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婁底市是湖南省重要的省轄地級市,位於湖南地理幾何中心,是湘博會永久舉辦地,是湖南重要的工業城市,湖南能源,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原材料戰略儲備基地,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環長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湘中明珠」。轄婁星區、冷水江市、漣源市、雙峰縣、新化縣等3縣、2市,總面積8117平方公里。據傳,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婁星」和「氐星」在這裡交相輝映,故而得名[1]

婁底是被後世尊為「戰神」的中華民族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故里,是湖湘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有梅山龍宮曾國藩故居紫鵲界梯田湄江國家地質公園四個國家級4A旅遊景區,是湘中的新興旅遊目的地。此外婁底擁有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十大宜居城市等榮譽稱號。

婁底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地處湖南幾何中心,是南北通達、東西連貫的要衢,是環長株潭城市群一小時經濟圈的重要城市。滬昆鐵路和滬昆高鐵橫穿東西,洛湛鐵路和婁邵鐵路縱貫南北,成為湖南重要的「十字型」鐵路樞紐。滬昆高速公路、婁懷高速、長韶婁高速公路、二廣高速公路、婁衡高速公路、益婁高速相繼全面貫通,婁底大道、龍琅高速、婁醴高速相繼規劃開工建設,婁底即將步入「高速」時代。婁底通用機場建設進入準備階段,隨着高速、高鐵、航空等基礎建設的全面推進,婁底已成為環長株潭城市群中極具發展潛力與活力的重要節點城市。

目錄

地理環境

位置境遇

婁底市位於湖南的地理幾何中心,地跨東經110°45′40″~112°31′07″,北緯27°12′31″~28°14′27″,北接益陽市,南接邵陽市,西臨懷化市,東臨湘潭市。全市東西寬160公里, 南北長102公里,總面積811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地貌格局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傾斜。在大地貌格局中,新化縣、冷水江市、漣源市的西南部屬湘西山地區,漣源市的中、東部和婁星區、雙峰縣屬湘中丘陵區。屬於雲貴高原向江浙丘陵遞降的過渡帶。 南起雙峰縣的豬婆山,到漣源市的龍山(1513米),再到冷水江市的獅子嶺(591米)、癩子嶺(994米)、錫礦山(825米),北至漣源市的參機山、紅軍寨(893米),將區境分割成東西二大地域。西部山勢雄厚,峰嶺馳騁,大多為侵蝕、構造、溶蝕地貌,地勢險峻,海拔較高;東部地勢逐步降低,地形起伏平緩,丘岡延綿、平地寬敞,海拔較低。唯雙峰縣東部大多為溶蝕堆積的丘岡平地貌。因下古生代印支期和中生代燕山期地殼運動,花崗岩侵入體局部隆起,形成一線九峰山脈(屬衡山山系)。

地貌輪廓

西部有新化、禾青盆地。其東部盆緣是金竹山、錫礦山至鷹嘴岩一線中低山地貌;西部及北部盆緣是由雪峰山所圍成的孤形屏障,海拔高度平均在1000米以上,高於1500米的山峰有九龍池等10座;西南部盆緣由雪峰山余脈天龍山,板子山等組成,平均海拔800~1000米,資江在盆地內由南向北蜿蜒流過。中部北有伏口、四古至紅軍寨的中低山灰岩地貌,南有龍山至豬婆山的中山地貌與之對峙,橋頭河、婁底、楊家灘盆地,雷峰低山夾在其中,形成漣源、婁底向東敞開的E字形地貌。東部雙峰盆地,盆東以九峰山脈為緣,南有花門丘陵群體,北有洪山殿丘陵帶,西有山斗灰岩低山,寬敞的龍田、吳灣、杏子平原岡地展布其中。

