝鮮咸鏡北道人)率領的警衛大隊一部,夜襲富錦縣興隆鎮附近楊甲長集團部落,繳獲步槍二十六支、馬四十匹、糧食一千二百斤;9月29日,姜、朴部隊在(安)圖佳(木斯)線孟家崗附近伏擊敵軍用特別列車,全部炸毀七節車廂,斃日偽軍四百多人。
1940年10月16日,周保中派姜健小部隊赴寶清東部偵察敵情,並解決一些軍需物資。姜健於26日到達指定地點,但因敵人戒備森嚴,工作很不順利,也沒能和總部取得聯繫。周保中等得急了,在日記里寫道:「24日,大雪紛飛,姜政委未歸,供養斷絕,敵情不明,氣候驟變,陷於束手坐圍之境,萬分焦急」,「26日,姜政委仍未歸」。周保中當機立斷,給姜健留下聯絡暗號,率隊轉移。姜健將弄到的糧食和其他軍需物資儲藏起來,只帶些給養返回,發現暗號,就一路尋找而來。
敵人發現了抗聯的行跡,急調大部隊,兵分七路跟蹤追擊。姜健部隊護衛周保中等總部人員,經勃利向東急速轉移,甩掉追敵,到達烏蘇里江;總部另一支隊伍也在找到姜健儲存的糧食和物資後,甩掉追敵,趕來和周保中會合。由於敵軍連夜用汽車載運兩個大隊趕到烏蘇里江,意圖將這支兩百餘人的抗聯部隊全殲,於是周率部隊渡過烏蘇里江,於11月3日到達蘇聯遠東地區的伯力(蘇聯稱哈巴羅夫斯克,蘇聯遠東軍司令部所在地)以北75公里處、蘇軍為抗聯部隊設立的北野營(相對于海參崴以北26公里處的南野營而言)。
12月18日,北野營的二路軍警衛隊、第二支隊(原七軍)、第三路軍一部召開黨的幹部聯席會議,選舉了北野營中共臨時委員會,姜健任書記。1941年4月10日,二支隊進行整頓,姜健任支隊政委。由於姜健的努力,周保中滿意地讚揚營房管理有秩序,清潔衛生狀況良好,政治學習和軍事訓練都有良好成績。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當時蘇聯得到的情報是:日軍已經完成了進攻蘇聯遠東地區的全部軍事部署,為策應德國,日蘇戰爭將在1941年冬天爆發。這個消息讓野營的抗聯部隊十分振奮,因為一旦日軍大力進攻蘇聯,東北就會兵力空虛,一個在敵後開展大規模游擊戰爭的機會就要到來。而蘇方也希望利用抗聯對東北的熟悉,為他們提供情報。於是野營部隊派遣了許多小分隊,回東北活動,姜健也和支隊長王效明(1909-1991,遼寧昌圖人,1955年授海軍少將)一起率領三十多名戰士返回虎林、饒河地區,與一直堅持在那裡的副支隊長劉雁來(1902—1967,山東平陰人)會合,偵察敵情和破壞敵人的交通運輸。
入境後不久,王效明在戰鬥中負傷,姜健留下一部電台,自己帶十餘名戰士和另一部電台,到二道河子鐵路沿線偵察敵情,並隨時將情報電告野營抗聯小部隊活動指揮部。姜健小分隊在寶清、富錦、樺川一帶堅持活動。由於日本侵略者實行的歸屯並戶、堅壁清野的政策,隔絕了抗聯和人民群眾的聯繫,給小分隊的活動加重了困難。特別是寒冬來臨後,處境更加惡化,只得以野菜、樹皮充飢,偶爾找到一點兒蘑菇,也都分給傷病員,由於長期無糧,甚至有三名戰士不幸餓死。經過多方努力,小分隊終於和部分地下黨組織取得了聯繫,重建了部分聯絡網,摸清了敵人在佳木斯、寶清、富錦、勃利一帶的兵力部署。1941年底,姜健小分隊在牡(丹江)佳(木斯)線的新家店附近襲擊了敵人的軍用列車,炸毀了滿載裝甲車和汽車的平板貨車和載有日本軍官的客車。1942年春,姜健率小分隊出擊林(口)佳(木斯)線以東、林(口)虎(林)線以北地區,炸毀鐵路橋數處,給敵人造成重大損失。經過一年半的活動,由於「獲得了可貴的成果,向指揮部提供了最有價值的情報」,受到了小部隊活動指揮部的表揚。
