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特金
威特金,美國心理學家,早期研究格式塔心理學和感覺,後來研究認知風格,運用多種方法探索了在場獨立一場依存方面的個體差異。著有《心理差異》一書。
威特金 | |
---|---|
出生 | 1916年8月22日 |
逝世 | 1979年7月8日 | (62歲)
國籍 | 美國 |
別名 | H.A.Witkin |
職業 | 美國心理學家 |
知名作品 | 《心理差異》 |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國籍 | 別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職業 |
---|---|---|---|---|---|---|
威特金 | 美國 | H.A.Witkin | 美國 | 1916年 | 1979年 | 美國心理學家 |
基本簡介
威特金 | Herman A. Witkin
Witkin field independence
威特金(August 2, 1916-July 8, 1979),
美國心理學家,早期研究格式塔心理學和感覺,後來研究認知風格,運用多種方法探索了在場獨立一場依存方面的個體差異。他的著作《心理差異》被廣泛引用。
認知方式
在心理學研究個別差異的思潮中,出現了被威特金在內稱之為認知方式的研究,另一些人成為認知控制的研究。
這種研究目的在於知覺的個別差異作為探討更為廣泛的人格技能模式的出發點,而知覺的個別差異只是這種模式的一種表現。早期確認的認知方式有靈活-不靈活、拉平-提高等,其中做多研究者注意到的是場依存-場獨立性,威特金把場依存-場獨立性確定為人在認知活動中主要依靠外在參照還是依賴內在自我的兩種對立的認知傾向。 [2]
心理分化論
該理論的基本架設是分化,是有機體系統發展的一個主要特徵。
分化較小的系統處於比較同質的狀態,而分化較大的系統處於比較異質的狀態。
分化大的系統表現比較大的自我與非我的分裂,即作為有機體屬性、情感和需要核心的自我與外界之間出現一定的界限;分化小的系統在自我與他人之間表現出交大的連接性。
威特金最早的分化理論的模式由兩個層次的概念組成,分化是高層次的概念,從它分出四個低一層次的概念。第一個是構析式的認知機能,第二個是構析式的認知概念,第三個是分離同一感,第四個是有組織的控制欲特殊化的防衛,前者用來控制衝動,而後者則用以應付失調經驗。
威特金後期提出的新心理分化論模式由三個層次的概念組成,最高層次的概念同樣是分化,在分化概念之下是三個主要的分化指標或表現:自我-非我的分化、心理機能的分化以及神經心理機能的分化。在第二層次的概念下,又分若干次一級的概念。心理機能的分裂是分化的第二個主要標誌。心理機能分裂的程度可以通過對衝動有組織的控制和特殊化的防衛這兩個方面表現出來。神經生理分化是分化的第三個主要指標。由於神經生理學的迅速發展,威特金等人找到了心理分化的客觀生理基礎
威特金的類型論
美國心理學家威特金(H.A.Witkin)等人,在場依存性的研究中作出了貢獻。威特金長期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教育測驗服務社心理學研究部工作,他早年從事知覺個別差異研究,以後研究場依存性問題,近年來他把心理分化理論運用於跨文化心理研究領域。威特金等人在研究知覺時發現,有些人很難從視野中離析出知覺單元,有些人較易從視野中離析出知覺單元。他根據場的理論,將人劃分為場依存性和場獨立性兩種類型。場依存性的人,比較容易受當時環境中的其它事物(包括知覺者本身的狀況)的影響,很難離析出知覺單元;場獨立性的人,比較少受知覺當時的情境影響,比較易於離析出知覺單元。許多研究表明,大多數人處於場依存性和場獨立性之間,或多或少地處於中間狀態。因此,大多數人是相對場依存性的人或相對場獨立性的人,但為表述上的簡明,也稱之為場依存性的人或場獨立性的人。場依存性和場獨立性是認知方式中的一個主要的方面,也是研究得最多的方面。威特金指出,場依存性的人和場獨立性的人,是按照兩種對立的信息加工方式工作的,場依存性的人,傾向於以外在參照(客觀事物)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場獨立性的人,傾向於更多地利用內在參照(主體感覺)。