地貌形態

北有九龍池——大熊山——癩子嶺——紅軍寨橫亘的雄厚山體,組成以山地為主的山地地貌。南部有天龍山——大乘山——龍山——五腦嶺——豬婆山——江大山並列的山體,同樣以山地地貌為主,與北部山體對峙。西部由雪峰山脈封閉。中部地勢低凹,堆積平原廣布,溶蝕殘丘成串,剝蝕岡地如波,以平丘岡地貌為主。從新化縣的琅塘起,南下橫陽、爐觀、洋溪、燎原,至冷水江市的潘橋、禾青,穿透金竹山鼻樑東折至漣源市的荷葉、楊家灘、橋頭河,再到婁底市的漣濱、西陽、萬寶,再轉向雙峰縣的洪山、龍田、吳灣、杏子,則呈「S」型帶狀盆地分布,是湘中盆地的重要部分。

山脈

婁底境內山脈縱橫,群峰起伏,矗立大小山峰數百座。西部雪峰山脈從新化西部風車巷蜿蜒入境,斜亘西北,主要支脈有天龍山、桐鳳山、奉家山、古台山、鳳凰山、大熊山和冷水江境內的祖師嶺等;東南部有坐落在雙峰縣的九峰山,是南嶽七十二峰之一,為雙峰、衡陽兩縣的天然分界線;西北部是雪峰山余脈,向漣源伸入,西起白竹山,東至洪家大山,透迤起伏,峰巒重疊,最高峰寨子山為漣源與寧鄉的天然界山;中部龍山山脈橫亘,主要山峰有龍山、石坪山、楊材山、仙女寨等,延續40餘公里。

氣候條件

婁底市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既具季風性,又兼具大陸性。其基本特徵為氣候溫暖,四季分明;夏季酷熱,冬季寒冷,秋季涼爽;春末夏初多雨,盛夏秋初多旱;積溫較多,生長期長;氣候類型多樣,立體變化明顯。 [10] 年平均氣溫16.5~17.5℃,年極端最高氣溫40.1℃,年極端最低氣溫-12.1℃。多年平均降水量1300~1400毫米,一日間最大降水量147.3毫米,降水多集中在4~7月。年日照時數1410.4~1621.9小時,年日照率34~37%。年蒸發量1365.6~1521.6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8~80%,年平均風速1.5~2.0米/秒,多年最大風速為20.3米/秒。由於光、熱、水基本同季,對農業生產較為有利。新化是唐宋貢品蒙洱茶的主產區,盛產玉竹,柑橘,金銀花等。

水文

婁底境內溪水奔流,河網密布,水系完整,水量充沛。婁底市主要河流有:東部漣水,為湘江中游一大支流,源於新邵觀音山,自西向東,流經漣源市、婁星區、雙峰縣,經湘鄉至湘潭縣河口入湘江,境內全長85.85公里,沿途納孫水、湄江、測水等1-4級支流89條,控制流域面積3906平方公里。西部資水,由南向北,流經冷水江、新化。經安化柘溪,過益陽注入洞庭湖,貫穿境內西半部,區內流程112公里,有1-4級支流100條,控制流域面積3985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婁底市農作物和果樹資源常見的有78科,168屬2500多個品種。水稻常規品種370多個,雜交水稻21個組合以及大小麥、高梁、玉米、粟、糝子、紅薯、馬鈴薯、豆類等30多種作物,有340多個品種,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蓖麻、向日葵、油沙豆等8科,70多個品種。經濟作物有茶葉、西瓜、百合、烤煙、黃花等30多個科,360多個品種、蔬菜有瓜類、豆角、辣椒、茄子、白菜、蘿蔔、蔥、蒜等58科,480多個品種;飼料作物有水浮蓮、水花生、聚合草、葳菜、蘇丹草等20多個品種;綠肥有蘭花苕子、紅花草子、回青、紅萍等30多個品種;藥材有丹皮、白芍、生地、尾參等150多個品種;樹有柑桔、桐柚、桃、李、梨、葡萄、棗、柿、板栗、楊梅、枇杷、獼猴桃等30多科,200多個品種。地方傳統名牌特產有新化的苡米、板栗、烤煙、天麻、魔芋等。