1943年3月,王、姜根據中共東北委員會的指示,再次越境入蘇。這時,北、南野營的抗聯部隊已經在1942年7月26日改編為以蘇聯遠東方面軍第88步兵旅為公開面貌的抗聯野營教導旅。回到野營後不久,姜健接替年初被蘇聯內務部以日本間諜罪秘密逮捕的原抗聯五軍軍長柴世榮(蘇聯人對教導旅稱柴得了重病,已經去就醫,實際上是送到了西伯利亞勞動營審查,柴在此抑鬱病亡)擔任第四營大尉營長。在和蘇聯軍官的接觸中,姜健很快學會了俄語,能跟蘇聯人用俄語對話,也能閱讀蘇聯軍事規範等俄文書籍,成了會漢、日、朝、俄四種語言的軍事政治幹部,有時候還客串來訪蘇軍將領的翻譯。這段時期可算是姜健接觸現代化軍事理論、進行系統軍事學習的關鍵時期,他一面進一步完善在長期戰鬥中總結的游擊戰法,一面研究多兵種合成作戰體系。由於掌握了語言,他可以比其他不通曉俄語的抗聯幹部更加主動地學習,也更能深入理解、融會貫通。兩年多艱苦的訓練學習,為姜健以後擔任更高級的指揮員職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因為都是朝鮮人,姜健在這裡與朝鮮營(即教導旅第一營)的指戰員特別是營長金日成接觸得很多,正如金日成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的那樣:「我和姜健的關係,在國際聯軍時期更加發展成熱烈的同志友愛關係」。這對他今後在朝鮮的仕途至關重要。
隨着世界戰爭形勢的發展,抗聯指戰員對提高軍事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夜以繼日地進行軍事訓練。蘇聯遠東方面軍司令部也高度重視教導旅的訓練,其提出的訓練提綱越來越趨向從實戰需要出發,如進行軍隊集結演練、戰術對抗演習等,以提高抗聯部隊進行大規模現代化進攻作戰的指揮能力。1945年,教導旅又調進不少從蘇德戰場上指揮過作戰的軍官,並着重訓練抗聯同遠東軍在反攻東北的作戰中互相配合與協作。蘇軍攻克柏林後不久,抗聯開始東調,出發到東北執行小部隊活動任務的人員越來越多,伙食標準也提高了。旅內的蘇軍官告訴抗聯指戰員,現在部隊已經實行戰爭第二線部隊的伙食標準,這意味着遠東已經被確定為新的戰場了。同時,遠東軍炮兵、坦克等兵種軍官經常到教導旅,與抗聯指戰員核對東北地圖,詢問道路、橋樑、地形情況。抗聯指戰員非常愉快地把這些都看成是戰爭即將爆發的跡象,而實際上,教導旅協同蘇軍進攻東北的作戰計劃,早在5月就已經傳達給抗聯領導層了。
在戰爭準備期間,中共東北黨委員會決定進行改組。因為東北抗日聯軍實際是中朝人民聯合軍,「九一八」事變後,原在東北境內活動的朝鮮共產主義者和抗日武裝,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的戰鬥序列,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軍。現在,朝鮮同志將要配合蘇軍反攻朝鮮,完成光復祖國大業,並組建朝鮮黨組織,因而不能繼續擔任中共東北黨委員會的職務。金日成、崔庸健、金策等六十人組成朝鮮工作團,隨蘇軍反攻朝鮮,在朝鮮建立黨組織後朝鮮工作團脫離中共,自行撤消。而姜健、金光俠等人由於本來屬於中共,所以沒有編入朝鮮工作團,仍被選舉為新的中共東北黨委員會(也稱遼吉黑臨時黨委員會)的委員。委員會下設12個地區委員會,姜健任延邊地區工作委員會書記。
