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宮
娘娘宮,歷經多次重修,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群,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宗教建築。建築群坐西朝東,面向海河,由山門、牌坊、前殿、大殿等組成,屬典型的中國傳統廟宇式建築。每年天后誕辰,以天后宮為中心舉行大型民間酬神廟會活動,沿河船戶、周邊信眾亦紛紛到來,各地商賈雲集,造就了天津最著名的商業街——宮南宮北大街(今古文化街)的繁榮。天后宮位於天津古城東門外,始建於元代。由於當時海運漕糧,漕船海難不斷發生,而天津是海運漕糧的終點,是轉入內河裝卸漕糧的碼頭,所以,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建天后宮(當時叫天妃宮)於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碼頭附近,供人們奉祀海神天后。水工、船夫、官員在出海或漕糧到達時,都向天后祈福求安。居家百姓沒錢的也來求財,沒兒的求子,有病的祈免病災。這是古人無法克服海洋、江河險難而求助神靈的消極表現,也反映了苦難民眾的古樸文化心態。
中文名稱 天后宮
地理位置 天津舊城區東門外
俗 稱娘娘宮
始建於 元代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
目錄
主要布局
天后宮內主要有14間,分別是:前殿、正殿、藥王殿、台灣殿、鳳尾殿、藏經閣、關帝殿、元辰殿、啟聖祠、財神殿、碧霞元君殿、王三奶奶殿、良緣閣。
商業發展
天后宮前的宮南、宮北大街上人來人往,人頭攢動。這裡有四鄰八鄉的商農、居民來此祭祀燒香,也有運糧運貨路經此地,總之一片繁華[1] 。
文化淵源
天津天后宮,俗稱「娘娘宮」,始建於元代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是世界三大天后宮(福建湄州祖廟、天津天后宮、台灣北港朝天宮)之一。位於天津舊城區東門外、三岔河口西岸、如今的古文化街上。為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群。天后宮坐西朝東,面對海河,占地5352平方米,建築面積1734平方米,宮內供奉着天后娘娘。天后在古時被人們稱為護海女神。傳說她是福建莆田人,水性極好並經常駕船出海搭救遇難的人,故被後人敬為女神。農曆三月廿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這時都舉行「皇會」,表演高蹺、龍燈、旱船、獅子舞等。 [1] 百戲雲集,熱鬧非常。現存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宮及宮 南、宮北大街,全長580米,寬7米。這裡的建築大多是仿清代民間小式建築。街內有近百家店鋪,主要經營文化用品、古舊書籍、民俗用品、傳統手工藝品等。著名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箏魏風箏、刻磚劉磚刻等都在這裡設了專門店鋪。天后宮如今已成為天津民俗博物館,介紹天津的歷史沿革,陳列着各種民俗風情實物。
歷史由來
天津天后官建立迄今660多年,一直香火很盛。船戶來往必定祀禱,遠近百姓多來祈福,熱鬧極了。有古人的詩可證。元代張翥有首詩《代祀天妃角次直沽作》描寫了拜禱天后盛況:「曉日三漢口,連檣集萬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靜波濤。入廟靈風肅,焚香瑞氣高。使臣三奠畢,喜色滿宮袍。」元代朝廷封了天妃,又派官員代祀,可見上層人士對天后娘娘的尊重。來祭禱的人中更多的是船戶,清人汪沆《津門雜事詩》有「天后宮前舶賈船,相呼郎罷禱神筵」的詩句。清人蔣詩《沽河雜吟》有「劉家巷裡如雲舶,部禱靈慈天后宮」的詩句。他們描寫的都是江海船工祭祀天后的熱鬧情景。農民也來給天后娘娘進香。孟韞徽《津門雜詠》說:「三月村莊農事忙,忙中一事更難忘,攜兒結伴舟車載,好向娘娘廟進香。」可見農民來進香時也是成群結隊。清人崔旭《津門百吟》有首詩對祀奉天后的情形帶有總結性:「飛翻海上著朱衣,天后加封古所稀。六百年來垂廟饗,海津元代祀天妃。」這首詩算是概括了600多年來從朝廷到民間敬奉天后的歷史。天津天后宮始建於元泰定元年(1326年),並於明永樂元年(1403年)重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改稱天后宮。天后宮最初為船工祭祀海神天妃並舉行酬神演出的場所,後來,天后宮兩側的街道形成商業集市和年貨市場,每逢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寶誕之日,天后宮都會舉行天津皇會,會上會表演龍燈、高蹺和旱船等民俗藝術。1985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對天津天后宮進行居民動遷、文物修繕和博物館建設,對天津天后宮內的海神天后媽祖、王靈官和四大金剛等神像進行復原。1986年元旦,天津天后宮經過重建重新對外開放。天津民俗博物館將天津天后宮內的配殿闢為民俗展品陳列室。
視頻
感受天津文化古城!氣派的天后宮