婁底境內林地主要由兩大山脈組成,西北部為雪峰山及其餘脈,東南部為衡山山脈。根據地域差異、森林分布及林業發展方向,將婁底市林地劃分為四個林業區:西北部中山商品用材林區,北部中低山坑木林經濟林區,中部丘崗盆經濟防護風景林區,南部東部中低山楠竹用材、水土保持林區。到2000年底,婁底市林業用地355910.4公頃,其中有林地324641.0公頃。按林種用途劃分:用材林198847.7公頃,經濟林33552.8公頃,楠竹林41872.7公頃,防護林48011.44公頃,特種用途林2030.80公頃。按樹種,杉木林84671.8公頃,馬尾松林122446.9公頃,天然闊葉林35924.5公頃,柏木林6172.3公頃。婁底市木材蓄積量1184.7萬立方米;婁底市楠竹面積41872.7公頃,蓄積9143.9萬根;婁底市森業覆蓋率42.79%。婁底市有省級森林公園三個:新化大熊山森林公園,漣源龍山森林公園,雙峰九豐山森林公園。婁底市樹齡上百年、胸徑在100厘米以上的珍稀大樹共有36種、192株。

動物資源

婁底境內適宜動物的棲息、生存和繁殖。屬華南區系典型種類的動物有穿山甲、豪豬、花面狸、苦惡鳥(白胸秧雞)、畫眉、八哥、飾紋姬蛙、稻瘦蚊、紅薯小象甲、桔吹綿價等,而屬北方區系的代表性種類有狐、刺蝟、蝮蛇、灰喜鵲、苜括盲蝽、潛葉蠅等。林棲鳥獸已少見,具有狩獵意義的僅有斑鳩、環頸雉、家雀、黃鼬、野兔、狐、罐和小鹿等中、小型動物。生活在水域、農田中的昆蟲、鼠類和兩棲類、爬行類等動物,種多量大。境內農戶與少數城鎮居民素有飼養家畜家禽的習慣。家畜中數量最大的是豬,雙峰縣是全國瘦肉型生豬基地。牛(含水牛、黃牛)以役用為主。但性狀逐漸退化,亟待提純復壯。馬、騾、驢雖有飼養,但數量不多,主要用來拖拉板車。90年代曾在農村出現過養兔熱(長毛兔、肉兔、獺兔等)。農村養狗、貓曾很普遍,後因預防狂犬病,狗數量有所減少。家禽中以養雞為主,多由農戶散養。80年代辦有機械化養雞場和規模較大的集中雞場。鵝極少。養鴨除少數農戶散養外,多為牧養。曾先後引進過櫻桃鴨、康貝爾鴨等國外優良品種,但均未推廣。近年來,在城鎮郊區有些農戶和居民以飼養鵪鶉、肉鴿(含信鴿)、烏骨雞等為業,有的還引進了牛蛙、火雞、珍珠雞、美國七彩野雞等新類。原是野生的烏龜、團魚、黃鱔、泥鰍,也改為人工養殖,以滿足消費。

礦產資源

婁底市境內已發現47個礦種,其中探明儲量的有25種,占湖南省探明儲量礦種的30%,是湖南礦種較齊全的地區之一。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地58處,其中大中型礦床36個,以煤炭、建材、有色金屬為主。保有儲量占中國、全世界第一位的有銻,占湖南省第一位的有煤、白雲石、石灰岩和大理石,占湖南省第二位的有石墨等,占第三位的有石膏和黃鐵礦,其它如金、鉛、鋅、錳、鎢等礦種的探明儲量也在湖南省占有重要地位。釩、硅石等礦種,雖然尚未探明儲量,但潛在遠景較大,有望成為未來的優勢礦種。煤炭:婁底市內煤礦資源豐富,品種齊全,有無煙煤、貧煤、瘦煤、肥煤、焦煤等,且品質好,發熱量一般都在4000─5000大卡。