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9日教導旅舉行動員大會,12日正要登上軍艦渡河時,突然接到斯大林從莫斯科打來的電話,要求「待命」。此間,姜健擔任進攻朝鮮北部的蘇軍司令的翻譯,參加了蘇軍在朝鮮東海岸的登陸作戰。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姜健奉命返回教導旅駐地。17日,周保中召開軍事會議,宣布抗聯指戰員分為五十七個戰鬥組和接收組,配合蘇軍占領東北各地。姜健被任命為東北抗聯延邊分遣隊隊長、蘇聯紅軍?人奉命出發,乘汽車路經牡丹江開往延邊。
重整河山
抗日勝利後的延邊,雖然有蘇聯紅軍和抗聯先遣隊維持社會秩序,但還很不安定。一方面,地主土豪和日偽殘餘力量組織國民黨,標榜為「正統」,掛出了「國民黨部」的牌子、組織土匪武裝、製造民族對立、企圖亂中取栗。另一方面,抗聯先遣隊把群眾組織起來,砸開日偽軍用倉庫,獲取糧食和軍械軍裝,收繳日偽殘兵武器,處決漢奸,與反動勢力展開了鬥爭。
在這種情況下,姜健、朴洛權、崔明錫(崔光,1918—1997,1995年授朝鮮元帥)等延邊工作委員會幹部,於9月18日到達延吉。姜健利用紅軍警備副司令的身份開展工作,任命金萬益(?—1950,朝鮮人民軍團長)為延吉警備大隊長,派崔明錫去汪清、朴洛權去龍井、崔時英去和龍、肖茹去琿春,建立各縣臨時政府、人民武裝和黨的組織。
姜健留在延吉,進行秘密建黨工作。他吸收池喜謙(1903—1983,朝鮮族)、姜東柱、馬興洙、池章勛、李柱弼、崔文鎬等入黨;又到龍井吸收全允弼、朴根植、林啟學、俞日煥、金承浩入黨。接到周保中要求公開建立黨的領導機構的指示後,姜健以抗聯延邊分遣隊二十多名黨員和新發展的黨員為基礎力量,於10月20日成立了中共延邊委員會,姜健任書記兼軍事部長,姜東柱任組織委員,池喜謙任宣傳委員全允弼、朴根植任委員。當日,姜健召開第一次委員會議,制定了三項工作任務。
一、吸收黨員,建立黨的基層組織;
二、鞏固並擴充延邊警備部隊,成立東北人民自治軍延邊警備區司令部;
三、將各地的工、農、青、婦等群眾革命組織改組為共產黨領導下的延邊人民民主大同盟。
姜健在開闢延邊工作中,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實行了一手抓建黨,一手抓建軍的工作方針。早在8月26日,全允弼、朴根植、嚴君燮等,在龍井組織了延邊第一支人民武裝——龍井別動隊。姜健將別動隊擴編為延吉縣警備大隊,還制定了五個團的建軍計劃,指令金萬益在延吉、朴洛權在龍井、朴根植在和龍、南昌洙在朝陽川、崔明錫在汪清,各組建一個團。到10月底,編成三個團,第一團團長朴洛權,第二團團長崔明錫,第三團團長朴根植,兵力達七千多人,有五千多支步槍、兩百挺機關槍。同時,由於參加革命的人中有原來早已參加過革命而有變節行為的人,姜健進行了整頓,處理了一些人,純潔了隊伍。
