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狄爾泰
威廉·狄爾泰 |
wei lian ·di er tai |
|
威廉·狄爾泰(Wilhelm Dilthey,1833年11月19日-1911年10月1日),德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1]
目錄
簡介
威廉·狄爾泰(Wilhelm Dilthey,1833年11月19日-1911年10月1日),德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
生平
生於比布里希。1866至1882年,先後在巴塞爾、基爾、布雷斯勞和柏林大學任教。他是柏林普魯士皇家科學院院士,德國「生命哲學」的創始人。他曾研究黑格爾青年時期的手稿,於1906年發表了《黑格爾青年時代的歷史》。最初屬於新康德主義,後轉向生命哲學,致力於所謂「歷史理性的批判」,主張「歷史的相對主義」。認為哲學的中心問題是生命。通過個人「生活的體驗」(Erlebnis)和對生命同情的「理解」(Verstehen),就可認識到文化或歷史即生命的體現。強調和不同的生活類型(理性的、情感的、意志的)相應的是不同的宇宙觀,不同的歷史時期也有不同的宇宙觀為其特徵。他同時認為任何一種宇宙觀都是相對的,這就是歷史主義的要義。他創立了一門新的學科──「精神科學」[2] ,它的研究對象是「人以及人的精神」。他認為,要了解人的歷史和社會現實存在的各種聯繫,就得再度體驗人的各種生活,只有通過這種「體驗」才能達到「理解」。精神科學家在分析研究對象時,是從人給予他周圍世界的意義出發。這種意義表現在人的講話和行動的習慣之中,表現在對道德價值的看法和藝術作品之中。因此,人通過「體驗」這些生活的表現,就能理解自己的歷史,而這種理解又為人系統地解釋自己的經歷提供了依據。狄爾泰強調人的直覺和心理因素,否定19世紀興起的用歷史方法來研究文學藝術和其他人文科學的做法,與以舍勒爾為代表的強調證據、強調事實的實證主義方法相反。尤其是狄爾泰對生命價值、超越性意義的強調,以及窮盡生命意義和本質的觀點,深刻影響着從傳統到現代深刻裂變的文化語境。狄爾泰的這種學說對20世紀初德國的文學理論和文學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
著作
他的主要著作有《精神科學導論》(1883)、《黑格爾青年時代的歷史》(1905)、《論德國的文學和音樂》(1937)等。與文學研究有關的重要著作有《施萊爾馬赫的一生》(1870)、《詩人的想象力》(1887)和《體驗與文學》(1905),後者收入《近代歐洲文學的發展》、《戈特霍爾特·埃夫賴姆·萊辛》、《歌德與詩的幻想》、《諾瓦利斯》和《弗里德里希·荷爾德林》等 5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