水資源

婁底各河流水質較好,氫離子濃度指數在正常範圍內,離子總量不高,中等礦化度,適合於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之用。全區年平均降水1406毫米,降水總量113.95億立方米,且西部山區多於東部丘陵平地,直接形成的地表水資源38.87億立方米。外來水資源豐富,共有133.42億立方米,主要在西部,控制利用少;東部入境水雖不多,但利用較好。地下水年平均為21.6億立方米,年徑流量平均達21.35億立方米,主要公布在北、東、南部地區、水能理論蘊藏量32.5萬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的14.26萬千瓦。具備人工養殖的水面18萬畝。

婁底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帶,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1400毫米,降水總量113.95億立方米;按人口、耕地計算,人均1323立方米,畝均2630立方米。地下水平水年儲量21.64億立方米,枯水年9.36億立方米,豐水年32.13億立方米。區內有資水、湘江兩大水系。隔水系支流較多,水源較豐富。全區長5公里,流域面積大於1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95條,總長3311.43公里。河川多年平均總量193.93億立方米。可利用水能資源14.25萬千瓦。

土地資源

婁底境內土地總面積1217.53萬畝,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8%,人均面積3.32畝,比全省人均5.57畝少2.25畝。土地利用構成為:耕地223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8.5%;園地25.92萬畝,占2.2%;有林地329.13萬畝,占27.1%;牧草地(含宜林地)193.44萬畝,占15.9%;城鄉居民及工礦用地62.48萬畝,占5.2%;交通用地12.05萬畝,占1.1%;水域85萬畝,占7.l%,合計利用土地939.97萬畝,占77.2%。未利用地277.56萬畝,占22.9%。據全區待開發土地資源調查,共有待開發的土地資源116.3萬畝,其中荒坡隙地110.88萬畝,農村廢棄地7364畝,工礦廢棄地2933畝,河洲灘地1.19萬畝,荒水面3.2萬畝。按照自然條件可開發成耕地的有7.4萬畝,可開發成園地的11.36萬畝,可開發為林地的73.19萬畝,可開發為牧草地的2.09萬畝,可開發為養殖水面的3.07萬畝。

煤炭資源

婁底煤炭探明儲量11億噸,以煙煤和無煙煤為主,局部見有石煤。主要分布在冷水江市、漣源市、婁星區以及雙峰西北部和新化東部。鐵:市內共有鐵礦點58處,其中中型礦床2處,分沉積型、風化型和熱液型3種類型。探明儲量4307.6萬噸,保有儲量2946.5萬噸,主要分布於漣源田湖,新化洪水坪、圳上,雙峰鍾嶺、測水,冷水江錫礦山、潘橋等地。石灰石:分布極廣,幾乎隨處可見。不僅儲量大,而且質量好、品種齊,為全國少有。銻:境內共有銻礦點25處,其中大型礦床2處,中型礦床2處,均集中在冷水江錫礦山。

婁底境內錳礦、鐵錳礦、釩礦、石膏礦等金屬和非金屬礦的儲量也很豐富。特別引人注目的是2001年5月, 中南石油局勘探開採的「冷水江一井」綻開了湖南第一束石油天然氣火苗,標誌着冷水江市的石油天然氣試開採已獲圓滿成功,結束湖南無油氣歷史。婁底礦產配套較好,空間公布較明顯,有利於統一規劃和綜合開發利用,為婁底成為湖南省的能源原材料開發區奠定了基礎。

人口民族

人口

2018年末,婁底市總人口455.17萬人,常住人口393.1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89.16萬人,鄉村人口204.02萬人,城鎮化率為48.11%,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5.15萬人,出生率為13.14‰,死亡人口2.70萬人,死亡率為6.89‰,自然增長率為6.25‰。

民族

婁底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庭。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有漢族、苗族、土家族、侗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瑤族、白族、哈尼族、黎族、傈僳族、佤族、高山族、納西族、土族、布朗族共23個民族。少數民族最多的是苗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