後來,來自延安擔任中共延邊地方委員會第一任書記的雍文濤回憶道:「姜信泰(這是姜健的本名)在朝鮮族群眾中威信很高。當時我們一沒有錢,二沒有棉衣,三沒有槍支,發展隊伍困難不少。在克服這些困難方面,姜信泰和民主大同盟起了很好的作用。動員朝鮮族群眾參加部隊時,很多人自帶棉衣和武器,前來參加我們的隊伍。在延邊,抗聯的影響很大。姜信泰等抗聯同志回來後,親自做群眾工作,建立了武裝,建立群眾團體,積極支持我們的政權和軍隊建設,都起了很好的作用。應當說,延邊的工作基礎是姜信泰等抗聯同志打下的」。
1945年11月初,中共中央派到東北來的幹部團到達長春,中共吉林省工作委員會根據東北局決定,派雍文濤等三十三名幹部和警衛人員到延邊。雍文濤一行於11月6日由長春啟程,12日到達朝陽川車站,用站台的電話與姜健接上了關係,姜健乘軍用大卡車趕來,把雍文濤一行接到延吉,並詳細地匯報了延邊的工作情況。15日,雍文濤召開黨的會議,傳達指示,宣布撤消中共延邊委員會,建立中共延邊地方委員會,由雍文濤、姜信泰(即姜健)、朴一禹等七人組成,雍文濤任書記。23日,成立東北人民自治軍延邊軍分區,姜健任司令員,雍文濤任政治委員,統一組織領導延邊的建軍工作和剿匪鬥爭。當時土匪橫行,因此雍文濤和姜健以建軍剿匪為第一要務,根據當地朝鮮人聚居的情況,重點發展了朝鮮人武裝。由於延邊有悠久的革命傳統和抗聯的影響,群眾參軍熱情很高,很快組成了軍分區警備旅,轄六個警備團,共一萬一千多人。
隊伍開始組建不久,在敦化縣就發生了由當地反動勢力主導的王一知被扣事件。王一知是周保中的夫人,是東北人民自治軍無線電營的教導員,是受省軍區委託來延邊找姜健,研究通訊聯絡問題,同時送一批文件資料和貨幣。同行的還有姜健的夫人張靜淑以及警衛人員共七人。她們不知道,敦化縣臨時政府縣長劉化一,被國民黨特務機關收買,策反了縣保安司令部下屬八個大隊中的七個半大隊叛變,並殺害了抗聯幹部李文章。因此,王一知等乘坐的火車一到敦化,就被劉化一匪幫扣押。當時敦化並不屬於延邊管轄,而且延邊的隊伍還在組建中,尚未形成戰鬥力,姜健也擔心聲勢太大會威脅王的安全,就帶領一卡車戰士,飛奔敦化,直闖劉化一老巢,把手槍對準了劉化一的胸口,逼他交出了王一知一行。但是由於勢單力薄,只是警告了劉化一以後就迅速離開。
1946年初,原在太行山一帶抗日的朝鮮義勇軍第五支隊,奉命進軍延邊。適值寒冬臘月,義勇軍衣衫單薄,腳穿布鞋,走到黃泥河,許多指戰員都被凍傷,無法再走。姜健得知後,就帶着軍用卡車滿載防寒服裝趕到黃泥河,接傷病員到朝陽川安置,並向五支隊講述了劉化一匪幫的情況,希望五支隊能前往剿匪。於是,五支隊趕到敦化境內,會合了敦化保安隊,打進敦化縣城,活捉了劉匪,解除了他手下的敦化公安隊的武裝,然後才趕往延邊。姜健根據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的指示,與朝鮮義勇軍第五支隊的指揮員朴一禹、李益星協商,將五支隊和延邊警備第一團合編為第十五團和第十六團,投入到延邊地區的剿匪鬥爭中。
1946年春節剛過不久,姜健親自率領部隊去汪清縣,攻打天橋嶺和阿米達的兩支土匪武裝。姜健針對李茂慶和馬喜山兩個匪首既勾結又爭鬥的情況,採取了「打擊馬喜山,爭取李茂慶」的戰鬥方案。他一方面部署兵力,造成南北夾擊態勢;另一方面派遣參謀長李平野去李茂慶的巢穴談判,迫使其投降。然後,各隊伍分進合擊,打垮了馬喜山匪幫和安振有匪幫,取得了汪清縣剿匪鬥爭的勝利。
