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姜維城古文化遺址

姜維城古文化遺址位於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威州城,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新石器、漢、三國、晉、元、明、清。2002年12月27日公布為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姜維城位於今汶川縣威州鎮岷江東岸山樑上,是岷江上游地區少有的占地面積較大、文化內涵較為豐富,文化遺存保存較為完好的一直,包括新石器時代遺址、漢代汶山郡夯土城牆、明代石砌城牆、歷代古墓葬。

目錄

簡介

據《舊唐書》載:「蜀劉禪時,建興九年(公元231年),汶山羌暴動,大將姜維、馬忠、張嶷領兵征討汶山叛羌,曾先後在汶山、理縣的維關和雜谷腦等地屯兵築城」,延熙十年(公元247年)前後,在威州岷江東岸之台地上築城,習稱「姜維城」。在遺址東南方向今尚存一黃泥壘築高台,為姜維點將練兵之地,稱「三國點將台」[2]

姜維城古文化遺址占地面積達2.5平方公里,地下文物和地面遺存豐富。其中的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遺址為研究岷江上游地區遠古歷史提供了新的實物材料。原中國歷史博物館長喻維超先生現場考察後,對姜維城古文化遺址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姜維城古文化遺址是我省乃至全國少有的占地面積較大,文化內涵特別豐富,綿延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且又保存如此完好的地方。

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遺址位於威州鎮南溝左側二級台地的北半部分,發現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2000年和2003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四川省考古研究所、阿壩州文物管理所、汶川縣文物管理所聯合進行了二次發掘。鑽探面積7500平方米;發掘5×5米探方10個,25×2米探溝2條,總計面積300餘平方米。共發現新石器時代的房屋居住面遺址4處、灰坑30多個,漢代夯土城牆牆基1處,宋代房屋基址1處。出土可復原陶器約30餘件、彩陶片50餘件、石器(含打、磨製石器、細石器、玉器)30餘件、骨器6件。陶器以泥質灰陶、灰褐陶、紅褐陶為主,黑褐陶、紅陶、橙紅陶次之,夾砂陶占一定比例,分夾粗砂和夾細砂2種,以夾石英石和片岩加工成的碎石粒粗砂類居多。陶器以素麵為主,有一定數量泥質磨光陶。紋飾以繩紋為主,其次是附加堆紋、弦紋、戳印紋。此次發掘證明既印證了其在文化內涵上與西北地區馬家窯彩陶文化的關聯性,如彩陶的陶質、陶色、紋飾題材和陶器的製作與燒造技術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兩者之間文化因素上的差異,如夾砂陶的器形,紋飾風格等;表明姜維城遺址是岷江上游新石器時代文化堆積較厚、延續時間較長的一處重要居住聚落遺址。

漢代

漢代黃泥城牆和漢代縣址遺址位於姜維城台地北半部分,與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相疊壓。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立汶山郡,為西南地區最早建立的五個郡之一,並在姜維城上置汶江縣。漢代黃泥城牆,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所建。城址呈長方形,現殘存西、南兩段,整個城牆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50米,總占地面積約30000平方米。城牆以黃泥夯築,內夾木棍或圓木為筋。西殘牆高10米,底寬4米,頂寬1米,長100米,牆拐角處有馬面1垛,高10米,寬10.3米,長15米;南殘牆高8米,底寬3米,頂寬1.3米,長約90米。

明代

明代石砌城牆始建於明弘治年間(公元1358年),平面布局呈橢圓形。片石砌築,依山就勢,南包玉壘山,西邊蜿蜒而上達姜維城,將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遺址、漢代汶山郡城址包圍在內,全長1700米,高4~6米,寬2~3米,牆垛1600個。

歷代古墓葬主要分布在姜維城台地南半部分,包括秦漢石棺葬、漢晉唐宋磚室墓、明代石室墓等形制。各時代的墓葬相互疊壓,數量眾多。

視頻

姜維城古文化遺址 相關視頻

四川發現著名遺址,出土文物非人力可為,文物界猜測:外星遺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