1.場依存性和場獨立性具有普遍性和穩定性
(1)普遍性
認知方式的場依存性和場獨立性維度不僅存在於知覺過程中,而且普遍地存在于思維和性格等領域中。
場依存性的人,獨立性差,並且容易受暗示;場獨立性的人,有較大的獨立性,並且不易受暗示。
場依存性的人,對於需要找出問題的關鍵成分和重新組織材料的任務感到困難,場獨立性的人,比較容易完成要找出問題的關健成分和重新組織材料的任務。
場依存性的人,更多地利用外在參照;用外在的社會參照來確定自己的態度和行為,他們的行為是社會定向的。場獨立性的人,更多地利用內在參照,他們的行為是非社會定向的。具體地說,場依存性的人,社會敏感性強,容易注意他人提供的社會線索,並且容易受他人的影響;場獨立型的人,社會敏感性差,不大注意他人提供的社會線索,比較獨立、自信、自尊心強。場依存性的人注意他參與的人際關係;場獨立性的人喜歡孤獨的非人際情境。場依存性的人對他人有興趣;場獨立性的人關心抽象的概念和理論。場依存性的人善於並愛好社交,社會工作能力較強;場獨立性的人不大善於社交。
(2)穩定性
許多實驗表明,個人在場依存性和場獨立性連續維度上的相對位置是相對穩定的。人類的認知方式和性格特徵在發展上具有一致性。威特金等人在1967年起對1584名大學生(男女各半)進行為期十年的追蹤研究。他們發現,場獨立性的學生比較一貫地偏愛需要認知改組技能的、與人聯繫較少的學科(如自然科學),場依存性的人比較一貫地對認知改組不感興趣,偏愛人際關係的學科。此外,進入大學時所學學科與認知方式不符合的學生,在大學畢業或進入研究院時,大多轉向與自己認知方式一致的學科,而認知方式與所學學科符合的學生,一直保持原來所選擇的學科,他們的成績也是比較好的。
2.評定場依存性和場獨立性的測驗
(1)身體順應測驗
早期這個測驗主要用來測試當外在視野線索與內在線索(身體垂直知覺)不相一致時,個體主要參照哪一種線索進行垂直判斷。後來,人們發現這種測驗上的個別差異,在許多心理活動中都存在,具有穩定性,因此,就成為測定場依存性的一項測驗。測驗時,被試坐在一間小的斜屋內,要求他把身體調正。結果發現,場獨立性的人,在調整身體時,主要不考慮屋子的位置,更多地利用從身體內部來的經驗作為參照;場依存性的人,往往調整身體以與斜屋看齊,即他在確定身體位置時,以環境作為主要參照物。
(2)棒框測驗
測驗時,被試坐在暗室內,面前放着一個習以調節傾斜度的亮框,框中心裝有一個能夠轉動度數的亮棒,要求被試把亮捧調到垂直。結果表明,場依存性的人,傾向於外在參照,他們調節亮棒與亮捧看齊,即根據框主軸來判斷垂直;場獨立性的人,傾向於更多地利用內在參照,他們往往利用感覺到的身體位置,把棒調成接近於垂直。
(3)鑲嵌圖形測驗
簡單圖形暗含在複雜圖形中,要求被試把簡單圖形分離出來,這需要重新組織材料的能力。場獨立性的人比場依存性的人,容易分離出簡單圖形。
關於場依存性和場獨立性與內外向性格關係,存在着兩種不同的觀點。艾溫斯(F.L.Evans)、托爾斯塔(P.T.To wrstud)等人的研究表明,兩者相關程度很高,很可能是性格的一種特質的反映。費恩(B. L. Fine),塞格里斯(J.ACegalis)等人的研究表明,兩者沒有相關,它們是性格的兩種不同的特質。張厚粲教授等認為:"場依存性--獨立性認知方式與內外向性格有着本質的區別,二者之間無顯著相關,可以認為是人格的兩種不同特質(維度)……但是,二者之間存在着某種程度的一致性,因此,它們在人格表現中互相影響,互相制約,共同存在於人格這一統一體中。"
場依存性的研究是現代研究性格問題的一大趨勢,在國外很受心理學界的重視。場依存性是性格的一個重要維度,他們的研究豐富了性格心理學理論,對教育、醫學和管理等具有重大實踐意義。例如,場依存型人適合於學文科,場獨立型人適合於學理科等。威特金等人所運用的幾種測驗,使用方便,與實際情況對照,有相當高的符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