到1946年3月初,通往南滿地區的山地要道安圖縣城松江鎮還沒有解放。3月7日,姜健召開東北民主聯軍延邊軍分區軍事會議,制定了如何配合遼南部隊消滅土匪武裝,解放安圖的戰鬥方案。根據這個方案,副司令員邱會魁率領兩個團兵力,從3月15日起接連攻下五道楊岔、大甸子,與遼南的楊靖宇支隊配合攻克二道白河,消滅了單秉均匪幫,於3月19日解放了松江鎮。
到3月下旬為止,延邊軍分區部隊已經肅清了平崗、和龍、汪清、敦化、安圖的土匪,繳獲輕重機關槍數十挺、大小火炮數十門,俘虜土匪二千多人。保障了(安)圖佳(木斯)的正常通行。
1946年4月,東北民主聯軍將延邊軍分區改為吉東軍區(三級軍區),姜健任司令員。這時,吉東各縣的大股土匪已經全部被消滅,吉東軍區着眼於跟蹤追擊、消滅殘匪。6月,國民黨撕毀了停戰協定,越過老爺嶺,進攻連接東滿、南滿、北滿的交通要地新站、拉法一帶,揚言:「一周內要打到圖們江畔,收復全東北」。姜健派兵加強蛟河前線的防衛,在哈爾巴嶺修築堅固的防禦工事,並動員當地青年參軍。僅在1946年夏季的一次招兵中,延邊就有三千六百五十九人參軍。
1946年7月,由於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的請求,姜健奉命回國,從此,離開了東北這塊生活和戰鬥了十八年的黑土地,返回魂牽夢縈的故國。
揮戈南征
雖然回到了祖國,但是祖國尚未統一,姜健的家鄉仍然在人為分隔開的三八線的另一頭,無法團聚。由於南北雙方在政治理念上的巨大分歧,更加由於冷戰的陰影籠罩,使朝鮮和平統一的前景是那麼的暗淡。雖然北方並沒有完全放棄和平統一的希望,但面對現實,不管是為了武力統一,還是為了自保,都必須加強軍事力量。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除了已經在長春戰役中犧牲的朴洛權外,姜健、崔明錫、金萬益等延邊工作委員會成員都相繼被召回到朝鮮。
姜健回國後,任剛建立的保安幹部訓練所二所所長,負責培育未來的人民軍隊的軍官和士官。由於在東北的時候,一直廢寢忘食地工作,以致於患了嚴重的胃病。回到朝鮮後,建軍的工作更加繁重,姜健從來沒有按時吃過飯,所以胃病越來越嚴重。正是因為包括姜健在內的廣大幹部的忘我工作,到1946年12月中旬,北朝鮮建立起了對外稱為保安隊的兩個師。一個在羅南建立,一個在价川建立,其中羅南師被命名為第一師(人民軍建制仿效日軍,稱為師團),姜健任師長。不過這支部隊還很不完善,僅僅是由訓練所培訓出來的各級軍官加上應招而來的青壯年平民組成,武器是從蘇聯紅軍那裡接收的日式裝備,還不能稱之為正規軍。
姜健和他手下那些經歷過戰爭考驗的團長、營長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到1947年3月,這個師已經象個軍隊的樣子了,它進行了第一次作戰演習,金日成、金策、武亭等軍政首腦都親臨現場,並對部隊在演習中表現出來的素質表示讚賞。1948年2月8日,朝鮮人民軍正式宣布誕生。姜健擔任這支新生武裝的總參謀長,被授予中將軍銜。同時,他也兼任民族保衛省的副相(國防部副部長)。
姜健擔任總參謀長之後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考慮如何用武力統一祖國。這個任務在當時看來是比較艱巨的,新生的人民軍嚴重缺乏有經驗的軍官和先進的裝備。姜健意識到自己必須依靠蘇聯,於是,他說服了獨立意識超強的金日成允許蘇聯紅軍撤退時留下龐大的軍事顧問團;讓人民軍使用翻譯的蘇軍條令;他自己也利用嫻熟的俄語,經常和蘇聯顧問們打成一片,當朝鮮軍官和蘇聯顧問之間由於在軍事上的見解不同而發生衝突時,他就是最佳的調解人。這一切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建設出一支能夠統一國家的軍隊。由於姜健認為蘇聯紅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現代化正規軍,因此模仿他們顯然是最省力的措施,而且,由於在語言和生活習慣上的巨大差異,他並不害怕蘇聯人會控制住朝鮮人民軍。
除了建設軍隊以外,還需要擬訂一個切實可行的作戰計劃,姜健把這個任務交給總參謀部的作戰局長金光俠少將。金光俠是咸鏡北道人,是中國共產黨的老黨員,也出身於東北抗日聯軍。根據中國解放戰爭的經驗,假設了美軍不會介入的前提,從而制訂了一個在2周~3周內解放南朝鮮的計劃。計劃特點就是一部兵力正面進攻漢城,將南朝鮮軍隊主力吸引到這裡,另一部則突破春川正面,進至漢城東南方地區切斷南朝鮮軍隊主力的退路。計劃在美國軍隊不介入的前提下(當然,也許考慮了美國軍隊的介入,只是沒想到會那麼快)看起來一切都是完美的,但是執行起來卻並非那麼完美。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在金日成「在美國侵略者把自己的大批兵力投入朝鮮戰場以前,以迅速行動,連續打擊李偽軍,解放南半部全境」的指令下,人民軍第一軍團的主力從漣川、鐵原地區向議政府和漢城方向展開主攻,在東豆川和抱川一帶消滅了頑強抵抗的敵人,繼續從東北方、北方和西北方進攻通向漢城的要道議政府;在西部戰線右翼的第六師團解放了瓮津和延安半島、開城、長湍等地區後,強渡漢江,在金浦半島登陸;從玉溪登陸的海軍陸戰隊,插進敵後從南方威脅江陵;惟獨擔任戰略包圍任務的中部戰線第二軍團主力,因為第二師在春川意外受挫,在加平、春川北部地區和三巨里地區停滯不前,而軍團長金光俠又犯了更大的錯誤,召回了正在按照計劃順利進軍的部隊來支援第二師,致使對漢城的戰略包圍未能按時形成,而金光俠也因此被降職。
在這種情況下,姜健採取了應急措施,除了催促春川地區的部隊要加快進攻速度外,臨時賦予在西線向金浦、永登浦方面進攻的第六師進行對漢城進行側面包圍的任務。沒想到由於韓國軍隊總參謀部的驚慌,炸掉漢江橋,自斷後路,導致漢城正面的韓軍主力發生了大崩潰。結果人民軍第一軍團在6月28日11時30分,就完全解放了漢城,而這時,不論是金浦的第六師,還是春川的部隊,都還沒有來得及到達指定的合圍位置,於是只能坐視韓軍的殘餘部隊於28日下午退卻到漢江南岸,逃出了被合圍的危機。
雖然朝鮮軍民因為迅速解放漢城而歡欣鼓舞,但姜健等少數將領卻憂心忡忡:美國遠東空軍已經在6月26日參加了戰鬥,美國海軍也在29日炮轟了江陵——三陟之間的海岸公路,這一切都表明,美國並不打算象在中國內戰中那樣作壁上觀,而是準備赤膊上陣,大打出手了。這樣的強敵還不是年輕的朝鮮軍隊有把握戰勝的。
血染故土
7月初,鑑於美軍地面部隊已經投入了戰鬥,人民軍最高司令部組織了前線司令部,負責第一、第二軍團的作戰指揮。任命金策為前線司令官、金一為軍事委員、姜健為參謀長。為了不給美軍和韓國軍隊以占據錦江——小白山脈防線的時間,司令部決定迅速突破錦江和小白山脈一線,在大田地區和小白山脈一線圍殲敵人的基本主力,以解放全州、論山、聞慶地區和蔚珍以南地區。
7月13日,行使駐朝鮮美軍指揮權的美第8集團軍司令官沃克中將,企圖確保錦江至小白山脈一線,阻止朝鮮軍隊南進。在此期間集結轉入進攻所需的兵力,因而命令美第24師防禦錦江一線、美第25師支援在小白山脈戰鬥的韓國軍隊的同時,緊急派遣在東京周圍做好出動準備的美第1騎兵師來援。
與沃克將軍的預想相反,錦江防線在3天之內就被突破;沃克只得退而求其次,企圖以美第24師確保大田,並將在其掩護下將7月18日在浦項登陸的第1騎兵師展開在大田正面,但大田於20日被朝鮮人民軍2個師圍攻而陷落了。美第24師累計損失30%的人員和60%的裝備,師長迪安少將也去向不明,喪失了防禦能力。
姜健知道,如果不能在美國本土部隊來援前奪取釜山,勝利的機會就遙遠了。另外,也了解美第8集團軍西側面(從永同到朝鮮東海岸120公里只有韓國軍隊的殘部)沒有部署美軍。因此,在姜健的建議下,他的啟蒙恩師、人民軍前線總指揮官金策大將,將預備隊的3個師增加到前線奮力進攻第8集團軍正面並以2個最精銳的師突向沒有美軍的西側面。
正面推進的人民軍很快占領了小白山脈南麓的要衝聞慶、豐基,而迂迴美軍西側面的部隊雖然未能完成斷敵後路的戰略目標,卻也迫使敵人全部撤到洛東江一帶。前線司令部從漢城前移到忠州南側的水安堡,此地已離姜健的家鄉不遠,雖然戰事前途未卜,但思鄉的情緒仍讓姜健興奮不已。所以,當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到前線司令部視察時,姜健對金日成說,再過幾天就有可能回到故鄉和姐姐見面了。
8月初,人民軍焦急地向釜山突進。然而,在聯合國空軍控制制空權的情況下,經過一個多月的遠距離作戰,第一線接連不斷地消耗和疲勞,所以其進攻衝擊力顯著下降。不過接連不斷的勝利讓部隊士氣高昂,包括姜健在內的大部分朝鮮將領都產生了輕敵情緒,他們認為美軍的海空軍很厲害,但陸軍的戰鬥力還不如韓國軍隊。這樣的情緒直接導致當人民軍發起對釜山防禦圈的進攻時,竟然沒有一個統一的計劃,完全是一次追擊中發起的不預期的進攻。所以,在已經站穩了腳跟、充分發揮其火力優勢的美軍面前,人民軍不再象以往那樣無堅不摧了。
乘追擊余勢的人民軍的八月攻勢,被沒有預料到的美第8集團軍的不撤退線抵擋住了。是人民軍先奪取釜山還是美國從本土增援先到這一「同時間的戰鬥」,好像是聯軍取得了勝利。然而,這只是第8集團軍以「險峰」來阻擋了人民軍的怒濤,但還沒有決定勝敗。8月的後半月,人民軍想再進一步向前推進,並準備了九月攻勢。但客觀地看,戰爭形勢發生了逆轉,人民軍的力量已經到了不宜發動攻勢的限度,除僥倖之外是不能期待勝利的。
此時,姜健的故鄉尚州已經被解放,但嚴峻的軍事形勢使他無法前往,他不得不專心地考慮新攻勢的戰術。從八月攻勢的經驗來看,如果人民軍在局部突破正面,機動能力和兵力占優勢的聯軍就會立即在其正面集中優勢兵力挑起決戰。因此,姜健決定由南線的第一軍團在8月31日發起進攻,把聯軍的主力吸引過來;而東線的第二軍團則在9月2日發起進攻,直搗聯軍亢虛。同時接受以往因天明後的炮擊和轟炸而受到很大損失的經驗教訓,此後多在日落後立即開始進攻,天明時就在敵前100—150米處構築陣地,以便使敵人飛機難於識別敵我而進行轟炸。
新計劃最初的執行效果不錯,南線的猛烈攻勢使得沃克將軍終於下定了使用總預備隊海軍陸戰旅,或者在不允許使用海軍陸戰旅時就以美第24師為主體向靈山正面實施反擊的決心。但是第十三師十九團作戰主任金成俊少校卻投降了,向聯軍透露了人民軍第二軍團總攻計劃的全部情況。這使得東線進攻未能達到其突然性,雙方陷入了消耗戰,而兵力、火力都占絕對劣勢的人民軍是消耗不起的;更致命的是,準備在仁川登陸的美國軍隊已經從日本起航,以切斷人民軍那已經極度脆弱的後勤補給線。不過,這個悲慘的結局,姜健再也看不到了。9月8日,他在一次空襲中陣亡,犧牲時才三十二歲。
【新華社1950年十二日訊】塔斯社平壤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內閣、勞動黨中央委員會、人民軍總司令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及朝鮮祖國統一民主主義戰線宣布: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民族保衛副相兼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姜健,於一九五零年九月八日在前線作戰時犧牲。
姜健自青年時起即對日本侵略者進行鬥爭,他是英雄的朝鮮人民軍組織者之一,金日成的最親密的戰友。姜健是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會議代表。姜健受到全朝鮮人民的愛戴與尊敬。他在為了祖國的自由、獨立和反對美國帝國主義者及李承晚匪幫而進行的正義戰爭中,獻出了他的生命。 內閣已成立委員會辦理姜健的治喪事宜。
朝鮮人的實際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朝鮮的土地我從來沒踏上過,但是他們過日子,我可是隔着圖們江瞅了兩年。 我們部隊駐地的縣城和朝鮮咸鏡北道德南陽市隔江向望。這裡是那段河道很窄,只有幾百米。我們在江邊哨所里用40倍的哨所鏡瞅對面那看的是一清二楚。
這地方雖說是個市,也算是朝鮮人的革命老區了,金正日
老媽的娘家就在這。人口就七萬多人,規模跟中國這邊一個鄉鎮差不多。市區內的建築很少有上四五層的,並且也就臨江面對中國的那片房子看着要稍微強點。站高點,上日光山
去遠眺。市內一目了然,房子都有修的歪歪斜斜,窗不正,門又斜的。好像統一包給某個農村自建房工程隊乾的一樣。 市區街道汽車很少很少,基本都是掛着白色牌照的公車,和黑色牌照的軍車。稍微好一點的車都是紅牌子,那是中國企業在朝鮮的汽車。
那邊真的能看見一些中國看不到的車,例如斯51卡車,嘎斯69吉普車 拉達,伏爾加這種蘇聯老古董,在中國的路面上現在不用說幾乎,那是根本就看不到了,年輕一點的聽都沒聽過這些牌子,在中國想看到這些老古董,要不要去廢車場,要不然就去電影廠或者博物館。
還有就是他們在自己幾十年前生產的勝利,獨立系列的卡車以及客運班車。大多破破爛爛,因為缺乏燃油,很多車斗里還裝着一個木煤氣發生爐,用木頭不充分燃燒產生一氧化碳開給汽車提供動力。開上一段還得停車通一通爐子然後繼續開。因為那邊缺乏燃料,所以江兩邊一對比就特別明顯,我們這這邊樹都鬱鬱蔥蔥,對面的山上都是光禿禿的。[1]
參考來源
- ↑ 朝鮮人的實際生活是什麼樣子的?,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